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偉
(赤峰學院 音樂學院,內(nèi)蒙古 赤峰市 024000)
淺析音樂技能的學習
鄭 偉
(赤峰學院 音樂學院,內(nèi)蒙古 赤峰市 024000)
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技能技巧的形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通過音樂學習活動可以使學習者掌握一定的音樂技能.正確的音樂技能學習要走出誤區(qū),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選取最佳的練習方法,并不失時機的創(chuàng)造音樂表現(xiàn)的機會.
技能技巧;學習目標;練習方法;反饋;音樂表現(xiàn)
個人在學習音樂過程中,無論是器樂還是聲樂,都非常注重基本功的訓練,都希望自己具有扎實的基本功.所謂的基本功其實是指嫻熟的音樂技能技巧.進行專業(yè)的音樂學習實踐活動,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技能技巧,技能技巧的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它需要通過正確刻苦的音樂學習才可以使學習者掌握一定的音樂技能.
如何進行科學專業(yè)的音樂技能學習呢?我認為,首要的問題就是要走出學習的誤區(qū).“誤區(qū)”,通常指較長時間形成的某種錯誤認識或錯誤做法.音樂技能學習也有不少誤區(qū).對于音樂技能學習的誤區(qū),下面將舉例說明.誤區(qū)一,為了獲得技能技巧,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呆板而冗長的技巧學習,無論在練習的曲目數(shù)量還是時間上都做大量的計劃,這種方法錯在了他們錯誤他認為只要練,就能學會一切技術(shù),而不去想如何練,最后就會出現(xiàn)雖然練了幾十遍甚至上百遍,但學習者付出的精力和汗水卻與自己真正收獲到的技能技巧不成正比的現(xiàn)象.要想掌握技能確實需要經(jīng)過練習,同時也避免不了需要進行重復練習,但關(guān)鍵的問題在于如何練習,這樣重復進行盲目的重復練習不但毫無意義,反而還十分有害.這種機械的練習方法帶來的不利影響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此種練習會把學生的練習重點放在了練習時間的長短以及練習的遍數(shù),這種練習方向是錯誤的,其結(jié)果不僅會造成時間上的浪費,而且使得學生無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去體驗真正意義上的音樂,這種狀態(tài)的音樂學習嚴重打擊了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甚至會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意志力,這將對以后的音樂發(fā)展有非常不利的影響.第二,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否,方法很關(guān)鍵.只有正確的練習方法,才能使人獲得真正的音樂技能.我們的任何動作練習都是在大腦控制下完成的,不要做任何失控的動作,甚至去重復它,那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長期讓練習處于不動腦的機械練習狀態(tài),這是非常有害的.人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能在大部分練習時間里漫無目的、漫不經(jīng)心地盲目重復一個動作.應該注意的是“一個技巧的熟練掌握,確實需要上千次的動作重復,而你的注意力卻只能集中練習50次,那就一定不要重復那第51次”.法國偉大杰出作曲家、鋼琴家、風琴演奏家門德爾松3歲時他的母親每天給他上音樂課,開始每次課只有5分鐘,后來慢慢逐步發(fā)展到他能夠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后才延長練習時間.中國大提琴家馬友友從3歲開始練習大提琴,他的父親每天只要求他練習10分鐘,而且只重點學習兩小節(jié)練習曲,但這10分鐘都是他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投入音樂的10分鐘,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令他終生受益.第三,音樂技能學習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如果只是簡單的模仿和機械操作是不行的.在學習音樂技能技巧的學習過程中,同樣應該重視加強心智技能的培養(yǎng),深入理解“心靈才能手巧”的道理.第四,過度超量的音樂訓練會造成對學習者的傷害.如作曲家舒曼年輕時想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家,但由于沒有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急于見到練習效果,在私下用自己的極端方法練習鋼琴技能技巧,結(jié)果手指被損傷了,最終只好改為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評論及音樂社會活動.
