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華清
班主任評語創(chuàng)新四法
熊華清
評語是教育評價的一種傳統(tǒng)方式。新課程強調(diào)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評語作為新的評價體系中的一種方式,仍在發(fā)揮著它無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對評語進行了改革和創(chuàng)新,使它展現(xiàn)出一種新的精神風貌,成為教師同學生進行對話與交流的重要途徑,成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教育手段。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評語的作用,除了要遵循操行品德評定的原則、規(guī)定之外,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新評語方式,以便取得更好的功效。
2.1 畫像法
所謂“畫像法”,就是班主任在評定學生操行時,先用形象而富有情趣的語言刻畫學生最突出的地方,然后由此帶出對該生的全面而又個性化的評價。
例如,有一位聰明的女生,各地方都很出色,卻缺乏個性,似乎太懂事,太成人化了,同學們反而不愿與之接近。于是,班主任給了她這樣的評語:“假如你是一尊有不足的雕像,你將更完美?!比缓笤賹懀骸八钠桨朔€(wěn),全面成長,待人接物處處恰到好處。請思考,為何與同學有點距離,使人不愿接近?文靜而端莊,大方而不失心機。有靈秀之氣,有過人之智。思維敏捷,藏愚守拙;鐘情數(shù)理,又傾心文藝。觀察細膩,行事仔細。常列年級榜首,而無驕氣。唯熱烈情感稍欠些?!倍绦〉钠?,精煉而中肯的語言把一個富有個性的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勾畫出來了。
而對另外一個學生的評語是:“你是一條一天到晚游泳的魚,游過狹窄的江面,向大海汲取?!边@既是指出他紀律松懈,又肯定他學得主動,知識面廣,閱歷也較普通同學豐富,然后在后面展開具體闡述。形象的比喻中有善意的諷刺和含蓄的批評,也有教師的誠懇和激勵。
這種辦法使人過目難忘,印象深刻,耐人尋味,又不傷“感情”,從而達規(guī)勸之效。
2.2 淡化處理法
這種辦法主要是針對那些被稱之為所謂的“差生”的學生,尤其是適合于那些學習成績不好而又有所長的學生下的評語。它對學生的不夠理想之處開展淡化處理,其目的在于鼓勵學生揚長避短。它符合“差生”的心理成長規(guī)律。
下面看兩則不一樣班主任對同一位學生的評語。
【評語一】該生較關心時政,較遵循紀律;學習成績一般,勞動一般;對工作尚能承擔責任,對老師尚有禮貌。但進取心不足,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強。
【評語二】老師與你相處了一個學期,你在運動場上的形象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那過人切入的上籃,漂亮!那疾步騰身過竿,漂亮!何必老在周記里擔心自己成績平平而看不到出色的個人特長呢?請你鼓足信心,一步一步上臺階,老師相信你在學習和其他地方也能不斷“漂亮”起來!
很顯然,評語的對象是位中等生,但體育相對突出。而且這位被評的學生在兩位班主任心目中都有同一的不夠理想之處:成績平平。對此,前一位班主任予以特別強調(diào),且用語刻板,缺乏熱情,并將其歸咎于進取心不足所致;而后一位班主任則將此生不足之處開展淡化處理,而淡化的目的顯然在于鼓勵學生揚長抑短,且語言流暢、親切暖人,充分發(fā)揮班主任的引導功能。其評語功能也就不言而喻了。
2.3 自敘法
所謂“自敘法”,或者叫“自評法”,就是學生自己給自己寫評語。它適合于高年級且自律能力較強的學生或者那些在某地方有所松懈或在某些地方有所顧慮的學生。
中學生、中師生都向往獨立,喜歡“稱大”。順應此心理,采用此法能有利于學生在自評時開展自我反省、自我審度,從而了解自我的表現(xiàn),使他們幡然頓悟,繼而奮起。學生在自我反省中往往能觸動自己最深處感應神經(jīng),從而達到鞭策自我的目的。運用此法,班主任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必須充分闡明此舉目的,絕非老師想偷懶,而是尊重他們,相信他們,也是鍛煉他們的機遇。例如,中師三年級學生很快就要畢業(yè)做教師了,以前總是別人評自己,如今三思而自?。簩⑷绾握鎸嵉叵蜃约旱母改竻R報自己在校表現(xiàn)呢?或喜?或憂?或悲?或平?中師生多為家境較差,父母供他們讀書不容易。由于現(xiàn)實緣故,三年級中師生已熟知一些學校、社會的“套路”。如今最能觸動他們的并非是學校的規(guī)則、教師的苦口婆心,而恰恰是他們內(nèi)心對父母的“愧疚”之情。此法充分體現(xiàn)了班主任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且能觸動學生的思想根源深處的神經(jīng)。此法運用得當能有效地促使畢業(yè)班的班風、學風進一步加強,使畢業(yè)生的情緒得到穩(wěn)定。
強調(diào)必須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不偏不倚,不隱“憂”,寫好之后,班主任收回,并簽署意見。
強調(diào)不寫套話,規(guī)定寫具體的事實,要“喜”、“憂”兼報。班主任要善于引導他們挖掘出其自身的優(yōu)點和不足,找出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事件,如實地具體地向父母匯報。
此法涉及班主任觀念和學生觀念問題,一定要充分引導。如果運用得當?shù)脑?,此法有助班主任更深入一層了解每一位學生,從而促進班主任工作的下一步開拓和成長。
2.4 點評法
此法,現(xiàn)實上是“自敘法”的延續(xù),即班主任對學生的自我評價開展審核、補充。此法要求班主任對學生有更深入的了解,語言要簡潔、明了,要能起到畫龍點睛之效。比如,在一位學生的自敘評語中有驕氣之嫌,便在其末尾加上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而有一學生則因感到學習困難重重,慮及前途,黯然神傷,徘徊彷徨,便加上一句“莫愁前路多荊棘,天下誰人無前程”。
1)評語要慎重。評語是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要多調(diào)查、重實情,不張冠李戴,瞎說一通,因人而異,恰如其分。2)評語要明確目的。目的只有一個——鼓勵學生進步,端正學生認識自己的態(tài)度。3)評語要以理服人。不放大炮,也不放空炮,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切忌抓住“不足”,狂轟濫炸或者蜻蜓點水,泛泛而論。4)評語要抓住時機。評價學生,班主任一定要抓住時機,才能使肯定的評價發(fā)揮其激勵的作用,使批評的評價達到催人猛醒、讓人接受教訓的效果。那種時過境遷再回頭算老賬、話舊事的做法不僅難以發(fā)揮出評價的教育效果,而且往往會使學生反感。
總之,一篇創(chuàng)新的評語,其教育魅力是非同尋常的。需要教師認真地總結并加以研究,精心設計和撰寫好每一篇評語,讓它在新課程評價中發(fā)揮其獨特的作用,讓學生的聰穎得以展現(xiàn),將他們的秉性真實刻畫出來。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10.158
(作者單位:湖北省鄖縣鮑峽鎮(zhèn)大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