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曾培
不可褻瀆改革
文/江曾培
安徽省電力公司近年來以“車改”之名,為全系統(tǒng)約300名副處級以上干部配備公務(wù)自駕車,標準逐年提高,從最初的奇瑞汽車到現(xiàn)在價值20萬元的一汽邁騰和帕薩特領(lǐng)馭。一切車輛手續(xù)費用均由公司負責(zé),拿到車鑰匙后,該車就歸干部自駕了。
這是公然借公車改革之名,行化公為私的掠奪之實。我讀到這則消息,心中不禁生起一股寒意。改革,是改革不合理的東西,是改革不符合規(guī)律的東西,是改革違背公正、公平、公義的東西,是改革有損人民利益的東西,其目的在于使社會更趨健全更趨完善。是故說,改革是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改革的大旗,在各個地區(qū)和各個領(lǐng)域,都應(yīng)當高高地舉起。
不過,改革,是要真改革,不能只說不練,更不可“打著紅旗反紅旗”,借改革之名行反改革之實。公車消費,過多過濫,黑洞多多,存在著揮霍浪費和化公為私的腐敗問題,早為社會所詬病。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近幾年來,一些地區(qū)和單位啟動公車改革,其做法多為在一定范圍內(nèi)取消專用公車,改發(fā)車貼。如果車貼合理,不失為一種改革辦法。但是,車貼的標準,大多不是根據(jù)實際工作的需要而定,而是按干部職級高低給予不同的數(shù)額,多的每月可拿到四五千元。有百姓調(diào)侃道:要這么多“車貼”,是不是天天在“跑長途”?實際上,這是將原先灰色的“公車私用”,公然改成了合法的“公款私用”,反而將“私用”漂“白”了。如今安徽電力公司的“車改”,進而將“公車私用”,改成合法的“公車私有”,為公車使用上化公為私的腐敗增添了掠奪性的色彩。
在公車改革中,一些主事者往往以要保證工作用車不受影響為由,公然乘機制定了一些侵吞公共財物的規(guī)定。實際上,在當前社會交通條件下,保證工作用車很容易解決。一個部門或一個單位,減掉浪費,按照實際需要保留一些公車統(tǒng)一管理調(diào)配,不就行了嗎?
改革所以難,關(guān)鍵是觸動了用車人的個人既得利益。倘若取消了“專車”,他們不僅無法再任意“私用”,而且會感到有損面子和身份。鄧小平早就說過,改革也是一場革命。公車改革,不敢或不愿觸動以權(quán)自肥者的既得利益和貪欲,不僅難以取得實效,而且會背道而馳,在改革的旗號下,離社會的公平正義越來越遠。
除了“車改”,在其他改革如“房改”中,也同樣存在這種偷梁換柱、南轅北轍的情況。比如,為了解決低收入者住房困難而實施的保障性住房措施,有地方政府竟明文規(guī)定,由政府投資的“位置好、面積大、價格低”的一處“限價房”,售房對象限于在職公務(wù)員和參照公務(wù)員管理的人員。而對配售對象原來有房無房、住房面積多少、收入多少等,又均不作出明確限制。這樣,保障性住房的改革措施,也就被以權(quán)自肥者異化為他們獲得一種新的“福利房”的途徑。
這一問題同樣也存在于安徽電力公司。該公司曾以“集資建房”的名義建造雙拼別墅,最普通的房型也有四室兩廳,以遠遠低于市價的每平方米一兩千元的價格賣給公司職工。這樣的“壟斷福利”,也離改革所要達到的社會公正、公平、公義越來越遠。
法國大革命期間,當權(quán)的雅各賓派以自由的名義,將“吉倫特派靈魂”羅蘭夫人送上了斷頭臺。羅蘭夫人臨刑前說道:“自由呵,自由,天下有多少罪惡假汝以行?!蔽覀冊诟母镏?,也要警惕那種打著改革的旗號,玩南轅北轍把戲的做法。
千萬不要讓改革受到褻瀆?!?/p>
圖:陸華 編輯:董曉菊 dxj5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