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保平
(江蘇省豐縣華山中學,江蘇 豐縣 221744)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它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師生雙方的和諧互動。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得盡心盡力,學生聽得無心無力;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在課堂上看不到學生求知若渴的眼神,看不到學生學習知識的欣喜,更看不到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高中語文課堂改革勢在必行。究竟什么樣的高中語文課堂才是有效課堂,如何才能達到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是進行語文課堂改革必須考慮的問題。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創(chuàng)設高效語文課堂的途徑。
有效的集體備課,是高效課堂的前提和基礎。集體備課不可流于形式,表面上轟轟烈烈,無所不談。集體備課應該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實效性,大家在一起備課堂模式,備課堂教學重點和難點,備課堂難點突破的過程,備教學案,等等。在集體備課時,教師們積極參與,各抒己見,百家爭鳴,既可以是和風細雨式的商討,又可以是面紅耳赤的爭論。這樣就能集眾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只有吸收了別人的經(jīng)驗和智慧,才能提高自己、發(fā)展自己,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我們的教學才能更有深度。例如高三語文專題訓練:成語的使用,同一學校的不同教師課堂效果完全不同。一位教學校驗豐富的老師,有清晰的思路,由歷年高考成語題目導入,步步深入,把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積極活動,比較有效地解決成語的使用方法。但是這位老師憑著老經(jīng)驗,點播不夠透徹,不夠深入,缺乏深度,因此在課堂有效性上打了折扣。另一位年輕老師缺乏經(jīng)驗,課堂沒有親和力,滿堂灌,唱了獨角戲,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講解,沒重點,沒針對性,實際上缺乏課堂模式,缺乏有效的課堂組織形式,沒有把握住如何教會學生學,如“連篇累牘”、“屢試不爽”等這類淺易成語是什么意思,學生也沒能掌握住。這位老師也找到了重點的成語,講解得也很透徹,但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課堂效率較差,學生集體緘口,氣氛沉悶,老師所謂的努力備課化為烏有,這樣談何高效?歸根結底,他們沒有真正集體備課,還是各行其是。集體備課正是集合大家的智慧,提高效率,彌補不足,如果能把上述兩位老師的教學思路加以結合,經(jīng)驗加上深度,應該會很有效。
個人備課是集體備課的延續(xù)和深化,能凸顯個人特色。個人備課是深加工的過程,教師在獨立思考的情況下,能夠點燃思想的火花,深入細致地分析具體問題,得到創(chuàng)新的思想。如《高祖本紀》一文,教師集體備課,明確了教學思路,側重文言字詞和句子,分析了高祖其人。個人備課繼續(xù)深加工,發(fā)現(xiàn)高祖還鄉(xiāng)部分很有閱讀性,細細品味,發(fā)現(xiàn)高祖還鄉(xiāng)是百感交集,探究高祖還鄉(xiāng)的心態(tài),進而探究中國人還鄉(xiāng)的民族心理:衣錦還鄉(xiāng)抑或落葉歸根。這樣的深層探究,彰顯個人特色,學生亦滿懷興趣,積極思考與探索。有了課堂模式、重點難點,加上自己的特色:幽默、智慧、煽情等,課堂效果會事半功倍。強化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這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基礎。
課堂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師生雙方的和諧互動是高效課堂的關鍵。因此,要保證課堂的高效,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導學案是新課改的體現(xiàn),也是高效課堂的載體,能引導學生主動的預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精神。在預習過程中,學生要搜集材料,查閱大量的工具書,在此基礎上才能解決基本知識點,課堂上,學生進行展示,教師進行適當?shù)狞c撥,可大大節(jié)省課堂時間,有利于深層次的探究。編寫高質(zhì)量的導學案,要做到人人參與。只有每位成員都積極參與,廣泛搜集資料,精心篩選,細致審核,才能群策群力,編寫出高質(zhì)量的導學案。
