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伶泉
(赤峰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淺談在體育教學中采用激勵型教學方法的幾點認識
孟伶泉
(赤峰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健康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都處于完美的狀態(tài),而不僅是軀體上沒有疾病和虛弱.本文從激勵學生的教學角度,論述了激勵教學應用的方式方法,教學注意事項和激勵法的作用.教學法的正確運用,能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潛力,促使每個學生走向成功.
體育教學;激勵;教學方法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提出了一個全面的定義:“健康是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都處于完美的狀態(tài),而不僅是軀體上沒有疾病和虛弱”.由此可見,健康理念中越來越多地開始注重發(fā)展心理因素,而良好的體育教學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尤為重要,在體育教學中采用快樂型、激勵型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自信,從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增強學生勇氣和信心,釋放不良情緒,排擠消積思想.
所謂激勵,就是組織通過設計適當的外部獎酬形式和工作環(huán)境,以一定的行為規(guī)范和懲罰性措施,借助信息溝通,來激發(fā)、引導、保持和歸化組織成員的行為,以有效的實現組織及其成員個人目標的系統(tǒng)活動.其出發(fā)點是滿足組織成員的各種需要, 科學的激勵需要獎懲并舉,并貫穿于事物全過程,最終目的是在實現組織預期目標的同時,也能讓組織成員實現其個人目標,在客觀上實現統(tǒng)一.
將激勵運用到教學當中,是加強體育學科教學藝術修養(yǎng),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的一門教學藝術.在體育教學中常用的激勵方法有如下六種:
管理學研究資料表明,以勉勵的口氣布置任務,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榮謄感,使其潛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勉勵式激勵是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運用的教學手段之一,如教師在要求學生跑百米時對學生說:“你們必須給我快跑,慢了就罰!”學生聽了心里不舒服,產生顧慮,練習的效果肯定不好,若換成勉勵式的口吻說:“同學們要加油,跑不快也沒關系,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學生聽了心里舒服多了,跑步時壓力小了,沒有心理負擔,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是有感情需要的,因此從上第一節(jié)體育課起,他們就需要從教師那里得到教誨、尊重、友愛、溫暖和鼓勵.當這種感情需要得到滿足之后,他們就會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課堂上,上好體育課.這種情感建立在師生情感交融的基礎上,師生之間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兩個方面,情感和信息融通了,是足以增強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的.
人的自我實現需要參與管理、參與決策,這是人在精神方面的一種高層次的需求.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要傾聽學生的呼聲,了解學生的訴求,收集學生的建議,讓學生獻計獻策,讓學生參與備課,這樣備出來的課,才會從實際出發(fā),集思廣益,教師教得自在,學生學得稱心
在體育教學中,表現特別好的學生,期望得到教師的鼓勵,某些存在過失或不足的學生,卻害怕受到教師的挖苦或冷眼,在這種情況下,體育教師恰當的做法應當是:該表揚的,就實事求是地給予表揚,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期望,鼓勵其向更高的目標沖擊;有過失或不足的,適度論過,然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激發(fā)其樹立改過或彌補的信心.
在體育課堂上,師生之間也有可能產生矛盾或分歧,遇到這樣的情形,教師要做到容學生之短.教師的寬容是育人的前提,是融洽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對待學生要熱情教誨,以情感人,如果一味采取“以牙還牙”的辦法,勢必激化矛盾,破壞師生關系,甚至影響教學
影響式激勵表觀在教師率先垂范方面,在課堂上,教師懶懶散散,學生自然松懈拖沓,教師勤奮嚴明,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學生自然就會模仿,從而嚴格要求自己.教師的表率具有感召力,能夠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
在當今的學校體育教育中,適當地采用激勵型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舞他們的進取心,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在適當的時機采用激勵型教學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實現鼓勵先進,激勵后進的作用.
從學生的角度分析有如下幾種類型適宜采用激勵型教學法:學生自身由于身體或心理上的缺陷,技術差,信心不足;學生怕苦、怕累、有畏難情緒;學生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有集體觀念的;學生性格內向或性格張揚的;學生有某項特長的.
從學習內容的角度分析有如下幾種情況適宜采用激勵型教學法:舊的知識或技能對新知識、新動作有一定的干擾;學習難度大,學習的動作或項目有一定的危險性;運動成績需要提高;動作的質量需要完善;學習目標明確,但學習計劃遠未達到時.
其他適合采用激勵型教學法的時機還有:由于氣候原因,天氣反常,戶外教學內容仍需繼續(xù)時;教學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但教學進度不能延緩時;刻意鍛煉學生或運動員的意志時.
激勵型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其前進的心理動力,促使學生不斷追尋、努力探索,但是如果運用不好,往往會起到反作用,所以在運用激勵型教學法時應當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有的放矢,耐心、細致、真誠地與學生交流,同時尊重學生的人格,了解他們的喜好,盡量用準確的語言、合適的方法與學生互動.同時,教師還應當不斷深造,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業(yè)務能力,豐富知識、武裝頭腦,盡量多的掌握激勵型教學方法,并將其靈活運用到課堂上,面向全體學生,不斷向更高的要求和目標邁進.另外,在運用激勵型教學方法從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時機和頻率,時機把握不好,或使用過頻,會造成逆反心理,達不到促進教學、提高成績的效果.
激勵教學法的正確運用,能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潛力,促使每個學生走向成功.作為體育教師,不但要加強自身的體育基本功,還應加強自身的品德、藝術等修養(yǎng),掌握激勵型評價的技巧,有效地為體育教學服務.新課程改革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那么激勵的作用就不能小看,激勵會令學生動起來,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正確合理地運用激勵型教學方法對體育教學有諸多好處:
首先,可以解決“吃不飽”和“吃不了”的問題.由于學生中存在著身體素質、接受能力、個性特征等諸多因素的差異,平時練習時往往有一部分學生感到完成練習很困難、費力,而另一部分學生卻感到完成練習很輕松自如,采用激勵型教學方法可以因材施教,各有目標,個性發(fā)展.
其次,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勝心理,活躍課堂氣氛.好勝、好強是學生的一種心理特點,每一名學生都渴望通過各種機會來表現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長,激勵正好可以滿足學生這種心理需要.完成動作好的學生可以及時去嘗新,其情緒會愈加高漲,課堂氣氛也會隨之活躍,而其他學生受到感染,自然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地進行練習和訓練.
第三,可以提高練習質量和教學效果.激勵型教學法能同時調動素質好,動作掌握快的學生和素質較差、掌握教材較慢的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認真對待每一次練習,使課堂練習緊湊,改變了以往那種拖遢、打鬧現象,從而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利于區(qū)別對待、重點輔導.
綜上所述,激勵型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加以正確合理的應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和自信,為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打下基礎,也可以促進他們釋放不良情緒,積極向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王貴春.從培養(yǎng)大學生對體育興趣入手提高大學體育教學質量.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8(19).
〔2〕尚潤年.體育教學鼓勵的時機與方法.中國學校體育,2000(4).
〔3〕高曉勁.激勵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讀與寫,2007(8).
〔4〕李國祿.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效應.職業(yè)技術,2004(6).
G807.4
A
1673-260X(2011)10-0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