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蓮
(大連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 大連116035)
王家蓮 女,1970年生。碩士,已發(fā)表論文10多篇,出版專著3部。研究方向:先進文化建設。
微書評作為伴隨著現代大眾傳媒誕生的一種新的文本形式,與全民閱讀有著密切的聯系。圖書館的微書評服務,可以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影響讀者的閱讀傾向,引導讀者正確選擇要閱讀的書籍,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提高閱讀欣賞水平和鑒別能力。因此在全民閱讀時代,高校圖書館要加強微書評工作,開辟微書評園地,撰寫微書評,并編制微書評文獻檢索目錄,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特色服務,體現現代化圖書館高層次服務水平。
微書評是相對于書評而說的,以內容短小而稱為微書評,主要是以書為對象進行介紹或評論。微書評是以不超過140字為長度的,作為一種傳播書訊的文體,向讀者提供圖書信息,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種社會信息,具有信息導向功能,能為讀者構建通向書籍的橋梁。微書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深刻的思想性,短而精是微書評的主要特點。微書評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因為它注重新思想的挖掘。
2010年以來,以微博為代表的社區(qū)媒體已經發(fā)起了一場新的革命。榕樹下文學于2010年10月18日——2010年12月18日舉行“首屆微書評大賽”,北京晨報于2010年10月24日推出“名家悅讀”微書評欄目,首個微書評網站于2011年1月24日上線,一些出版人、出版社等都在各大微博網站推出了微書評內容。
2011年全面進入了全民閱讀的微時代,人們通過微博式的交流分享,在微世界里第一時間享受作品閱讀評論體驗,隨時隨地分享自己的閱讀點滴,享受閱讀快樂,已經成為每個讀書達人的快樂。當當網與騰訊微博聯合發(fā)起的中國首屆“微書評”活動掀起微時代的閱讀互動高潮,活動規(guī)模盛況空前,成為互聯網閱讀的亮點,引起了微博作者的格外關注,一批優(yōu)秀的微書評成為讀者的“淘書指南”。
“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以任何形式主動傳播并同時獲得閱讀及評論內容”,微博傳播平臺本身所具有的成本小、即時、交互性等優(yōu)勢,使得網絡閱讀者和傳統(tǒng)閱讀者一起產生了“1+1>2”的聚能效應,微博閱讀評論已成為全民閱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微書評大賽這樣的活動,促進讀者群形成高效的精品閱讀推薦習慣,從而推動出版社出好書,這樣全民閱讀的優(yōu)質精神食糧才能源源不斷。
微書評活動的興起讓讀者的閱讀無處不在。讀者即使沒有大量時間在書海中挑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也可以通過微書評接受新作力作的評論,跟上全民閱讀的時代步伐。
微書評能夠指導讀者閱讀,引導讀者的思想,幫助讀者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優(yōu)秀的微書評能向讀者及時推薦新作力作,抓住書中的閃光點深入探究,為讀者選擇、閱讀書籍提供方向。圖書館推出優(yōu)秀的微書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眼光與批判意識,滿足高校大學生多學科、多層次、多領域的閱讀需求,通過微書評的媒介功能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新書,了解新書的核心內容、價值及書評作者的感悟,從而樹立他們正確的閱讀觀。
