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君* 樊衛(wèi)星
(河南省焦作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內科,河南 焦作 4540000)
本研究采用高脂飼料喂養(yǎng),同時腹腔注射鏈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初步研究辛伐他汀對糖尿病大鼠血脂和炎性因子的影響,為辛伐他汀在糖尿病中的應用提供實驗依據。
表1 各組大鼠血清 TC、FFA、TG、LDL、HDL含量
1.1.1 藥物及試劑
鏈脲佐菌素(STZ,美國Sigma公司)。辛伐他汀 (默沙東中國有限公司,批號:02052)??偰懝檀迹═C),游離脂肪(FFA)、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試劑盒,均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產品。C反應蛋白(CRP)試劑和抗體由美國BECK-MAN公司提供。IL-6、TNF-α試劑盒為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1.2 實驗動物
雄性wistar大鼠60只,體質量190g~220g。基礎飼料 (蛋白質22%,脂肪10%,碳水化合物60%,其他8%) 喂養(yǎng)適應環(huán)境1周。實驗前測鼠尾血糖均正常。實驗期間大鼠在清潔條件下飼養(yǎng),室溫15℃~25℃。
1.2.1 分組及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
隨機抽取10大鼠,繼續(xù)基礎飼料喂養(yǎng),作為正常對照 (A組)。50只大鼠參照文獻[1]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55mg/kg劑量一次性腹腔注射鏈脲佐菌素(STZ,溶于0.1mol/L檸檬酸鈉溶液,pH 4.5)。每3日測1次空腹血糖,高于16.8mmol/L者為糖尿病大鼠(共44只)。這44只大鼠隨機分為四組:糖尿病基礎飲食組(B組,11只),予以基礎飼料喂養(yǎng);糖尿病高脂飲食模型組(蛋白質13%,脂肪40%,碳水化合物40%,其他7%) (C組,11只),糖尿病高脂飲食+低劑量辛伐他汀組(D組,11只),糖尿病高脂飲食+高劑量辛伐他汀組(E組,11只)。D組和E組分別灌胃給予1 mg/(kg·d)或5mg/(kg·d)辛伐他汀。
所有動物繼續(xù)喂養(yǎng)8周后處死,經頸動脈取血,分離血清,用生化分析儀測定 TG、TC、FFA、LDL、HDL;按照試劑盒說明ELISA法測定血清 IL-6、TNF-α僅水平。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測定血漿CRP。
采用 SPSS12.0 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D)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A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血清 TC、FFA、TG、LDL含量明顯升高,血清HDL含量明顯降低。與C組相比,辛伐他汀組顯著減少TC、FFA、TG、LDL,而HDL含量明顯較高,見表1。
與A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明顯升高,其差異有顯著統(tǒng)學意義;與C組相比,辛伐他汀組顯著減少炎性因子水平,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血清CRP、IL-6、TNF-α水平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抵抗,使得體內脂肪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導致胰島素介導的抑制脂肪水解的能力受損,激素敏感性脂酶無法接受抑制信號,最終脂肪組織在餐后異常釋放大量的游離脂肪酸,而此時肌肉氧化脂肪酸能力降低,出現(xiàn)以TG水平異常升高、HDL水平降低為主要表現(xiàn)的脂代謝異常[2]。本實驗顯示,糖尿病模型制備成功后,即使給予基礎飼料喂養(yǎng),大鼠的血脂也較模型制備前的基礎值顯著增高,尤其高脂飲食脂代謝異常更為明顯。
血漿游離脂肪酸(FFA)水平升高導致外周胰島素抵抗的同時可以影響胰島B細胞功能。高FFA短期內可刺激胰島素分泌,長期則使細胞內大量堆積的FFA再脂化后異位沉積于非脂肪器官,致使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并使胰島B細胞功能受損,最終導致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障礙[3]。近年來研究表明, 糖尿病可能是慢性亞臨床炎癥性疾病,炎性細胞因子介導的炎癥反應在糖尿病病程中起重要作用。血中游離脂肪酸的升高也可導致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從而導致組織炎癥損傷[4]。
辛伐他汀為HMG-CoA還原酶抑制劑,臨床上用以治療高膽固醇和高三酰甘油血癥。近年發(fā)現(xiàn)除降血脂作用外,它還有其他方面的作用,包括抗炎、免疫調理以及抑制系膜細胞增生、改善腎臟血流動力學異常、抗氧化等直接作用[5]。有研究發(fā)現(xiàn)他汀類能夠抑制脂多糖(LPS)和細胞因子介導的NO的產生,并通過抑制 LPS 誘導的TNF、IL-1和IL-6的表達,減少致炎介質的產生[6]。本研究顯示在辛伐他汀治療組,血中TG、血清IL-6、TNF-α 明顯降低,且高劑量組的效果大于低劑量組,提示辛伐他汀通過降脂和抗炎效應,可能減緩尿病病程。
[1]林斐莉,沈漢超,朱斌,等.辛伐他汀對糖尿病大鼠腎問質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和α-平滑肌肌動蛋白表達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39(5):511-516.
[2]Kashyap S,Belfort R,Gastaldeni A.A sustained increase in plasma free fatty acids impairs insulin secretion in noediabetie subjects genetically predisposed to develop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2003,52(10):2461-2474.
[3]張玄娥,余葉蓉, 柯柳,等.游離脂肪酸血癥通過氧化應激導致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9,25(1):13-16.
[4]趙彩彥,王亞東,周俊英.IκB激酶β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7,15(17):1881-1886.
[5]翟小琳,徐曉燕.辛伐他汀對糖尿病腎病相關炎癥因子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09,4(7):128-129.
[6]葉子楓.HMG.COA 還原酶抑制劑降脂以外作用研究進展[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02,23(6):45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