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 璐
從當代藝術思考動畫創(chuàng)作的選題
文/葉 璐
如今,對主題和立意的選擇成為了動畫創(chuàng)作中必須鄭重對待的一個課題。因此,在個人思想表達、商業(yè)利益和社會需求的種種壓力下,對主題的把握必須要具備獨到的創(chuàng)造性和思想深度。此外,也需要立足于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層思考。只有這樣,才能給觀眾以娛樂的同時帶給他們一些哲理或精神的啟發(fā)。
當代藝術;動畫創(chuàng)作;主題;思考
動畫片《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海報
建國后的五十到八十年代,我國有一批十分優(yōu)秀的動畫作品,當時在國際上我們被稱為“中國學派”,代表作主要有《大鬧天宮》、《三個和尚》等。進入21世紀后的最近幾年,我國的動畫產業(yè)開始復蘇,由于20世紀90年代后歐美和日本的動畫大量涌入中國,形成潛在的動漫市場氛圍。近幾年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國家的政策支持使動漫文化產業(yè)開始興起,動畫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廣泛,從手機、網絡、游戲到影視娛樂片,動漫產業(yè)在我們的娛樂生活中占據了越來越大的比重。當下動漫產業(yè)已進入全新的商業(yè)運作時代,而且當代動畫又是一種綜合藝術門類,它融合了繪畫、漫畫、影視、數(shù)字媒體、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新生代兒童和青少年將是伴隨著新動漫成長的一代,新興動漫作為一種傳播力量大而且影響深遠的產業(yè),將對我國動畫創(chuàng)作的主題模式提出更新更開放的要求。
當代藝術的創(chuàng)作,已經不僅僅滿足于視覺審美的享受,更注重畫家個人情緒和個人情感的表達,反映一個藝術家對社會現(xiàn)狀更深層次的思考。作為傳播力量大影響力深遠且與美術息息相關的動畫,如何對動畫主題內容和立意進行選擇,就成了動畫人必須深入思考且做出正確判斷的問題。
在當今的國際市場經濟主導下,動畫藝術的選題和立意也不再僅僅只需要滿足動畫制作人個體的情感表達,同時還要考慮到現(xiàn)代動漫的市場和商業(yè)需求,所以在個人思想表達和商業(yè)收益雙重的壓力下,對主題和立意的選擇,成為了動畫創(chuàng)作中必須鄭重對待的一個課題。因此,在個人思想表達、商業(yè)利益和社會需求的種種壓力下,對主題的把握必須要具備獨到的創(chuàng)造性和思想深度。
動畫片《千與千尋》海報
動畫片與傳統(tǒng)的影視劇創(chuàng)作的劇本雖然同出一轍,但動畫片卻也具有自己的特點。動畫片與影視作品有一點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其想象力與題材更顯豐富,可以帶給觀眾現(xiàn)實之外的空間和故事。比如穿著衣服會中國功夫的熊貓、會說話的汽車、穿梭于各個星球有自己生存目標的變形金剛、被污染的大氣層中飛翔著各類巨大的昆蟲……。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動畫藝術不僅要有豐富的生活素材和生活感悟,優(yōu)秀的動畫片同樣要表達深刻的主題。但是動畫對發(fā)揮人類的想象力有更高的要求,它需要將現(xiàn)實的題材進一步抽象化、形象化、生動化。在技術層面,它可以將人們的想象力最大化,具體化。比如對于神話傳說的場景的描述,對童話或寓言的表達,傳統(tǒng)影視作品做不到或者很難達到較佳的視覺效果。這一點無論是從國產動畫片,還是從動漫發(fā)達國家美國或者日本的動畫片,從它們出產的一些優(yōu)秀的動畫片都可以看出。動畫需要促動人類靈魂深處的人性思考,需要非凡的立意。如國產的動畫片《大鬧天空》、《天書奇譚》,歐美動畫《機器人總動員》、《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功夫熊貓》等,日本動畫片《千與千尋》、《蒸汽男孩》、《功殼機動隊》等,在主題的革新上極富有想象力,對社會乃至對人性都較有較為深層的思考,從而能感動觀眾,取得巨大的成功。
動畫片《三個和尚》海報
今天的動畫已經不再是“迪斯尼樣板戲”了,現(xiàn)代動漫體現(xiàn)出的多樣性讓我們對于動畫所能傳達的主題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思考。首先,迪斯尼模式,即傳統(tǒng)的老少皆宜的動畫片,按華特·迪斯尼自己對動畫創(chuàng)作的理解的話來說,就是要“吸引世界各地年齡不一的觀眾,對童話、傳說及神話故事的處理本質上要簡單。無論善與惡,所有偉大的戲劇作品中各類角色,都必須具有可信的人性,必須保持所有人類常有的道德理想……。但由于經典題材早已使觀眾產生了視覺疲勞,這樣千篇一律的主題再也不能使之占據市場的主導,這使得迪斯尼動畫的發(fā)展面臨著困境,從而使得他們的動畫創(chuàng)作題材另擇新的道路。從《玩具總動員》到今天的《汽車總動員》、《機器人總動員》、《飛屋傳奇》,我們可以看到迪斯尼動畫作品中慢慢擺脫了傳統(tǒng)動畫常見的要素,真正開拓出了充滿原創(chuàng)性和對人性其他方面更深層次的思考的創(chuàng)作方向。人性的光輝和人類對于自身的反思,是所有藝術形式最重要也是最能捕捉觀眾心靈的元素,動畫片也不例外。美國當代動畫模式有很成功的例子,比如《汽車總動員》:在這部片子里,你首先可以看到別具一格的幻想世界。這個世界里所有的成員都是活靈活現(xiàn)的汽車,他們會說話,有個性,有自己的工作和人生目標,情節(jié)扣人心弦,有松有馳。在這個無限發(fā)揮想象力的視覺世界里,故事的結局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理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榮譽的得失、人性的善良與丑惡。這是一部兼具技術、視覺效果、想象空間和對人性的某些深層次的思考,這些造就了它的成功。
