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聽著這首輕快而又充滿鄉(xiāng)村氣息的童年歌謠,我的思緒不禁飄向了那一段親切而久遠的童真歲月……
我家后面是一片原野,微風(fēng)拂過,碧波蕩漾,洋溢著一片鄉(xiāng)村的恬然氣息。原野的左側(cè)有一條蜿蜒盤旋的渠道,兩側(cè)挺立著參差錯節(jié)的樹,水中倚立著柔軟的水草,無人時一片靜謐,只聽得見悉悉索索的昆蟲活動的聲音。沿著曲折的鄉(xiāng)村小路,觸目可及一座供奉山神的小屋,為寥曠的原野平添了一份神秘和虔誠感。小屋旁邊就是我家的菜田了,母親的勤勞造就了菜田里品種的多樣性,有紅白蘿卜、西紅柿、豌豆、花菜以及一些最基本的家常菜。
這片土地即是我們姐弟三個童年的樂園了。曾幾何時,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曾引起許多的共鳴?!氨叹G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那樣的場景也曾見過,只是拙于文筆有限,描述不出來罷了。
家鄉(xiāng)的旱田里種植花生和甘薯(俗稱地瓜),且在時間上是連續(xù)的,即春夏孕育花生、秋冬收獲地瓜。由于母親體弱多病,年少的我們時常跟隨大人到田里幫忙。少年的心終究是靜耐不住的,總要找尋些許樂事。因此,農(nóng)耕之余,我們倒也收獲了不少田園野趣。猶記得,夏日炎炎烈日下,我們姐弟三人比拼著誰拔的花生最快最多,三個小小的身影如跳躍的音符舞動在田間,對于紛紛擾擾、塵土飛揚的亂況視而不見,然后得勝者帶著勝利之姿昂首奔向母親,去尋求一聲夸贊與肯定。終究是孩子心性啊,現(xiàn)在想來心間仍然能夠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單純的喜悅。
與田園相關(guān)的另一件有趣的事即是烤地瓜了。冬日里收獲地瓜后,我們常常鬧著要母親烤給我們吃,偶爾心血來潮的時候,我們姐弟三人還會偷偷地跑到田里找來稻草、干樹枝自己烤著吃??陀^地說,我們烤地瓜的技術(shù)實在是不怎么樣,烏煙瘴氣中依稀可辨幾塊黑乎乎的東西,剝開表皮可見那鮮艷的橙色,遺憾的是空有賣相,吃起來的味道令人不敢恭維。但是,我們卻只是面面相覷、嬉笑怒罵后繼續(xù)我行我素樂在其中了。自上初中后,在家的日子少了許多,也曾見過外面的一些流動攤點在賣烤地瓜的,表皮干凈、余煙淡淡,似乎投了大多數(shù)人的喜好,但我一次也未買過,只因心中對童年的那份特別的追憶之情。
說了旱地上的童年往事,又不禁想到了水中樂事。作為在江南水鄉(xiāng)長大的孩子,我愛水,愛它的澄澈純凈,愛它的清新靈動,亦愛它為我的童年提供了歡樂的舞臺。我家附近的那條渠道平日里水很淺,不及膝蓋深,但偶爾上游水位過高時,水庫開閘放水,那兒就成了一片小汪洋。大水漫過很是壯觀,滾滾而來,有一股奔騰的氣勢,甚至于將上游的那些魚啊、蝦啊都給沖下來了。等水位降下后,一群群孩子特別是男孩子就帶著自制的漁具去捉魚、捉蝦了,一天下來,基本上每個人都戰(zhàn)績頗豐……每年的春夏之交,我們還會去那片水中捉蝌蚪、揀田螺、戲水玩樂……。
慢慢地長大了,不經(jīng)意間,總會回想起那些悸動心靈的瞬間,總喜歡獨自一人靜靜地享受那些小小的幸福,或許,這就是刻骨銘心吧!童年,如此令人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