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改仙
(晉中學院師范分院政史系 山西 晉中 030600)
試論大學教師人文素質(zhì)的提高
□杜改仙
(晉中學院師范分院政史系 山西 晉中 030600)
對大學教師加強人文素質(zhì)教育,主要是通過對教師加強文學、哲學、藝術、歷史等人文科學的教育,以提高全體教師的文化品位、人文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大學教師作為高深學問的傳播者,他們既要有專業(yè)知識,又要有較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既有師德,又有技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高雅的文化品位,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高品位的人才。
人文素質(zhì);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yǎng);實踐活動
長期以來,中國教師“重理輕文”,缺乏人文素質(zhì)方面的教育,導致更多的大學生忽視人文科學的學習,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文化藝術、倫理等知識無知和漠視。
近年來高考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綜合能力測試逐漸替代單一學科能力測試,即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過渡,人文精神在經(jīng)歷了長期淡化甚至被扭曲后,現(xiàn)又重新定位,與科學精神并列,成為素質(zhì)教育的基本理念。因此,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成為教師的職責之一,尤其是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既要有高尚的人文精神,高深的學科造詣,還要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高超的教學藝術。因此,提高大學教師的人文素質(zhì)成為大學教師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人文精神一般被理解為對人的存在及其人生意義和價值的關注,對理想人生的追求,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注等。它和科學精神緊密聯(lián)系、相互滲透,它們都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精神產(chǎn)物,其生長點深藏在人類文化之中。
人文素質(zhì)教育包括文、史、哲等基本知識、藝術的基本修養(yǎng)、國內(nèi)外優(yōu)秀文化成果的教育等。對大學教師加強人文素質(zhì)教育,主要是通過對教師加強文學、哲學、藝術、歷史、地理等人文科學的教育,以便使全體教師的文化品位、人文素養(yǎng)、審美情趣得以提升。
在人才培養(yǎng)中占主導地位的是教師,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最為直接的,通過其言傳身教來教育、感化學生、培養(yǎng)人才。而高水平、高素質(zhì)的教師不僅取決于教師的學術水平、學歷、學位,也取決于他的人文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能否具有認真執(zhí)教、嚴謹治學、為人師表、樂于奉獻的精神和品格,能否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因此,要加強學生的人文精神教育,教師必先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zhì),要使學生學會做人,教師必須做到“為人師表”。
高尚的師德。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首先自身必須具備良好的師德規(guī)范和職業(yè)道德。高校教師的師德不僅是個人行為,還聯(lián)系著整個社會。這就決定了高校教師的師德不僅有其特殊性,還要保持其先進性。高校教師的師德包括以下三方面:(1)師品,德高為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是神圣的,也是辛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時間、精力、感情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要以強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責任感為基礎。所以教師必須具有為祖國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人才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恪盡職守、愛崗敬業(yè);堅守高尚的情操,教書育人,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黨的教育事業(yè)的改革和發(fā)展貢獻力量。(2)師表,身正為師。教師不僅是知識傳授者,還是道德示范者和思想教育者。教師不僅要有人格的魅力、做師的威望,還要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行為表現(xiàn)和思想境界,積極地感染學生,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教師應把言傳和身教完美結合起來,要關心、愛護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一視同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3)師智,學高為師。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學科專業(yè)知識,能解惑答疑,還要具有跨學科、跨專業(yè)的結合力,有廣博的跨學科領域的知識。同時要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及時了解學科前沿新成果和新知識。
良好的學術道德。高校教師是促進學術進步,營造良好學術氛圍和科技創(chuàng)新的主體。高校教師的學術道德包括以下幾方面:(1)堅持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能探求真知、忠于真理、自覺維護學者的聲譽和學術尊嚴。(2)認真履行教師職責,維護學術評價的客觀、公正。(3)有獻身科教、服務社會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4)法制觀念強,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和權益,保護知識產(chǎn)權,反對學術腐敗。