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劇照
動畫片《機器人總動員》劇照
其次,隨著動畫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動畫創(chuàng)作正在試圖擺脫迪斯尼模式,確立自身的動畫藝術,他們挖掘動畫藝術的人性化或者成人化內容,這類作品更關注人物內心的塑造和個體生命的成長,更關注故事的深層意義,這部分動畫主要出現(xiàn)在日本和歐洲。如:日本動畫《千年女優(yōu)》、《千與千尋的神隱》、《蠟筆小新》、《功殼機動隊》和《紅辣椒》,歐洲動畫《國王與小鳥》、《美麗城三重奏》及《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等等諸多動畫片,動畫主題不再是單一的,而是根據自身風格不同呈現(xiàn)出更為復雜多元的特點,甚至超出兒童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這種對動畫人性主題的深層探索,宮崎駿在對《千與千尋的神隱》的一段自己的評價中這樣說到:“我第一次有很驕傲的感覺,那是因為我不是把它作為無面人大鬧、破壞了湯屋,然后企圖吃掉千尋,而是安排成千尋坐上電車,第一次自己出遠門。這比起無面人或者湯婆婆電光交戰(zhàn),對孩子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坐上電車展開充滿期待的旅程?!比毡緞赢嬕詫m崎駿的動畫為代表,主要表達了反戰(zhàn)、反污染,呼吁保護環(huán)境,反對戰(zhàn)爭,反對反人類的科技,贊美單純善良的人民和友誼等主題,
當代藝術總是從不同的角度立體的去思考問題,從而形成不同觀念、形式的藝術作品。中國動畫的題材改編一直存在著一定的創(chuàng)作慣性,由于早年幾部成功的優(yōu)秀國產動畫片都基于傳統(tǒng)神話題材,這使得神話題材成為了我們中國動畫的使用慣性。實際上這主要在于創(chuàng)作者沒有從主題挖掘的角度出發(fā)開始展開創(chuàng)作,以宮崎駿的《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為例,該片取材于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作者不像迪斯尼的《小美人魚》竭力把一個優(yōu)美傷感的經典故事商業(yè)化,極力的去投觀眾所好,表現(xiàn)出邪不勝正、愛情萬歲的主題,而是從心靈出發(fā),以兒童的稚真去贏得大人的關愛與理解,以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溝通為主題。影片完全把童話故事植入當下生活,體現(xiàn)作者的個性追求。在當今社會,由于工作壓力,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常常由于各種原因缺乏交流,產生隔閡和誤解。將自己對家庭和感情的理解投入到動畫電影創(chuàng)作中去,對宮崎駿來說恐怕是第一次,他似乎是為自己沒有給年屆四十的兒子以足夠的關懷與交流而反省,也希望天下父母們能夠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多關心他們,以免造成父母與子女難以溝通以至于對立的結局。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懸崖上的金魚公主》雖然題材出自于世界聞名的歐洲童話,但它從在主題創(chuàng)作立意時,就已深深打上了作者原創(chuàng)精神的烙印。因此,改編也需要原創(chuàng)的立意,這種創(chuàng)造來源于作者對當下人性主題多樣性深層的關懷。
總之,動畫藝術同其他當代藝術一樣,它的意義在于關注人,關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人的思想情感等人性主題。動畫中的人物、動物或事物都是復制人類的優(yōu)點和弱點,就像近年來我國較優(yōu)秀的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一樣,通過各種故事情節(jié)涉及到人性中的起伏,人在道德、倫理中的成長,現(xiàn)代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等方面。創(chuàng)作者以演繹生動故事的方式,給觀眾以娛樂的同時也帶去一些或哲理或精神或現(xiàn)象的啟發(fā)。
[1]張慧臨.二十世紀中國動畫藝術史[M].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2]孫立軍,馬華.大型動畫電影《小兵張嘎》劇本創(chuàng)作[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3](美)麥基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
[4] 馬華.影視動畫經典劇本賞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葉璐,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