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彩芳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上海第五人民醫(yī)院,上海 200240)
通過強化胰島素治療控制血糖接近正常,使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和其他微血管病變的危險性明顯降低。應用胰島素泵控制血糖已被越來越多的糖尿病患者認可。在利用泵帶來的利益的同時,也要注意到若使用不當會帶來危害。治療失敗意味著高額的費用沒有帶來良好的效益,根本原因在于患者沒有掌握好使用方法,同時對此類患者的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也沒有到位〔1〕。健康教育路徑即借鑒臨床路徑的理論和實施方法,通過對教育對象評估,了解教育對象的心理一生理一社會和文化等需求,制定針對性、有序性和時間性的健康教育路徑表。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運用健康教育路徑對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取得較好的效果。
1.1 對象 選擇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住院的符合入選標準的100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患者,依照性別、年齡、體質指標、置泵前病情(發(fā)病類型、病程、血糖水平、并發(fā)癥、血壓等)及社會支持狀況等以隨機的方法將其納入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
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病程、經濟狀態(tài)、治療、文化程度等經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入選標準:血糖控制不良、診斷符合1999年WHO標準。同時符合以下標準:初次戴泵者;年齡30~80歲;自愿參加,有控制血糖的愿望和主動性;有較強的認知能力、能正確應答,獨立或通過研究者幫助完成填寫所需研究問卷;有胰島素泵治療的適應證;兩組患者不住同一病房。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普通健康教育方法,住院期間給予隨機口頭宣教和書面宣教,發(fā)放健康教育處方。簡單地以灌輸方式向患者單向傳播,內容包括:糖尿病知識、糖尿病飲食、胰島素泵知識、低血糖癥狀及防治等,教育后沒有及時的效果評價。
1.2.2 觀察組采用健康教育路徑,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制定健康教育路徑表根據最新糖尿病及臨床路徑資料、查閱文獻和咨詢有關醫(yī)療、護理專家,并在實施過程中征求患者及家屬意見不斷完善而成(見表1)。實施前對臨床護理人員進行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臨床路徑知識及教育方法培訓,使每位護士都能掌握。按照路徑表的內容實施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時,由當班護士或是主管護士認真填寫入院評估表,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找出教育的重點,發(fā)放健康教育路徑表,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健康教育路徑的內容及意義,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教育方式:護理教育人員與患者、家屬或陪護人員共同參與;護理人員按照路徑表上的教育時間、教育內容及患者的需求進行健康教育,采用講解、示范或多媒體放映等方式進行床邊或課堂健康教育講座,每次30~60 min。對于健康教育效果欠佳或對護士健康教育內容表示不信任的患者,請主管醫(yī)生共同參與實施,保證健康教育的順利進行和完成。路徑表的效果評價:于次日護理人員向患者選擇已講內容進行提問,以評價患者知識、技能掌握的程度,加深對指導內容掌握。對患者已掌握的內容打“√”,部分掌握內容用“±”注明,未掌握的打“×”,護理人員在路徑表中分析原因、記錄所發(fā)生的變化和采取的措施。鼓勵患者自我演示,正確者及時表揚,不當者及時糾正,再重復示教,直至完全掌握。
1.3 評價指標 于戴泵、取泵當天評價兩組的以下指標。胰島素泵知識、技能掌握情況評價:用自設反映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知識的問卷,內容包括糖尿病基礎知識、胰島素泵的使用的護理與自我管理、運動飲食治療、自我監(jiān)測等,共30題。當面詢問、記錄,對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三級評分,分別計1、0.5、0分,滿分30分。胰島素泵故障:包括針頭脫落、導管堵塞或打折、電子故障、儲液管活塞推動受限、儲液管內胰島素余量不足等。血糖達標時間:達標時間為從開始治療至毛細血管全血血糖達標的天數。副反應:胰島素泵治療期間發(fā)生的異常低血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表1 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健康教育路徑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數據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使用χ2檢驗、t檢驗等進行分析。
2.1 胰島素泵知識、技能掌握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知識、技能掌握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知識、技能掌握情況比較(±s)
組別 n 戴泵當天 取泵當天對照組 50 5.20±1.67 9.39±1.78觀察組 50 5.29±1.50 17.35±1.82 t 0.03 7.96 P 0.77 <0.01
2.2 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血糖達標時間、副反應和胰島素泵故障發(fā)生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時間、副反應和胰島素泵故障發(fā)生情況
3.1 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健康教育路徑的優(yōu)越性 表2的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健康教育路徑后,患者掌握胰島素泵理論、方法和技能更牢固,規(guī)范了胰島素泵操作規(guī)程,能準確進行報警識別,及時反饋給護士,使故障及時排除,減少了安全隱患,達到胰島素泵真正模擬正常胰腺胰島素分泌模式。表3的結果也表明:觀察組實施規(guī)范化的健康教育管理后,能更迅速地控制血糖、胰島素泵故障發(fā)生少、副反應低,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觀察組強化治療護理的關鍵因素是實施規(guī)范干預,即把所有信息資源進行有效重組,不斷強化和提高患者的知、信、行能力,提高其自護能力和遵醫(yī)行為,能減少由于胰島素泵護理失誤所致的胰島素泵故障的發(fā)生,進而促進了患者整體狀況的改善。
3.2 健康教育路徑在胰島素泵強化治療中的重要意義 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胰島素泵的認識,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預防或延緩并發(fā)癥〔2〕。普通的健康教育法不能針對個體差異解決患者所需,只把它當成一項任務被動完成,缺乏動態(tài)、連續(xù)、完整的反饋機制,致使健康教育流于形式,造成健康教育效果差。健康教育路徑可以實現(xiàn)糖尿病教育的程序化和標準化,有效地矯正不合理、不規(guī)范的教育行為;要求護理人員按路徑流程進行有計劃、有目的、預見性和系統(tǒng)性的健康教育,并且及時評價,不斷修改和完善教育內容,保證了健康教育的連續(xù)性、動態(tài)性和完整性。通過應用健康教育路徑,大部分患者及家屬意識到自我管理在疾病治療中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學習胰島素泵操作技術等,從而提高了強化治療的依從性〔3〕。
由于糖尿病患者存在明顯的認知功能減退,主要表現(xiàn)在近記憶力減退,思維能力低下,運動協(xié)調性降低[4],通過預定計劃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徑,增強了患者對胰島素泵知識的認識和治療依從性,保證了預期效果,提高了患者的遵醫(yī)行為,節(jié)約了醫(yī)療費用,預防或延緩并發(fā)癥,提高了生活質量。
〔1〕 顧威,石星,劉倩琦.胰島素泵應用失敗原因分析及對策[J].臨床兒科護理,2008,26(10):898-899
〔2〕 呼慶紅,梁真,鷗慧婷,等.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識知曉現(xiàn)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07,14(5):3-6
〔3〕 曾成姚.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徑探討[J].大家健康,2009,7:55-57
〔4〕 高偉,楊敏.2型糖尿病患者認知功能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45-46
(2010-04-14收稿,2010-12-08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