微書評具有信息導向功能,能為讀者構建通向書籍的橋梁。充分發(fā)揮微書評的信息功能,向廣大讀者宣傳、介紹、推薦圖書館文獻資源,讓讀者熟悉、了解館藏,引導讀者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短而精是微書評的主要特點,讀者通過微書評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圖書,因而避免了在查找搜索中浪費的大量時間,而是把時間、精力投入到有效的閱讀中,既幫助讀者提高了閱讀效率,又提高了圖書的利用率。
微書評是圖書館的一項嶄新服務方式,微書評寫作需要經過不斷的工作實踐逐步加以完善。高校圖書館微書評以評介性書評、介紹性書評為主要形式,以專業(yè)性書評、文藝性書評、闡發(fā)性書評為次要形式,向讀者發(fā)布微評論文章,可以起到將館藏書刊文獻向讀者推薦、宣傳的作用。通過微書評的信息輸出,圖書館可以有目的地向讀者征稿,吸收優(yōu)秀微書評,完善圖書館微書評工作;另一方面圖書館工作人員可在網站主頁上設立微書評信息欄目,幫助讀者有針對性地全面及時了解微書評文獻線索和文獻原著情況。通過多種方式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圖書館微書評工作方法和標準,以滿足讀者多元化的閱讀需求。
圖書館要開展微書評工作,提高微書評的質量,必須有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有事業(yè)心的微書評寫作隊伍,這支隊伍要有較高的學術水平、理論水平。
3.1.1 館員撰寫微書評
館員是讀者與信息資源之間的紐帶橋梁,因此館員應成為微書評寫作的主力軍。寫微書評的館員需要掌握圖書情報專業(yè)知識、擅長文獻信息的分析、收集;了解現代信息技術,具有網絡檢索查詢的能力;懂外語,善于和讀者溝通,并擁有一定的文學常識等。館員能夠根據本院校的實際情況對館藏文獻進行有深度的評價,贏得讀者的信任。如果館員撰寫的微書評作為業(yè)務研究成果得到認可,就能調動其積極性,寫出高層次的微書評。
3.1.2 聘請專業(yè)教師撰寫微書評
鼓勵教師參與微書評工作。大學教師的理論水平較高,對專業(yè)知識有著全面、系統(tǒng)的掌握,他們對專業(yè)類圖書能進行理智的判斷和篩選,所以,教師的微評論推薦是最實用、最有參考價值的。因此,圖書館應給教師一定的鼓勵措施,吸引更多的教師參與到微書評工作中來。高校圖書館可以根據不同專業(yè)選擇學科帶頭人及優(yōu)秀教員組成小組,優(yōu)先推薦適合于他們的館藏新書,請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圖書寫出微書評。這些來自于優(yōu)秀教師的微書評,往往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學術價值,他們推薦的參考文獻更有針對性,對提高讀者的專業(yè)水平更有幫助。
3.1.3 鼓勵學生讀者撰寫微書評
激發(fā)學生讀者參與微書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圖書館可以有組織地開展一些讀者微書評比賽等活動,以便能大量收集來自于讀者的優(yōu)秀微書評。讀者微書評可以影射出讀者的閱讀傾向、價值取向和審美品位。圖書館員通過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讀者微書評反饋出來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可以了解讀者最新的閱讀動態(tài),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服務方式。
2011年6月,本院圖書館舉辦了首屆微書評有獎征集活動——評知己好書。學生踴躍參加,共搜集1000多條微書評優(yōu)秀作品。此項活動促進了讀者讀書評書的熱潮,有助于提高微書評寫作水平。
建立高校圖書館微書評聯盟,是改善高校圖書館微書評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提高圖書館微書評工作總體水平。通過加強高校圖書館間的聯系,可以共享優(yōu)秀微書評資源。首先,應打破過去那種各自為政、聯系甚少的局面,各館應互通有無、互利互惠;其次,通過各種會議加強交流,并與學術界、出版界進行橫向聯絡與合作,逐步打造一個互惠互利的微書評有機整體。
