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霞
關于 “副詞”,大部分語法書中都是這樣表述的:修飾或限制動詞和形容詞(有時修飾限制其他副詞),表示范圍、時間、程度、頻率、語氣等等,而不能修飾或限制名詞的詞。這正是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對副詞的語法特征的概括?!案痹~不能修飾限制名詞”這幾乎成為一直以來語法學界尤其是語法教學中的普遍共識。但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卻出現(xiàn)了形式上有悖于這一語法規(guī)范的新的語言現(xiàn)象:特別火,很中國,特淑女等等“程度副詞+名詞”結構。無論是在書面語還是在口語中均屢見不鮮,并為使用者大為青睞,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潮流。如何認識、分析和看待“程度副詞+名詞”結構正是本文所要討論的。
首先,從“程度副詞+名詞”結構的組成成分來看,既然可以組合,必然有其特殊性。我們通過對大量實例的考證,將能夠進入 “程度副詞+名詞”結構的名詞大致分為以下三類:第一,具有某些類型特征的類別性名詞。如“中國”“阿Q”等。第二,本身為定中結構的名詞。如“霸氣”“熱門”等。第三,具有比喻義的名詞。如“太泡沫”“很玉”等。
這三類名詞與其他名詞相比,其共同點在于它們本身所蘊涵的描述性意義。這種描述性意義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能被分離出來并加以解釋,使得名詞不再是對人或事物的指稱,而是具有了十分豐富的內涵。當然,這種內涵必然是這個名詞所指稱的物象有著相關的聯(lián)系的,大多表示的是名詞背后的文化內蘊以及名詞所指稱物象的性質、狀貌、行為、品質、精神等等。較之名詞運用的一般性情況,其意義發(fā)生了變化。
可見,使用“程度副詞+名詞”結構,結合整個句意,大大增加了名詞的信息含量,提供給讀者一個極其廣闊的想象空間,使名詞被隱藏了的、不易被察覺的意義凸顯強化出來,帶有了一定的描述性意味,從而使行文語言更加生動而富有活力,取得出人意料的表達效果。在結構中,程度副詞對名詞的修飾、限制作用也不容忽視。首先要強調的是只有表程度高、深的副詞如“很、非常、極、最、特別、十分”等才有資格參與組合,相反,表程度淺或中間量的程度副詞則不具備此種功能。表程度高、深的程度副詞其本身就有一種強調夸張的意味,使得所修飾的名詞的意義涵蓋面以及表達深度得到了拓展。此結構所產(chǎn)生的效果實為一種修辭現(xiàn)象,可以用詞類活用一并解釋。
所謂詞的活用,是指有一些詞一般具有甲類詞的語法特點,只是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為了達到修辭的目的,臨時當成乙類詞來用。從語法上看,這種活用的詞已經(jīng)不同于其通常的詞性,而是具有了另一類詞的語法特點;從意義上說,活用的詞都是改變了原有詞的含義,而具有了與原意相關的另外意義,然而這樣并不影響這個詞的詞性,一旦離開這個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其語法特點仍然是通常的用法。從這個定義出發(fā),“程度副詞+名詞”結構完全可以用詞類活用解釋清楚。
在“程度副詞+名詞”結構中的名詞受程度副詞的修飾之后,便具有了一定的形容詞化傾向。這種傾向,正是此結構的實質所在。名詞活用為形容詞,由程度副詞凸顯其描述性,盡管使用頻率一直呈直線上升,但畢竟是例外“很中國”組合,并未否定“中國”的名詞詞性,而是為了修辭效果,可以像典型的形容詞那樣自由地接受其他副詞的修飾。
“絕大多數(shù)的新語言現(xiàn)象都與某一詞類的詞的變性使用或意義的超范圍使用相關?!庇糜诖私Y構名詞的意義具有很強很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語言張力,具有一種補償表義的作用。如果名詞所指的事物的性質特征沒有相應的形容詞來描述,處在“程度副詞+名詞”結構中的名詞便因此種結構而獲得一種性狀意義。
“程度副詞+名詞”結構對語言客體因素(如社會背景、文化環(huán)境等)的依賴性較強,用得合適不合適,生動不生動,能不能取得預想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著具體語境的影響。有的時候,“程度副詞+名詞”結構從產(chǎn)生到理解接受乃至傳播,要受到特定社會背景的影響和制約。
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為“程度副詞+名詞”結構的存在提供了土壤,在不影響名詞詞性的穩(wěn)定性,不破壞“程度副詞不能修飾限定名詞”的語法規(guī)范的前提下,表現(xiàn)出自身的優(yōu)勢,具有特定的修辭作用和表達效果。一是言簡義豐?!俺潭雀痹~+名詞”結構的語形十分簡單,但隱含的信息量十分豐富。形成這種特點的原因關鍵在于名詞。名詞本身所具有的描述性意義在這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二是形象幽默?!俺潭雀痹~+名詞”結構可以使表達更加形象生動。一般來說具體的形容詞詞義都比較抽象模糊,不如相關的名詞生動形象,人們可以從名詞所指的物象上,聯(lián)想到它們所具有的性質特征,使表達更精彩。如前邊提到的“特別火”,這里就不再贅述。
以上三方面的論述,均與詞類活用的使用相符合?!俺潭雀痹~+名詞”結構并不是程度副詞的使用功能有所擴大,可以修飾限制名詞,將原有的語法規(guī)范破壞了,而是此結構中名詞的語法功能發(fā)生了游移,具有了形容詞化的傾向,才能與程度副詞組合,表達出特定的意義。然而,每一種新的語言現(xiàn)象在其發(fā)展過程中,都不免有一些魚龍混雜的情況出現(xiàn),不僅造成了使用的泛濫,也給研究帶來了不便。如“非常事件”,此組合貌似“程度副詞+
名詞”結構,但如果仔細分析,不難看出,在這里“非?!币辉~實為形容詞,它們之間是修飾與被修飾的關系。諸如此種以假亂真的結構,我們有必要做一些剔除,以免走入誤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