朱 赟
(南京郵電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
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現(xiàn)狀與對策
朱 赟
(南京郵電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
根據(jù)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進行的問卷調(diào)查顯示,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但同時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有必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加強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的指導,真正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力,以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自主學習;現(xiàn)狀與對策
2004年《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指出: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特別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為支撐,使英語教學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學習、自主化學習方向發(fā)展[1]6。因此,21世紀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根據(jù)學生在性格、興趣、動機、智力、學習策略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20世紀80年代以來,外語自主學習的研究一直受到外語教學工作者和研究人員的關(guān)注,他們強調(diào)以學習者為中心,培養(yǎng)學習者的自主學習。
最早將自主學習的概念引進外語教學的是Holec。在《自主性與外語學習》中,Holec提出:自主是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一種能力[2]3。Little認為,學習者自主“從本質(zhì)上說是學習者對學習過程和學習內(nèi)容的心理關(guān)系問題,即一種超越、批判性的思考、決策以及獨立行動的能力”[3]4。要實現(xiàn)自主學習的目標,自主學習必須具備以下特征:1.獨立的學習風格,包括獨立的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2.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動機;3.良好的學習能力,掌握足夠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能夠明確和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過程,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4.具有協(xié)作和合作意識和能力[4]33。Dickinson認為:一名自主學習者應承擔的學習責任包括:1.決定學習什么;2.學習方法為個人自學;3.學習者選擇學習進度;4.學習者決定何時何地進行學習;5.學習者選擇學習材料;6.自我監(jiān)控;7.自我測試(在現(xiàn)實中而不是在某種語言測試中受到檢測)[5]9。
為了了解目前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狀況,筆者對所教的非英語專業(yè)2009級的學生在大一下學期進行了調(diào)查。
(一)調(diào)查方法
本次調(diào)查主要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142份,回收有效問卷142份,回收率為100%。問卷內(nèi)容主要涉及課外英語自主學習時間、自主學習能力狀況、學習英語的動機、自主學習方式和自主運用英語的情況、學習策略和自我評估等方面。
(二)調(diào)查結(jié)果及分析
1.自主學習時間
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課后學生的自主學習就非常重要。從表1中可以發(fā)現(xiàn):能每天主動自主學習英語在2小時以上的學生占6.2%,在1-2小時的占36.3%,在一小時以內(nèi)的學生占48.4%,還有9.1%的學生從來不在課后自主學習??梢?學生還不能很好地規(guī)劃英語自主學習時間,在英語學習時間上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識。
表1 自主學習時間
2.自主學習能力狀況
表2中,課后能主動決定英語學習目標和學習內(nèi)容的學生分別占35.6%和36.4%,42.4%的學生會制定學習計劃,而制定了學習計劃又能夠按照學習計劃去執(zhí)行的只有57%的學生。雖然學生都知道制定學習計劃的重要性,但是學習計劃制定和執(zhí)行的程度不夠。說明還有許多學生的學習處于被動的消極狀態(tài),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表2 自主學習能力狀況
3.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
外語學習動機分為工具型動機和融合型動機。工具型動機是指學習者的目的在于獲得經(jīng)濟實惠或其他好處,他們視外語為找到一個好工作或追求一個有利可圖的生活的一種方式;融合型動機指學習者對目的語群體有所了解或有特殊的興趣,希望與之交流或親近,最終成為其中一員[6]70。
從表3可以發(fā)現(xiàn):29.6%的學生學英語是為了將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由于英語是必修課而不得不學的學生高達51.2%,這表明仍然有大部分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8.3%的學生學習英語是由于個人的興趣愛好;還有10%左右的學生是出于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或出國的目的。由此可見,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工具型動機而非融合性動機。他們學習英語不是對英語有興趣,進而融入英語文化,他們更多的是希望獲得具體的回報,把學習英語當做通過考試或找到好工作的工具。
表3 學習英語的動機傾向
4.自主學習方式和自主運用英語的情況
雖然現(xiàn)在學生課后英語自主學習的渠道是多樣化的,但是還有大量的學生只是使用單一的傳統(tǒng)方式。如表4所示,55.6%的學生主要是做課本習題和模擬題,題海戰(zhàn)術(shù)還是傳統(tǒng)的課后自主學習的方式。18.7%的學生會閱讀英語報刊雜志,26.7%的學生會收聽英語廣播或看英語原版電影等。
關(guān)于課后學生運用英語的意識,表5中,23.8%的學生課后從來沒有主動尋找機會學習英語, 31.9%的學生不會主動有意識地把所學內(nèi)容用到平時的語言實踐中,如用英語與教師或同學交流。可見,學生學習英語的渠道比較單一、運用英語的意識較弱。
表4 自主學習的方式
表5 課后自主運用英語的情況
5.學生在認知策略方面的使用情況
文秋芳認為:當其他條件相同時,英語學習策略的差異對成績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她還指出:任何運用得當?shù)膶W習策略都有助于獲得學習上的成功[7]50。雖然學生認為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很重要,但是有許多學生對學習策略不了解。關(guān)于英語學習過程中所使用的策略(包括詞匯學習策略、聽力策略、閱讀策略、口語交際策略、寫作策略等),表6顯示:學生基本上能夠較好運用詞匯學習策略(73.1%)和閱讀策略(48.9%),不了解口語交際策略和寫作策略的比例較高,分別達到 22.7%和19.1%,這說明口語交際策略和寫作策略還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和訓練。
表6 學生在認知策略方面的使用情況
6.學生自我評估情況
大部分學生只是通過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和考試分數(shù)了解自己的英語學習,而忽視了自我評估這一重要途徑。在對自己的英語學習進行自我評估的學生中,能評估學習知識和學習過程(方法、策略等)的學生分別為29.1%和22.4%,高達52.8%的學生沒有對學習過程作過評估。這也反映了學生主要是評估學習的結(jié)果而忽視學習過程的有效性,如:學習策略是否科學,學習方法是否合適等。
表7 學生自我評估情況
從以上的調(diào)查問卷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提高。
(一)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
自主學習的關(guān)鍵在于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在新的教學模式下,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的重心仍然放在課堂,他們以教師的講解為中心,不能主動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課后用于自主學習的時間很少,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要改變這樣的局面,大學教師首先要讓學生知道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和意義,教師要引導學生增強其自身的主體意識,改變學生的依賴思想,學會自主學習,成為自主學習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為此,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記日記/周記(diary/journal keeping)