高超的教學藝術。高校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牢固樹立以質(zhì)量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學內(nèi)容、學科建設、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課程設置等方面要勇于改革和創(chuàng)新,突出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素質(zhì)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要有科學的施教技能,掌握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掌握科學的施教技能,使教育教學的藝術性和科學性高度、完整地統(tǒng)一起來;能夠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手段,靈活、恰當?shù)剡x擇教學方式和方法,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要認真鉆研教材與教學參考資料,備課中不斷吸取最新研究成果和新信息;要積極進行教學和科學研究,探索科學的教育、教學模式,在執(zhí)教中升華師技、提煉師藝。
深厚的文化底蘊、高雅的文化品位。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教師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高雅的文化品位。中外科學大師除了掌握本門學科外,還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如楊振寧和李政道教授都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很深的造詣,他們提倡把物理與藝術結合起來??茖W巨匠愛因斯坦酷愛音樂,是嫻熟的小提琴手。高校教師要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掌握高雅的文學藝術,提高人文素養(yǎng)。中華民族有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其優(yōu)秀的部分貫穿著本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高校教師要從傳統(tǒng)文化中吸取營養(yǎng),不僅要有專業(yè)知識,還要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要有文、史、哲基本知識,藝術的基本修養(yǎng),接受國內(nèi)外優(yōu)秀文化成果的教育,從而提高教師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實行人文學科輔修專業(yè)制。學校要開設經(jīng)濟、外語、哲學、法律、中文、管理等輔修專業(yè),可以促進教師人文素質(zhì)的提高。
建立并實施人文素質(zhì)教育體系,實施提前培養(yǎng)的方案。前兩個學期學生不分系科、專業(yè),一張課表,以強化文化素質(zhì)教育和基礎教育。要求教師在專業(yè)課中滲透人文精神。
提高教師人文素質(zhì)。多看書,一學期倡議教師至少讀一本經(jīng)典著作。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老子》、《莊子》與《論語》的歷史影響很大,讀了終生受益。
置身校園之中,努力將人文知識轉(zhuǎn)化為人文精神。首先要置身于校園的人文環(huán)境之中,要加強校園環(huán)境建設,美化環(huán)境,做到春天桃花似火、夏天荷花映月、秋天桂花飄香、冬天梅花傲雪。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可以陶冶情操、凈化人的心靈。還要加強人文景觀的建設,可以建世界文化名人園、校紀念碑等,可以在墻壁上貼名人名言、警句等。其次,要感悟、內(nèi)化。內(nèi)化就是把我們所學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踐和感悟,融入到自己的文化底蘊和知識結構之中。再次,教師要參加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形成良好的習慣,以身作則從自己的言行開始,一點一滴地做起。
舉辦人文社會科學講座??梢杂杀拘=處熮k講座。還可以請外面的英雄、演員、專家、學者、道德模范等人物登上人文講壇,做精彩的講演。
塑造人文精神。有人文知識只是“知道”,即老子所說的“為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文、史、哲、藝懂得不少,可是他們的人格并不高尚,關鍵在于他們只有人文知識,而缺乏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體道”,即老子所說的要“為道”。就是要用自己的生活、言行,乃至生命,把自己選擇的“道”體現(xiàn)出來,這就是人文精神。
大學是傳播和研究高深學問的場所,因此,整個學校給人以高雅的文化氛圍,是文質(zhì)彬彬的,是有序的、寧靜的,是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有機結合。大學教師作為高深學問的傳播者,他們既要有專業(yè)知識,又要有較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既有師德,又有技能,有高雅的文化品位、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培養(yǎng)出高品位高素質(zhì)的人才。這樣的大學才有特色,充滿活力。
[1]田春艷.淺談新時期高校人文精神教育[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4,(1).
[2]李英軍.對高校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思考[J].文教資料,2008,(33).
On Enhancing College Teachers'Qualities in Humanities
Du Gaixian
(Politics and History Department,Teachers'Branch of Jinzhong College,Jinzhong,Shanxi,030600)
A person's quality in humanities includes not only his foundation knowledge in language,history and philosophy,but his accomplishment of the art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marvelous culture achievement in the world.Enhancing college teachers'qualities in humanities aims at increasing their culture taste,comprehensive qualities in humanities and aesthetic interest.As specialists who spread great learning to students,college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have not only specialized knowledge but also general understanding in other fields.To train personnel of high quality and good taste,they should have morality,skills and abundant humanities as well.
quality in humanities;culture taste;aesthetic interest;humanistic literacy;practice activity
G650
A
1008—8350(2011)02—0038—02
本文責編 安春娥
2010—11—15
杜改仙 (1967—),女,山西榆次人,晉中學院師范分院政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