誤區(qū)二,技巧審美分離論.同意這一觀點的人不在少數(shù),他們認為技能技巧才是音樂技能學習過程中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問題,至于主觀審美性,可以放在次要位置.他們的觀點是只要純技能技巧成熟后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獲得真正的音樂,以致忽視在技術(shù)學習的同時對學生的音樂感和音樂想象力的培養(yǎng).技巧、審美分離論之所以錯誤的原因,首先是音樂技能學習是精神和體能并存發(fā)展.例如學習鋼琴的人自然要進行大量的手指等技巧練習,但這些手指練習以及它們所發(fā)出的音響效果,歸根結(jié)底是為了表達樂曲的情感,而手指所掌握的技巧僅僅是為了完成這一目標的手段.沒有技巧就去表現(xiàn)音樂,音樂會是機械笨拙的,而沒有內(nèi)的情感的音樂表現(xiàn)是蒼白無力的,毫無感染力,技巧與內(nèi)心審美是不能分離的.日本學者立川介紹了風行歐美鋼琴教育界八十年的亞歷山大技巧.他說:“‘精神’與‘身體’不可分乃是亞歷山大的發(fā)現(xiàn).他是走在時代前端的人物.此套技法如今已成為‘新的人類科學’(身體各部的反應與知識加上‘精神’與‘心’的探討).身體以心的存在或其作用(心與精神的統(tǒng)一)為軸,可形成能力的改革或開發(fā).亞歷山大的心理或哲學并非忽視或排斥演奏技巧.而是要去接近它,使之與鋼琴演奏、鋼琴教學融合并行.”又如德國詩人海涅稱贊匈牙利著名鋼琴家李斯特鋼琴演奏的高超技術(shù)為表現(xiàn)音樂服務時說:“在這一年中無數(shù)的鋼琴演奏會上聽到的一切鋼琴家僅僅是鋼琴家——玩弄著鋼弦上的木頭顯示自己的本領而已,聽李斯特就不同了,……對他來說,鋼琴不知去向,展現(xiàn)出來的是音樂.”由此可見,“功夫在詩外”,要用自己扎實嫻熟的技能技巧去表現(xiàn)深刻豐富的音樂藝術(shù).其次,音樂藝術(shù)是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是充滿活力的.如果只靠技巧是很難體現(xiàn)其豐富內(nèi)涵的.樂曲中更加微妙細致的變化,是無法用語言描述和外部動作形式加以詮釋的,只能依靠于學習者自身的修養(yǎng)、經(jīng)驗、感覺和思維模式去制約和調(diào)節(jié).這也就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所包含的內(nèi)容.從這種意義上講,音樂技能技巧不能靠機械呆板長時間的訓練培養(yǎng),它是在對音樂美感的體會,感受、鑒賞、理解的熏陶中形成的.傅雷在給他的兒子著名鋼琴家傅聰?shù)男胖校槍Ω德敗盀榱思记啥鵁馈钡膯栴}寫道“主要還是在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性情的修養(yǎng);我始終認為要注意手的緊張和整個身心的關(guān)系,不能機械地把‘手’孤立起來.”傅聰自幼喜愛中國古詩詞,他在彈奏鋼琴作品甚至歐洲古典音樂作品時,常常會聯(lián)想到中國古詩中的意境,他認為這種聯(lián)想能力是一種獨有的財富.最后,音樂教育目標是音樂教育行為在一定時期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在音樂教育中,為學生設計豐富多樣的音樂審美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yǎng)和提高對音樂美的感受、想象、鑒賞、理解能力和創(chuàng)造音樂美的能力,從而達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完善審美心理結(jié)構(gòu)的目的.有些學生對音樂技能的學習,不是由校內(nèi)老師指導進行的,而是帶有專業(yè)性質(zhì)的訓練,但那也是一種教育行為,也要符合音樂審美教育的目標的.
誤區(qū)三,音樂練習指導者照本宣科他按著“師得帶徒弟”的模式,習慣性的進行傳統(tǒng)模式的音樂技能技巧學習,盲目照搬自己從老師手中學習的“一套”方法和教材去對待一切學生.有的教師他們不會進行因材施教,不考慮學生個體差異,而是要求每一位學生從頭到尾逐條按順序彈《拜耳》、《哈農(nóng)》、《車爾尼》等練習曲,而不去考慮其中學生的接受程度,造成教學課程的不合理,教學時間的浪費,還嚴重的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這是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的.偉大小提琴家海菲茲晚年時認為“小提琴的一切技巧都在音階里”,這結(jié)論可能緣于歐洲音樂中許多樂曲都是由音階變化而來的.其實,練好音階就等于做好了很多音樂作品的片段,音階的練習有重要的意義.海菲茲這句話是他一生練習經(jīng)驗的經(jīng)典總結(jié),是非常值得我們體會學習的.其實在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音樂技能技巧的學習中可以找到規(guī)律的.僅就鋼琴學習而言,教師要對各種學習曲以及樂曲的性質(zhì),技術(shù)段落,練習重難點有充分地了解和掌握,這樣才能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目的明確,方法正確.要明確學習目標,在任何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會使學習處于漫無目的茫然的狀態(tài),從而形成錯誤片面的練習方法和習慣,最后無法得到明顯的學習效果.