日記或周記是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和學習活動的客觀記錄。如:記錄自己學習的時間、學習計劃安排、學習過程中采取的策略和技巧、學習的內(nèi)容、進度和收獲、參與課堂交際活動的真實感受等。通過記日記或周記,學生可以了解并不斷反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問題,提高自我分析、自我評估的意識,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也能及時了解并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提出合理的建議,以便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困難。
2.面談(interview)
與學生一對一的面談,有助于教師針對學生自身的情況提出建議,使他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學習目標是否合理,學習計劃是否可行,學習方法和策略是否切合實際,最終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實現(xiàn)自主學習的目的。
3.學習者合約(learner contract)
Dickinson認為:學習者合約,是指“學習者與指導教師或?qū)W習者與自己的一種約定”[5]49。在教師的指導和監(jiān)督下,學生寫下學習合約,制定學習目標、學習內(nèi)容、完成目標的期限等,并且在學習中應該嚴格執(zhí)行合約。這樣,學生可以隨時監(jiān)控和評估自己的學習,教師也可了解學生的進程和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培養(yǎng)學習策略
由于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傳授而忽視策略培養(yǎng),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策略知之甚少。然而,合理使用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和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Maclntyre和 Noels認為,學習策略有助于對學習過程的理解掌握,可以減少習得者學習中的困惑和焦慮,保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動力,或者改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動力[7]50。因此自主學習過程中,掌握科學的學習策略并能正確運用這些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由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和元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兩部分組成。通過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使學生了解、掌握并有效使用閱讀、聽力、交際、寫作、翻譯等各種學習策略技巧;通過元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安排學習任務、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估任務完成情況的習慣,從而一步步走向自主[8]21。所以,教師應教會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正確選擇和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在教學中把策略訓練融入到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有意識地把學習策略運用到學習活動中,幫助學生減少對教師的依賴,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三)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wǎng)絡(luò),開展自主學習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和網(wǎng)絡(luò)教學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首先,多媒體和網(wǎng)絡(luò)教學集聲音、圖像、文本于一體,代替教師抽象的、單一的語言講解,為學生帶來了一種圖文并茂的聽覺和視覺多方面的感官刺激,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語言輸入,使學生獲取更多的學習信息,激發(fā)學習興趣。其次,多媒體和網(wǎng)絡(luò)教學提供了真實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增加學生語言輸入與輸出的機會,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第三,多媒體和網(wǎng)絡(luò)教學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興趣愛好,有目的地選取學習內(nèi)容,從被動接受者轉(zhuǎn)變?yōu)閷W習的主體,提高自主學習意識。最后,多媒體和網(wǎng)絡(luò)教學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不受限制??傊?多媒體和網(wǎng)絡(luò)的自主學習,利于學生從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zhuǎn)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和學習的主體,成為自主學習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因此,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wǎng)絡(luò),開展自主學習。
(四)幫助學生建立有效的自我學習評估機制
通常教師主要是通過測驗的分數(shù)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然而這種評價機制不能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水平??茖W的評價應該是多元化的,評價主體也應該是廣泛的,包括教師、同學、學習者本身。其中,學習者本身的自我評估(self-assessment)在自主學習中非常重要。學習者不僅要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還應對學習過程進行評估,包括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等。正確的自我評估可以使學習者對學習責任更加敏感,能促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對所學的內(nèi)容進行反饋,對學習過程和結(jié)果進行監(jiān)控、反思,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diào)整學習計劃和目標,改善學習策略。所以,教師有必要幫助自主學習者提高自我評估學習成就的意識和能力,進行自我評估。
目前大部分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課后自主學習時間少,學習英語的動機大都為工具動機,對學習策略缺乏了解和正確使用等。針對這些問題,大學教師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建立起積極的自主學習心態(tài),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目標,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分層次分階段地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 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 Little 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c,1991.
[4] 陳冬純.試論自主學習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定位[J].外語界,2006(3).
[5] 魏玉燕.促進學習者自主性:外語教學新概念[J].外語界,2002(3).
[6] 朱菊芬.影響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因素及其對策[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3(4).
[7] 張殿玉.英語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J].外語教學,2005 (1).
[8] 惠亞玲.外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4).
H319
A
1671-511X(2011)03-0122-04
2010-12-19
朱赟(1973-),女,江蘇丹陽人,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語言學,外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