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淺談語文教學
王坤
筆者非常喜歡語文,但事實讓筆者覺得“想說愛你不容易”。剛一教學時,筆者向?qū)W生詢問:“每天學習數(shù)學和語文的時間如何分配?”有學生答曰:“學數(shù)學習之余便學語文,且數(shù)學學習時間不多,一天學兩次,一次學半天。”筆者沉默了……
面對語文教學現(xiàn)狀,語文教師該如何進行語文教學呢?
精心設計好課的情境,做到一上課就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學生從小就是數(shù)著1、2、3、4、5……,在大人的循循善誘中長大,好像已沒有時間去品味唐代的千古絕唱,宋朝的百年孤獨。但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教師要讓學生發(fā)現(xiàn)語文的美。在課上,筆者讓學生知道語文是那巍巍的昆侖,是草葉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舊都中國色天香的牡丹,是那無聲的冷月,是那靜謐的荷塘,是沉舟側(cè)畔的萬點白帆,是山重水復后的柳暗花明。為此,在語文課上,要讓學生以“語文”為話題,來寫片段,以“上自習”“做作業(yè)”“體育課”等為話題來討論、寫作,讓學生最關(guān)注的話題走進課堂。一次感恩節(jié),借此機會,筆者讓學生回家對父母說一句感謝的話,做一件表示感謝的事,回來就讓學生練習話題作文“我為母親做件事”。
為了豐富每一節(jié)課,教師都應該要精心準備教案。道家注重吐納,為師更是如此,宜先納,納百川、納古今、納中外、納天地,做一個錦繡的臟腑;再吐化,化清風、化明月、化急湍、化飛瀑、化一個瑤池般的意境。但這一吐一納之間,飽含著教師的無限燈下光陰,書海翻檢,刪蕪去雜,萬千心血。
有了課下的運籌,才能有課上的決勝?!拔乃瓶瓷讲幌财健?,課堂也是如此。平鋪直敘的課難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課上,筆者喜歡用設問、思念、鋪墊等手法讓課堂呈現(xiàn)出起伏、急緩、張弛的變化。學生怕寫作,但他們對歌曲感興趣,所以筆者讓歌聲飄進課堂。由《兩只蝴蝶》,學生學會了“奮斗的路上,不會有天黑”;《外婆的澎湖灣》成了學生作文詩意的開篇;“隨風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閃電的力量”,彰顯學生的勇氣,“把浩瀚的海洋裝進我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遠航,隨風飛翔有夢做翅膀,敢愛敢做勇敢闖一闖,哪怕遇見再大的風險再大的浪”,也會有老師的目光。最后,用投影打出《相信自己》:“去拼搏才能勝利,要成功就得努力,相信自己,夢想在手中;相信自己,將超越極限,超越自己?!边@時的課堂高潮再起,氣氛熱烈,學生已漲紅了臉,挺直了腰,大有一種“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
要想課堂上高潮迭起,需要老師激情的投入。激情,源于愛心,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這是激情的源頭活水,有了愛心帶來的激情,就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地為學生服務。激情來自自信,只有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文本,才可能精神振奮、情緒飽滿地走進教室。有了自信帶來的激情,才可以營造語文教學的生動氣氛。同時,“勤能補拙是良訓”,要向名家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周圍的領導、同事學習。
課下,筆者注意到對學生的輔導,不單在思想上讓他們知道現(xiàn)在必須學,更主要的是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尤其是對后進生,即使一個最簡單的字,最簡單的一句話,都會不厭其煩地為他們講解,學生也很有上進心。一部分學生已達到目前筆者對他們的要求。
對于學生的作業(yè),筆者都面批面改,因為一個學生一個樣兒,有時,放學后一講就到天黑,口干舌燥,學生會勸筆者休息,但筆者更懂得自己肩負的是責任、使命,固守“衣帶漸寬終不悔”,堅信“不信東風喚不回”。
驀然回首,審視自己走過的路,磕磕絆絆,有苦有樂,但為了追尋心目中的語文課,筆者心無旁騖。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望著一雙雙期待的眼睛,筆者覺得沒有理由止步不前,希望以后能和領導、師長、同行攜起手來,共創(chuàng)美好的明天。
吟一首短詩,博得滿堂喝彩;寫一篇美文,贏得大家青睞;問一個問題,收獲無限精彩。此謂語文的魅力!鉆文學,品美文,彰顯大家風范;讀《三國演義》,看《紅樓夢》,引人無數(shù)情思;讀讀神話、童話,馳騁想象的空間;背背詩詞、駢賦,扣住文化的脈搏。一篇散文,在纏綿悱惻中體會肝腸寸斷的凄苦;一出戲劇,在曲折迂回中迭出動人心魄的震撼;一首詩歌,在含蓄凝練中讀出超脫凡世的清遠;一部小說,在潮起潮落中成就驚世駭俗的向往。走進文學,探索教學,在心靈的光盤上鐫刻語文的美妙,一份恒久,一份輕松,笑問人生,夫復何求?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10.090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石各莊鎮(zhèn)劉辛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