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英
隨著頭孢菌素抗感染藥物在臨床的廣泛應用,所導致的不良反應(ADR)也不斷隨之出現(xiàn),因此探討正確安全的皮試方法,警惕嚴重ADRs(如過敏性休克、溶血)的發(fā)生尤為重要。臨床對于易通過血腦屏障的藥物(如頭孢曲松)更應謹慎[1]。本文將我科6例靜滴頭孢曲松鈉不良反應報告如下,以供借鑒。
患兒1,男,4.5歲,體重 17 kg,主因“右側(cè)肺炎”住院。給阿奇霉素、細辛腦、病毒唑、維生素C、頭孢曲松鈉(皮試陰性,中諾藥業(yè)石家莊有限公司,批號:100518337)靜脈滴注治療。輸液前3 d無不良反應,輸至第4天最后組頭孢曲松鈉1.0 g加0.9%氯化鈉溶液100 ml,30滴/min,輸完拔液后5 min開始額面、軀干及四肢出現(xiàn)多處大小不等、高出皮膚表面的風團樣皮疹,嚴重瘙癢,神志清晰,血壓正常,心音有力。立即給氟美松2 mg,苯海拉明10 mg,肌內(nèi)注射。20 min后面部及軀干風團樣皮疹消失,又給撲爾敏、維生素C口服藥治療,1 h后皮膚正常,無不適。第5天停頭孢曲松鈉組,輸其他組藥2 d,無不良反應,治愈出院。
患兒2,男,10 d,體重4 kg,主因“新生兒肺炎”住院。給予頭孢曲松鈉0.25 g加0.9%氯化鈉溶液30 ml中靜脈滴注10滴/min,皮試陰性。滴入20 ml時,患兒額面及全身風團樣皮疹,呼吸稍促、心音有力,立即停藥,給予氟美松2 mg靜脈注射,2 h后皮疹消退。
患兒3,男,2個月,體重6 kg,主因“支氣管肺炎”住院。給予頭孢曲松鈉0.35 g加0.9%氯化鈉溶液50 ml靜脈滴注,皮試陰性。輸注過程中患兒哭鬧,面色潮紅,頸后仰,類似椎體外系癥狀,立即停藥,給予苯巴比妥0.05 g靜脈注射后安靜。
頭孢曲松鈉小兒常用量日20~80 mg,不良反應與治療劑量、療程有關,有皮疹、瘙癢、蕁麻疹、腹瀉等[2]。臨床中發(fā)現(xiàn)注射3~5 d后藥物皮疹的遲發(fā)性變態(tài)反應較常見。以蕁麻疹出現(xiàn)的速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較罕見。皮試是避免頭孢菌素類藥品過敏的最佳方法,然而國內(nèi)對于頭孢菌素類藥物皮試方法尚無統(tǒng)一明確標準,該藥說明書也未注明皮試方法,國內(nèi)目前推薦濃度為 300 ~500 μg/ml,注射量為 0.1 ml[3]。我院頭孢類皮試均按上述方法原液配制。以上3例均為皮試陰性,用藥前進行過敏試驗陰性并不能完全反映機體的過敏狀態(tài)。兒童尤其是6歲以下的患兒使用時必須嚴格遵守用法用量,盡量中低劑量,一日量分2次注射,避免大劑量一次注射,因為低齡兒童藥物代謝水平低,藥品不良反應更易發(fā)生[4]。輸液過程中要控制好速度,密切觀察用藥后的反應,輸完液后要留觀30 min以上,以防遲發(fā)性過敏反應的發(fā)生[5]。
1 苑銘.頭孢菌素致16歲以下青少年兒童不良反應文獻分析.兒科藥學雜志,2010,16:38.
2 陳翔主編.兒科藥物手冊.第1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631.
3 卜春蘭.頭孢替唑鈉過敏反應1例.云南醫(yī)藥,2006,27:620.
4 焦洋,魏紅,李學娟.我院113例頭孢替唑鈉不良反應分析.兒科藥學雜志,2010.16:50.
5 孫亞平.頭孢曲松鈉致遲發(fā)性過敏反應1例.齊魯護理雜志,2010,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