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向舒
(葉向舒:江西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研究生在讀。)
電影是對外進行文化傳播的有效途徑和渠道,但語言的差異使得翻譯在傳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電影的適時翻譯體現(xiàn)著文化價值,促進文化交流和理解,這也是電影翻譯的重要任務(wù)之一。對電影的正確、傳神、恰當、適時的翻譯,極大地推動了電影的國際化進也加速了文化的國際化。
當前,在電影翻譯中所采用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歸化翻譯的方法。歸化翻譯法理論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奈達。他提出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必須尊重目的語的特征,要盡可能地挖掘目的語的表達潛;因此,譯文應(yīng)當盡量使用目的語接受者喜聞樂見的、符合其表達規(guī)范的言語形式。
對于電影翻譯而言,源語言與目的語相互轉(zhuǎn)化勢必需要重新組織語言結(jié)構(gòu),使譯文流暢、地道、易懂,從而能強調(diào)信息產(chǎn)生的效果和電影帶給觀眾的直觀效應(yīng),從而更好地促使觀眾與電影,不同文化傳統(tǒng)與文化背景下的交際作用的最大化,達到交際上的平衡。因此歸化翻譯理論在電影文學的翻譯中體現(xiàn)得尤為突出。
電影所面對的是廣大的觀眾,因而,電影的語言本身應(yīng)當貼近生活,貼近大眾,因此只有使用口語化,大眾化的語言才能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因此當國外電影引入中國時,翻譯成大眾化的漢語言才能更容易被中國的廣大觀眾所接受。
例如:在電影《泰坦尼克號》中,男女主人公Jack和Rose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一個是出身上流社會的富家女,一個是貧窮低下的青年畫家。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教育背景,致使Jack和Rose無論從言語還是舉止上都有著鮮明的差別。因而,電影中Jack的言行舉止是貼近社會底層,是口語化、非正式的,而且是略帶粗俗的。如在電影中,Jack有過這樣一句話:“I have been On my own since 1 was fifteen.”在電影的翻譯版本中是這樣翻譯的:“我十五歲就一個人闖了”其中,“闖”字就譯得很到位。
歸化理論中平衡理論強調(diào)譯文信息接受者的反應(yīng).在電影中,不同文化的相互傳譯應(yīng)當以電影觀眾本身的反應(yīng)和接受度為標準。因而對于電影的翻譯應(yīng)強調(diào)目的語文化的再現(xiàn),即西語中化。
例如在影片《珍珠港》中有這樣一段: Danny:My dad is going to kill me. Come on! Rafe:Yes.We flew.在電影中將丹尼的那句話翻譯成了:“我爸爸不會輕饒我的,快點!”這一情節(jié)指的是其中小丹尼和雷夫誤將飛機開了起來,而丹尼知道父親脾氣暴躁,故而很害怕,因而用了kill一詞.Kill一詞的本義為“殺”,對于美國人而盲,他們性格幽默,常常在用語上有夸大其詞的習慣,所以在這里kill用得很隨意,并沒有什么殺戮的意思,而對于中國觀眾而言,“殺”是很忌諱的字,這段文字強調(diào)的是父親對孩子的懲罰,因而在中國人的習慣中不能說“殺”。所以,在此處電影將其翻譯為“不會輕饒”的意思。這樣既能表達出原義,還符合中國人的語言、感情習慣,能夠為中國的觀眾所接受。
電影能為最大多數(shù)電影觀眾所接受是電影作為文化消費商品與作為藝術(shù)的基本功能特性。奈達在歸化理論中著重強調(diào)“翻譯就是交際”(Translation as communication),即達到交際作用的信息才是有用的。而電影語言的交際作用反映到生活中就是要能融入生活,為大眾所接受。
例如以電影《花木蘭》為例,該片借用了中國傳奇故事的框架,加入了迪土尼式的幽默,使得整部電影在卡通電影中獨樹一幟。其翻譯則應(yīng)既有童趣又有成人娛樂。因而在臺灣版的電影翻譯中,譯者運用了大量的通俗流行詞匯。如:Dishonor On your COW.你跟你的牛會沒面子。And there’s nothing you girls can do about it 你們這些娘娘腔絕撂不倒我。Punch him,it’s show men say hello.扁他人都這樣打招呼。Which you mean loser? 你說我很衰?
“沒面子,娘娘腔,扁,衰”等這些在時下年輕人中十分流行和常用的詞匯聽起來朗朗上口。這些流行詞匯是以娛樂消遣為目的,從而能在很大程度上贏得大眾的歡迎和喜愛,這樣使翻譯更具有通俗色彩,增強了娛樂效果,提高了影片的可觀性,給觀眾輕松愉快的氣氛。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電影翻譯不應(yīng)是簡單機械地照搬原片的內(nèi)容和形式,而是應(yīng)在保留電影本身文化價值、美學價值、商業(yè)價值得同時,有效利用翻譯學中的相關(guān)理論和策略來達到一種文化上的“傳真”。
[1]王紅衛(wèi).跨文化交際翻譯方法:歸化和異化策略[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9.
[2]趙春梅.論譯制片翻譯中的四對主要矛盾[J].中國翻譯,2002.4.
[3]錢紹昌.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lǐng)域[J].中國翻譯,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