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乙紅 莊彩藍 李萬英 潘裕芬
鐘乙紅:女,大專,主管護師,護士長
手術作為外科治療的一種主要手段,是一種極具危險性的應激源,實行責任小組包干制對減輕手術病人前后期緊張、焦慮和恐懼等心理反應、生理應激指標的變化,保持良好的情緒、穩(wěn)定的精神狀態(tài)、健康的心理對術后恢復、疾病的痊愈可起到促進作用[1-3],也是響應衛(wèi)生部提出創(chuàng)建“優(yōu)質護理服務活動”中新改革的其中一種護理工作模式,以達到落實工作責任,給病人提供整體、連續(xù)、有針對性的護理?,F(xiàn)報道如下。
2010年10~12月隨機收集擇期手術病人110例進行功能制護理,其中男61例,女49例。年齡21~75歲,平均51.2歲。大腸癌43例,疝氣29例,胃大部分切除38例。實行責任小組包干制護理模式后,在2011年1~3月隨機選擇擇期手術病人105例,其中男58例,女47例。年齡20~73歲,平均50.6歲。大腸癌47例,疝氣26例。胃大部分切除32例,護士14名,病床43張,床護比1:0.33。
1.2.1 改變護士排班模式,按護士能力強弱,職稱高低搭配合理排班,實行雙班并由護理組長帶班制,進行分層級管理,護理組長重點負責危重病人的護理,并指導、監(jiān)督本組責任護士的護理工作。將本病區(qū)床位分成3組,每組2名,由1名高年資護士及1名責任護士組成。每組床位12~13張,每名護士分管7~8例病人。各小組成員職責明確,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實行責任小組包干制,責任護士提供全程、連續(xù)、個性化的護理。
1.2.2 實行責任小組包干制,即由責任護士為病人提供正確的治療、護理的同時,重點對病人實施生活照顧、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圍手術期疾病知識宣教。全面掌握病人的生理、心理變化,制定并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使病人保持樂觀的情緒,放心進行手術治療,提高病人滿意度、疾病知識知曉率,減輕病人的心理焦慮。
1.2.3 注重人文關懷,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首先從病人入院開始,手術病人常出現(xiàn)焦慮等負面情緒,能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如:血壓的改變可影響麻醉的順利進行、術后的恢復等。實行責任小組包干制后,責任護士管理到人,根據(jù)不同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身份、職務、心理承受能力等,有計劃地進行圍手術期手術病人相關知識的宣教,以減輕病人的心理焦慮,提高病人對醫(yī)務人員的信任度。良性溝通,對手術的順利進行、術后的恢復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2.4 實行責任小組包干制,護士包干到床,直接負責病人,根據(jù)護士的工作質量、病人滿意度、優(yōu)質護理報務實行情況進行績效考核,按勞取酬,作為年終評選優(yōu)秀護士必備條件之一。
觀察兩組病人心理焦慮、血壓的變化及病人疾病知識知曉率和對護理質量滿意度情況。采用焦慮狀態(tài)自測量表(SAS)進行焦慮評分,利用標準分檢測病人的焦慮陽性率。病人收縮壓 >21.3 kPa(160 mmHg)和(或)舒張壓 >12.6 kPa(95 mmHg)或>原有基礎血壓30%為血壓過高,呈血壓過高陽性。病人對疾病具有一定認識評為知曉率陽性,而對疾病不了解則評為知曉率陰性。病人對護理質量滿意則評為(+),不滿意則評為(-)。
采用SPSS 10.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 χ2檢驗。α =0.05。
責任小組包干制護理模式顯著優(yōu)勝于功能制護理模式,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病人的心理焦慮陽性率比較 (例)
表2 兩組病人的血壓過高陽性率比較 (例)
功能制護理模式下,護理滿意度為90.91%;實施責任小組包干制護理模式后,護理滿意度為98.10%。經(jīng)檢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表4。
表3 兩組病人疾病知識知曉率比較 (例)
表4 兩組病人護理滿意率比較 (例)
實行責任小組包干制后,病人及家屬知道自己有疑問的時候應該找誰,護士能及時巡視病人,并及時發(fā)現(xiàn)病人的病情變化及心理需求,及時處理,使病人有了安全感[4]。
實行責任小組包干制后,使年輕護士更注重??浦R的學習、提高技術水平,以滿足病人對健康的強烈需求,緩解護士的工作壓力及心理壓力。提高護士主動服務意識、責任感增強,提升護士的職業(yè)價值感、自豪感和榮譽感[5]。
實行責任包干制護理模式對實行優(yōu)質護理報務,提高病人滿意度、疾病知識知曉率,對減輕病人的心理焦慮、血壓變化都有一定的影響,值得在臨床推廣。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種護理模式下,采用責任小組包干制護理模式的病人心理焦慮、血壓的變化顯著優(yōu)于功能制護理模式(P<0.05);功能制護理模式下護理滿意度為90.5%,實施責任小組包干制護理模式后護理滿意度為98.1%,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實行責任包干制護理模式對實行優(yōu)質護理報務、提高病人滿意度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1]胡得英,劉義蘭,代 藝,等.外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試點病區(qū)開展責任制護理初探[J].護理學雜志,2010,25(18):22 -23.
[2]董蘭菊,鐘佩紅.床位包干制管理在臨床護理中應用的研究[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7,13(9):11 -13.
[3]江春香,林曉霞.病房實行責任包干制護理模式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1,18(2A):42 -44.
[4]張 莉,王冰峰.護理干預對手術病人術前焦慮的影響[J].現(xiàn)代護理,2003,9(6):460 -461.
[5]朱云霞,李金娜.實施綜合目標管理的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6,3(1):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