要想進行科學的音樂技能學習,教師必須要對學習過程進行正確地指導,音樂技能學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活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加強指導,充分發(fā)揮指導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那么學習目標該又如何確立呢?音樂技能學習目標的確定要符合教師,學生以及一切教育因素的實際.當前我國中小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音樂技能(器樂、聲樂)的人很多,其中會有一些佼佼者脫穎而出成為音樂家.但就大多數(shù)人來說,參加音樂學習的主要目的應當定位于提高自身全面的素質(zhì).學習總的目標有了,還要訂出階段學習目標或近期目標.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會自覺地集中在自己心中明確的目標上,注意力會更集中,學習會更自覺.
其次,選擇最佳的練習方法至關(guān)重要.為了達到良好的練習效果,要指導學生選擇正確的練習方法.只有正確的練習方法才能保證獲得良好的練習效果,還能盡量的縮短并節(jié)省練習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鋼琴練習為例,初學鋼琴的練習方法有練習的速度要慢;單手練習彈奏分手樂譜;嚴格按照樂譜規(guī)定的指法彈奏;把遇到的難題分步驟的進行解決;單獨注重練習復雜的樂句;每一樂句單獨進行分句練習;在出現(xiàn)轉(zhuǎn)調(diào)或節(jié)奏突然變化的部分要單獨練習;仔細聆聽演奏效果,要求均勻流暢;斷奏的練習中,每個音要求清晰扎實;即使在快速練習時也要按著統(tǒng)一不變的速度按節(jié)奏練習.在具體的實踐練習中可以科學合理的穿插使用好以上幾種練習方法.比如,在剛接觸樂譜,進行初步練習時,練習速度要慢,先把單獨左、右手的樂譜熟練彈奏,眼睛要嚴格看譜,一段一段逐步進行識譜彈奏.如果單獨練習沒有問題了,就可以進入結(jié)合練習的階段了,速度可以適度加快,雙手合作彈奏,熟練后也可以適當背譜練.還值得注意的是,在練習過程中要進行自我檢查,得到及時的反饋信息.在練習時,要用耳朵仔細聆聽音響效果,并在每次練習之后,及時得到練習結(jié)果的反饋,認真分析分段的結(jié)果,找出好與壞的地方,就能對自己的音樂技能做出正確的評價,使正確的地方得到肯定與鞏固,錯誤的地方得到糾正.要知道練習不是動作的簡單反復,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只有在練習中,主要靠仔細聆聽音效并認真分析反饋信息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技巧,真正做到從自己的動作行為或音效中得到反饋信息,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學習更加進步.所以,及時注重自己的演奏效果是音樂技能學習最重要的外部條件之一.
其次,加強讀譜與背譜的訓練.在讀譜與背譜的訓練中,也要注重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接觸任何一部音樂作品時,第一步都要仔細地研讀樂譜,只有這樣,才能對音樂作品有準確整體的感知掌握.一個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時,他利用各種各樣的音符來表達他的內(nèi)心感受并記錄在紙上,只有正確而流暢的讀譜,才能讓我們在真正掌握作品的過程中邁出關(guān)鍵的第一步,只有正確讀譜才能讓我們正確的理解音樂作品并嚴格按照作者的原意去詮釋作品.關(guān)于背譜,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個人可以背譜演唱或演奏,那就證明他對音樂作品的掌握已達到了較成熟的階段.適當?shù)剡M行背譜訓練,首先,它可以增強對音樂的記憶能力.其次,內(nèi)心聽覺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再次,背譜為音樂表現(xiàn)打好了基礎,等于是音樂的預演.最后,視覺上不用緊盯樂譜,那學習者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解決技術(shù)難點和音樂表現(xiàn)上來,還可以積累大量的音樂經(jīng)驗,以利于提高音樂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能力.因此,在音樂技能學習中應該盡量做到背譜演奏(唱).
最后,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表現(xiàn)音樂的機會.掌握音樂技能的目的在于表現(xiàn)音樂.無論是音樂演奏還是演唱,作為一種表演藝術(shù),它更多地是在公開演出中表現(xiàn)的,它可以充分表現(xiàn)演奏者的技能技巧,通過公開的音樂實踐活動,可以大大地提高演奏者的積極性,激發(fā)音樂表現(xiàn)的熱情,消除公開演奏的緊張心理,這對一名音樂學習者的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所以要利用一切條件和機會,適當?shù)貫閷W習者在公開場合進行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是非常有益的,那種只在自己的琴房或家中自己關(guān)門埋頭苦練,使自己處于封閉狀態(tài)的練習方法,是需要改進的.
利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音樂技能學習,不僅能夠獲得扎實的專業(yè)音樂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提高學習者的整體音樂素質(zhì)水平以及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演奏駕馭能力.
〔1〕梁廣程,王嘉實.聲——音響心理與奧秘[M].廣農(nóng)村讀物出版社,1993.
〔2〕童道錦,孫明珠.少兒鋼琴學習輔導[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G642
A
1673-260X(2011)12-02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