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瓊
(江西省贛州市人民醫(yī)院老年病科,江西贛州341000)
隨著糖尿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已嚴(yán)重威脅著人類的身心健康。采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也越來越普遍。由于胰島素注射劑量小,注射劑量的準(zhǔn)確是保證療效的前提。如果操作不當(dāng),造成胰島素注射完后漏出或針頭帶出,都將嚴(yán)重地影響治療效果。一般認(rèn)為,胰島素注射完后在體內(nèi)停留6~10s拔針。經(jīng)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有較多的消瘦病人拔針后注射部位皮膚有較多胰島素漏出。為確保消瘦糖尿病病人治療效果,又防止停留時間過長,影響護士的工作,筆者對消瘦病人注射胰島素的停留時間進行研究,確定胰島素劑量在一定范圍內(nèi)時,針頭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時間?,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2010年8月住院使用諾和筆的消瘦(體重指數(shù)<19)糖尿病病人36例,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齡18~80歲。按標(biāo)準(zhǔn)操作方法測量身高、體重、腰圍、臀圍,計算體重指數(shù)。
1.2 方法
1.2.1 選用諾和諾德生產(chǎn)的諾和筆,藥物為諾和靈R諾和靈30R,針頭選擇32G×6mm。
1.2.2 注射方法:將注射劑量分為3組進行觀察(0~10U;11~20U;21~30U)。注射時全部選用統(tǒng)一的方法,由專人操作。餐前30min腹壁皮下注射,常規(guī)消毒,注射時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膚垂直進針,每次變化注射部位,兩次間隔2cm。10U以下針頭在皮下停留時間從6s開始,11~20U針頭在皮下停留時間從10s開始,21~30U針頭在皮下停留時間從15s開始,分別逐一延長時間,直至全部病人在此停留時間段注入劑量準(zhǔn)確為止。拔出針頭無液體殘留,確定為停留的最佳時間。
1.3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表1 注射不同單位胰島素針頭停留不同時間后滴液情況(n=100)
3.1 表1顯示,隨著針頭在皮下停留時間逐漸延長,注入體內(nèi)的胰島素劑量不準(zhǔn)確次數(shù)逐漸降低,10 U以下胰島素針頭停留8s時P<0.05,11~20U胰島素針頭停留15s時P<0.05,21~30U胰島素針頭停留18s時P<0.05,差異有顯著意義。所以,10U以下胰島素針頭停留最佳時間為8s;(11~20)U胰島素針頭停留最佳時間為15s;(21~30)U胰島素針頭停留最佳時間為18s;且停留時間越長,溢液越少。
3.2 諾和靈為通過基因重組技術(shù),利用酵母生產(chǎn)的生物合成人胰島素,與人體產(chǎn)生的胰島素結(jié)構(gòu)完全一致,并且具有單組分純度,其生物利用度明顯高于動物胰島素[1],使用諾和筆注射胰島素比傳統(tǒng)注射器方便,諾和針頭細(xì)、短、銳利,注射痛苦小。但由于胰島素注射劑量不同且針頭在局部停留時間太短,聚集在局部的藥液很容易隨著針頭的拔出而被帶出體外,同時,由于諾和筆采用彈簧裝置推動筆芯,因慣性作用,藥液也容易隨著針頭的拔出以及注射局部因藥液聚集形成的反作用力消失而溢出[2]。觀察消瘦糖尿病病人注射不同劑量胰島素后針頭在皮下停留的最短時間,不易隨著針頭的拔出而溢出,保證了胰島素劑量準(zhǔn)確,從而保證了療效,減輕了患者的經(jīng)濟負(fù)擔(dān)。
[1] 朱禧星.人胰島素諾和靈的效能、安全性及生物利用度臨床觀察[J].中國糖尿病雜志,1997,5(2):84.
[2] 楊亞寧,鐘克黎,張麗.應(yīng)用諾和筆注射胰島素后針頭停留時間的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08,2(3):25.
[3] 張申秀,張旱梅.探討諾和筆針頭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時間[J].臨床護理雜志,2004,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