由于網絡信息資源的異軍突起,網上微書評成為書評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要開展網絡微書評工作,可在網站開設一個在線微書評博客欄目,方便讀者了解、閱讀優(yōu)秀的微書評信息,網上搜索、整合熱點經典圖書的相關微書評,以引導讀者的閱讀傾向。網絡上有大量內容豐富的微書評,撰寫者文化層次參差不齊,思維方式、社會閱歷各異,使微書評的視角和導向作用不同,圖書館員要擇優(yōu)選取,多渠道收集質量上乘、雅俗共賞的微書評,引導讀者閱讀更多有思想深度的好書。
建立微書評交流平臺,在圖書館網站微書評博客欄目介紹每種書的出版信息,并附上微書評,吸引網上用戶參與微書評,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讀者的閱讀討論,促進讀者之間、讀者與館員之間、讀者與相關學科的專家之間交流讀書心得,形成讀者與圖書館互動的新局面。
為讀者提供網絡微書評導航服務,將網上搜尋的最新微書評信息通過電子郵件發(fā)送給有關讀者,幫助讀者獲取有價值的微書評信息。圖書館還可通過圖書借還記錄、書評反饋信息等方式,了解讀者的閱讀傾向,在圖書館的網站微書評博客上發(fā)布相關信息,引導讀者閱讀。
特色微書評文獻數據庫能為讀者提供更詳細的相關圖書信息,有利于幫助他們選擇需要的圖書,為研究人員提供系統(tǒng)的資料,有利于學術研究。首先,要根據本館的館藏及讀者特點,選擇微書評文獻信息,然后按照中西文標準著錄格式進行整序,從雜亂無章狀態(tài)走向有序化,便于檢索和利用。其次,要合理開發(fā)網絡信息資源。網上信息數量大,檢索途徑多,讀者無從下手,圖書館應有針對性下載網上符合本館服務方向和特點的微書評信息,經過分類整理,便于讀者查閱,并將這些信息資源轉變?yōu)閳D書館資源的一部分提供給廣大讀者。
長期以來,高校圖書館對書評工作認識一直比較模糊。一些圖書館認為書評根本不屬于圖書館業(yè)務范疇,有的圖書館認為導讀工作可有可無,未將圖書、書評、讀者三者的關系處理好,忽視了書評的導讀功能。因此,要做好新時期的圖書館微書評工作,就要摒棄傳統(tǒng)的書評工作理念和模式,將微書評作為圖書館的一項日常工作進行。微書評工作與圖書館工作相輔相成,微書評的基本職能是指導閱讀,圖書館工作可利用接觸廣大讀者的良好機會,探討不同層次讀者對圖書的不同愛好以及對圖書的不同反映和評價,以此寫成微書評,以改進寫書和出書工作。
館員、教師、學生都可參與微書評寫作,要對書評隊伍定期組織培訓,聘請優(yōu)秀微書評教師、館員講授微書評寫作基礎理論,普及微書評知識,提高從事微書評工作的技能與水平。
首先,注重有關人生修養(yǎng)方面圖書文獻的評論。高校讀者大部分是學生,多推薦優(yōu)秀著作、名人傳記類圖書文獻評論供讀者閱讀,培養(yǎng)讀者對人生理想執(zhí)著追求。其次,注意對流行熱門圖書的評論。要充分發(fā)揮微書評審美的功能,引導讀者閱讀積極向上的書刊,辯證地汲取書中內容。最后,開展對學校教學、科研用書的微評論。在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種類繁多的情況下,開展微評論工作,幫助師生作出恰如其分的選擇。同時注意與學校的性質、任務、學科設置的特點以及專業(yè)學習的階段層次性等相結合,使微書評具有針對性。
總之,在全民閱讀時代,高校圖書館的微書評工作可以提高讀者的人文素養(yǎng)和對現實的認知能力,開闊視野,增強鑒別力。圖書館應利用好微書評,使讀者更廣泛地了解館藏內容,也使圖書館服務更具有指導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圖書館微書評工作的開展可以增強讀者閱讀效率,促使館藏圖書得到充分利用,發(fā)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創(chuàng)新讀者服務。
[1]趙曉東.網絡閱讀視野下圖書館的書評工作[J].圖書館學刊,2011(3):85-86.
[2]劉東亞.論淺閱讀時代圖書館的書評工作[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2):117-119.
[3]呂冬梅.高校多校區(qū)圖書館導讀工作的理性思考[J].圖書館學刊,2009(5):23-25.
[4]http://baike.baidu.com/view/5215504.htm.
[5]高媛媛.淺談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書評工作[J].大眾文藝,2011(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