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強
(江蘇省金壇市中醫(yī)醫(yī)院檢驗科 213200)
乙型肝炎病毒HBeAg陽性,表明病毒復制活躍、 傳染性強,與HBsAg同時陽性發(fā)生肝癌的危險系數(shù)增加60倍,抗-HBe陽性說明病毒復制減少,傳染性弱。近年來,普遍使用ELISA一步法,在工作中遇到HBeAg和抗-HBe雙陽性的少見模式,為了分析這一現(xiàn)象,筆者進行了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標本來源 本院門診和住院患者887例,其中36例初篩模式為 HBsAg、HBeAg、抗 -HBe、抗 -HBc4項陽性。
1.2 試劑和儀器(1)HBeAg和抗-HBe為中山達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批號分別為:20100316、20100516,HBeAg 樣品吸光度值/臨界值(S/N)≥2.1判陽性,抗-HBe以抑制率>50%判陽性。
1.3 方法(1)初篩:一步法,嚴格按說明書操作,每加5份血消加入酶標抗體。分別檢測HBeAg、抗-HBe。(2)復核:溶血標本重抽血,脂法患者禁脂3天后抽血;血塊收縮不良,分離不完全標本,經3000r/minl0~15min的離心。
初篩36份HBeAg和抗-HBe雙陽血清。經復核:8份 HBeAg陰性,抗 -HBe仍陽性,20份HBe陰性,HBeAg仍陽性,8份 HBeAg和 HBeAg仍為雙陽。
有學者提出 HBeAg和抗 -HBe雙陽是HBeAg向抗HBe轉化的過渡階段[1]。本次試驗與以上理論不完全相符,雙陽性結果是假陽性所致,可能的原因為:溶血標本釋放大量過氧化物酶活性的血紅蛋白,產生干擾。血塊收縮不良,分離不徹底,血清中混有過氧化物酶成分,對HBeAg產生正干擾[2]。脂濁致抗-HBe干擾主要考慮乳糜微粒引起,它造成血清黏度增大的運動速度減慢或產生屏蔽效應,抗原抗體結合幾率下降,最終顯色降低,產生假陽性。一步法對抗-HBe易產生前帶現(xiàn)象,若血清中有大量HBeAg,使固相HBeAb-HBeAg-HBeAh-HRP生成減少,顯色下降產生假陽性。一步法若加入血清放置時間過長,再加酶標抗體也會產生抗-HBe假陽性[3]。另仍然有8份標本為雙陽性,推測可能是由于方法方面的因素導致,由于條件所限未能進一步確證。
綜上所述,HBeAg和抗一HBe雙陽多為操作不規(guī)范和標本影響因素造成。工作中嚴格按照SOP操作,對于溶血,脂血等不合格標本應予退回或重新抽血復查。
[1]朱忠勇.實用醫(yī)學檢驗學.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2,900 -901.
[2]趙友云,劉光中,馬煜南.酶免疫檢測HBeAg假陽性原因分析.臨床檢驗雜忐,2000,18:263.
[3]騰龍,陳鋼,洪加林.酶免疫競爭一步法檢測乙型肝炎病毒抗-HBe影響因素探討.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2003,2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