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阿忠
筆跡小幅之作的精致之道
文/黃阿忠
年前我走訪了意大利北部城市里亞斯特、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等地。行旅之中,我或當場寫生,匆匆記下城市所給的感覺;或白天游覽觀望,晚上找小紙片記錄留在心中的色彩。這些速寫本上或者是小紙片上的圖畫,那逸筆草草的線條,又或是信手拈來的色塊,組合成了一張張饒有趣味的圖像,于其筆跡間或多或少留下了率真的情感。然這看似輕松的涂抹和率真的筆跡,卻是花費了我?guī)资甑姆e累。輕松隨意的筆跡其實來之不易。
所謂筆跡,是鋼筆、毛筆和油畫筆等等在紙上或者畫布上縱橫點劃所留下的痕跡。畫國畫的人都知道,每當一幅作品畫完后,落款時常常會把某某“畫”寫成某某“筆”,包括文章。凡“筆”都應該有筆跡、筆情、筆意,而且每個人的筆跡、筆意不盡相同,也根本不可能相同。當你完成了寫文章、寫字或者畫畫后,都有“跡”可循,你的性格、性情、修養(yǎng)等等,也就從你的文章,或者畫中流露出來。雁過留聲,人行留跡,古人云:“有品而可以定其格,于言而可以知其志?!蹦敲匆罁?jù)畫中的氣韻、墨痕、筆跡等等,也可知其畫的品格高下。
從另一個意義說,筆跡又是一個輕松的表現(xiàn)行為。在紙上,或者布上,隨手畫上幾個圓圈,涂抹幾個色塊,或者一縷飛白,留下筆跡,展示心路。大畫有大國的氣勢,小畫有小畫的筆跡,有時,小畫更能輕松地表達自己的意趣。揮灑心中忽然閃過的靈感,記下一段妙造自然的心得。小自有小的靈活和妙處,于畫,于文都是如此。
凡藝術創(chuàng)作,生活是必不可少的。這個生活包括人文、歷史、自然等等,無論畫大畫還是小畫,寫大著作或者記隨感,都需要走到生活中去,汲取山川之氣息,品味自然之趣韻。若游山,沿石階拾級而上,仰望山巔之煙霞,白云繚繞峰巒阡陌,修竹圍匝村寨,恍如置身桃花源。若玩水,順水道悠悠而流,觀流水前趨,時而湍急,時而拍岸,忽然悟得,水乃至情至性也。泛小舟游湖,湖畔垂柳輕點如鏡之水面,圈圈漣漪四起,美意頓生。但見青山映碧水,湖光山色如畫,人在山水行,景中游,意在筆端藏,跡中尋。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是筆跡創(chuàng)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p>
(作者系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西班牙小鎮(zhèn)(50×60cm) 黃阿忠
鏡·緣之一(70×70cm) 陸毅
憩(25×25cm) 李劍
林中演變(60×60cm) 戴際凡
風景(50×40cm) 莊毅
編輯:陳暢鳴 charmingch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