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艷虹 商國華 劉蕾
當前社會正處于轉型期,人們承受著不僅是各種病痛,更承受著越來越多的精神壓力?,F實中,人與人的疏遠及人與自然的隔閡一步步加深了人的孤獨感、壓抑感,人的健康需要情感的輸導和和宣泄。醫(yī)院作為一個救死扶傷的場所,要做到的不僅僅是治好患者肉體上的痛苦,更應從心身兩個層面體現出真誠的融入人文理念的關懷,積極倡導健康、向上的服務觀念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文關懷不僅是醫(yī)院謀求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我認為要構建護理人文關懷應從三個方面入手。
1.1 要廣泛開展“學習人文精神,深化整體護理”的學習活動 要充分認識到人文關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把握人文關懷的內涵,努力形成“關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文環(huán)境和氛圍。
1.2 要深化“人文關懷”的精神實質 這就需要注重培養(yǎng)護理人員的“四心”,即:同情心、愛心、耐心和責任心,這“四心”是護理人員應必備的優(yōu)良品質,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應時時處處體現出對患者的關心、體貼和愛護,做一個讓患者真正信賴的守護神。
1.3 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 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和健康權是護士的天職,以人為本、尊重患者是護理服務理念的最高境界。在實際工作中應平等待人,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權利,把一切尊重患者的言行自覺融于日常護理工作中,真正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新型護理關系。
2.1 要加強業(yè)務學習,把學習推向多元化 護理人員不但要學習醫(yī)學基礎知識、專業(yè)理論知識,還要學習心理學、法學、美學、倫理學以及預防、保健知識;不但要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加強實踐學習;不但要進行個人自學,還要積極進行溝通交流,增強學習的互動性。
2.2 要積極進行實踐,努力增強工作的針對性 積極進行換位思考,定期舉行諸如“假如我是患者”此類活動,充分體現護理工作者作為一名患者所產生的一系列需求,目前,全國上下正在開展和推行臨床整體護理,無疑是對護理人文關懷的最好詮釋和忠實踐行,其倡導的“盡最大的努力滿足患者的需求”等主題對加強醫(yī)院人文建設,提升醫(yī)院內涵服務無疑是非常重要和及時的;要不斷進行總結,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做到獨善其身;要加強對護理中的難點、疑點問題的攻關,做到有突破、有創(chuàng)新,努力把我們的感情及智慧融入到護理工作中[1]。
2.3 激發(fā)工作熱情,不斷增強愛崗敬業(yè)的自覺性 積極引導護理人員樹立“以院為家”的思想,真正把工作當成事業(yè)干,努力增強護理人員的事業(yè)心;建立健全賞罰制度,對工作標準高,責任心、事業(yè)心強的人員應予以獎勵,對工作消極懈怠的應予以處罰,真正形成“讓不干事的想干事,讓想干事的干成事”的良好氛圍;積極開展“奉獻愛心,爭當模范”活動,每月進行評選一次,對表現突出的個人,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努力形成“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良好氛圍,不斷激勵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
3.1 努力創(chuàng)建整潔的住宿環(huán)境 一方面要在硬件設施上下功夫,使住宿環(huán)境上讓患者感到家的溫暖。盡一切努力使患者在溫馨和諧的氛圍中得到精心周到的照顧,這要求門診及病區(qū)環(huán)境干凈、舒適、安靜,標志清晰,設施方便、安全,環(huán)境布置美化。如上海,不少醫(yī)院的病床上不再是刺眼的白色,而是綠白小格相間的花床單、花被罩,顏色柔和,款式時尚,加上柔和的墻壁和燈光,透出幾分家的溫馨。另一方面在護理人員的禮儀上做文章,讓患者有賓至如歸之感。護理人員著裝整潔、儀表端莊、態(tài)度主動熱情、語言文明禮貌、人人注重禮儀,主動幫助患者,這應向星級賓館學習?!熬G色醫(yī)療環(huán)境”是2004年創(chuàng)全國“百姓放心醫(yī)院”的基石是高新技術和人文關懷,創(chuàng)建的關鍵是兩者的有機結合,不斷強化醫(yī)院環(huán)境的綜合治理,為患者提供優(yōu)美、潔凈、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如:在北京的一些醫(yī)院里的“導醫(yī)小姐”穿的是綠色裙子,頭上戴的是禮帽,急救中心和建工醫(yī)院的大門口,都有“門童”,患者來的時,會主動把門拉開,道聲“您好”,遇到急救患者,馬上推車、攙扶甚至抬送。到處體現一切為患者著想的人文服務理念。
3.2 努力創(chuàng)建溫馨的親情環(huán)境 首先要把患者當作親人來看待,除關心和解決他們的生活需要外,要著重在一切護理服務中體現對患者的尊重,即尊重患者的隱私和其他權利。要學會理解患者,并不斷地給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要關愛患者,主動幫助患者解決困難,為患者建立家庭與社會的支持,要求護士學會換位思考,要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給患者以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之感。其次要把患者看成正常人來看,有人際交往,獲得信息的需求,除了合理地安排患者會客、娛樂外,護理人員有責任回答患者對用藥、治療、費用各個方面的提問。解除患者疑慮,特別要保質保量的做好護理健康指導,為患者提供專業(yè)預防保健知識,改變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使患者能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確對待疾病和健康問題[2]。
3.3 創(chuàng)建熱情的服務環(huán)境 一方面要積極想患者之想,做到細致入微的關心患者。護理服務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應敏銳地察覺出各種患者不同層次的需求并予以滿足。除了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民族信仰、生活習慣、需求層次因人施護外,還應認真評估判斷出每位患者心、身護理問題,制訂出個體化護理方案,認真實施,真正把整體護理落到實處,使每位患者處于心身的最佳康復狀態(tài)。另一方面要樹立質量就是生命的觀念,確保護理安全。護理人員要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高效、便捷的服務。規(guī)范護士各種操作規(guī)程,努力提高護士業(yè)務素質。在病情觀察上要喚起護士責任意識,以形成護士敏銳的觀察能力。鼓勵和倡導護士團隊協(xié)作精神,彌補和防范護理缺陷。強調護理的預見性,積極預防和解決患者潛在的和現存的護理問題,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的安全[3]。
總之,我們要把“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和實踐貫穿于整個臨床護理工作中,用愛心和責任心去關愛我們的每一位患者,實行人道的、人性化的護理服務,不斷推進和提高整體化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質量。
[1]宋長平.實習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14):3475-3476.
[2]章曉幸,王菊吾,季蘭芳.開設人文關懷課程.樹立人性化護理理念.護理研究,2005,19(3):460-461.
[3]吳亞君,馮金娥.人文護理和護士關愛行為.實用護理雜志,2003,19(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