導學案能指導學生有目的地預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學生在課前就能清晰地掌握課堂知識結構體系,對教學的重難點更有準確的把握,同時認定學生的預習成果,讓學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有了第一手材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展示,利用前后的黑板、實物投影儀或者口頭表達,給學生更多展示個性才華的空間舞臺,這樣學生思維會明顯活躍,參與度會明顯提高,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我校一直在大力探究高效課堂模式,結合杜郎口課堂模式、兗州一中循環(huán)大課堂,根據(jù)我校學生的具體情況,我們實行了以導學案為引導,課堂展示,學生合作探究,教師點撥指導,課后鞏固的課堂模式。課前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進行預習,課堂上先由學生做主,展示自己的答案,談談自己的看法,讓自己的思想得到展示,這既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為進一步分析學生的思維提供最真實的材料,避免教學的盲目性。
合作探究能夠把問題深度化。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小組內(nèi)探究解決,也可以不同小組之間展示比較,甚至教師也參與探究,這樣問題就有了深度,不僅是學生,甚至老師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如2011年江蘇語文高考試題:2010年上海世博會丹麥國家館,有一尊“小美人魚”銅像。(2)請以“小美人魚”的口吻,寫一段不超過30字的話,表達對上海世博會的祝愿或贊美。有的同學說:“愿上海世博會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里。”馬上有學生指出這個例子沒有體現(xiàn)出“小美人魚”的身份,不符合題目要求,大家點頭贊同。學生們說出了很多美麗的句子,如:“我來到上海世博會,仍然生活在童話之中。”“愿中國小朋友像喜愛我一樣喜愛世博會。”等等。學生展示后的合作探究,開闊了思維,豐富了想象,更增加了探究的深度。
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展示的情況,以及課堂出現(xiàn)的癥結難點,進行歸納、總結、拓展,讓學生加深對自主合作學習的認識。最后的幾分鐘,回歸學習目標,檢查學習目標完成情況,并布置有效的練習作業(yè),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鞏固訓練。
語言的魅力是語文課堂高效的內(nèi)涵,沒有美麗的語言,語文也就失去了固有的魅力。首先語文教師要練內(nèi)功,熟讀詩文,腹有詩書氣自華。聽過上海楊浦中學朱振國先生的課和報告,那富有磁性和情感的聲調(diào)令我們感動,特別是那如詩的語言令我們?nèi)绨V如醉。多年以后,每每回味,還有一種甜蜜的感覺,可見語言的魅力是永恒的。用朱先生的語言特色,我學習著賞析詩歌:“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戰(zhàn)爭破壞了無數(shù)個家庭,丈夫血染沙場,命喪胡塵,白骨累累,游魂飄蕩,找不到回家的路;可年輕的妻子還在春閨思念,做著一簾幽夢,盼望著丈夫歸來時的激動時刻。它有著生與死的離別和痛楚,有著陰陽兩隔的迷茫和思念,可以說這是一首人間最悲涼最傷感的詩。師哽咽,生動容。語言的魅力,可以震撼學生,我們在課堂上的點撥,都應該是精彩的,這既能感染學生,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鞏固練習要做到有發(fā)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統(tǒng),有統(tǒng)必評。真正落實到位,才是高效課堂的保證。只有對作業(yè)認真批閱了,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統(tǒng)計分析,找到重點難點,找到學生存在的問題,這樣課堂教學內(nèi)容才能更有針對性。多數(shù)同學存在的問題,就是大問題了,要分析原因,結合好的例子和錯誤例子,并向外延伸,讓學生更深刻地把握。不落實鞏固練習,課堂教學就會處于一種盲目狀態(tài)。一位老師在講解病句專項時,某位同學的答案質(zhì)疑,讓同桌來解釋,這位同桌心虛膽怯,不敢回答,老師鼓勵去說,該同學大膽回答,而且還挺“智慧”的:“我的答案和他一樣?!辈涣线@位老師還客氣地讓學生坐下了。看到此處,我啞然失笑,課堂效果達到這種地步,真不可思議。我想作業(yè)即使沒有檢查到位,老師也應該讓學生說出所以然來,說不出,學生就露餡了,這樣做最起碼對學生是個督促,在以后的作業(yè)中學生才會認真。因此,對鞏固練習的檢查,是課堂效果的保證。
總之,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是一個過程,也是對新教學理念的深刻體驗。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立足學生,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樣語文課堂才能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