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滿 湖南省邵陽市中心醫(yī)院核磁共振室 422000
磁共振檢查(MRI)是目前臨床診斷中重要檢查手段之一,由于設備檢查環(huán)境的特殊性,檢查者置身于一個密閉的狹小空間,檢查時的射頻噪聲和檢查時間長等因素,使受檢者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不能很好地配合檢查,反應過于強烈時,甚至部分受檢者不能夠完成檢查[1]。鑒此,我科采用音樂療法和放松訓練對檢查患者實施干預,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1 對象 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抽取2010年1月-6月來我科接受MRI檢查的120例患者,入選標準:(1)意識清醒,活動自如;(2)聽力正常。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齡34~81歲,平均年齡(48.26±10.75)歲;文化程度:初中 61例,高中37例,大專及以上22例。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一般資料和檢查部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兩組對象均行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接受音樂療法和丹田呼吸放松訓練。音樂療法:患者進檢查室后給其佩戴耳機,使其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放松心情;音樂處方有《二泉映月》、《軍港之夜》、《春江花夜月》、《假日的海灘》等輕松、舒緩的樂曲;也可按照患者的要求播放其喜歡的音樂,音量40dB。丹田呼吸放松法:在本科示教室由專業(yè)人員通過言傳身教對患者實施丹田呼吸放松法的培訓:讓患者雙眼微閉,舌抵上腭,身體放松,雙手放于丹田處,矚患者開始吸氣時全身用力,盡量使下腹部向外膨脹,并使下腹部達到弧形狀態(tài)。此時肺部及腹部會充滿空氣而鼓起,但還不能停止,仍然要使盡力氣來持續(xù)吸氣,不管有沒有吸進空氣,只管吸氣再吸氣。吸氣之后屏住氣息(止氣),此時身體會感到緊張,持續(xù)幾秒后再緩緩地將氣呼出,同時盡量使下腹部往里收縮,并用力使橫膈肌收縮。呼氣時宜慢、宜長而且不要中斷。在做此法時,吸氣、止氣和呼氣的時間要不斷延長,最后盡可能達到吸氣20s、止氣20s、呼氣20s,這樣一個呼吸的全過程是1m in?;颊咴谝魳返谋尘跋赂S指導語的引導可以進行引導性意象,想象的內(nèi)容通常是美好的大自然景色和良好的自我體驗?;颊哒莆樟嗽摲椒ê笤龠M入檢查室,并在檢查的全過程中邊聽音樂邊做放松訓練,直到檢查結束。
1.2.2 評估方法。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和檢查后均填寫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 A)[2]:該量表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包括14個項目,總分為0~56分,總分超過29分,可能為嚴重焦慮;超過21分,肯定有明顯焦慮;超過14分,肯定有焦慮;超過7分,可能有焦慮;如小于 7分,便沒有焦慮;并采用惠普多功能監(jiān)護儀測量兩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SaO2)和血壓。心率、呼吸取其增高差值,血壓取平均動脈壓增高差值,SaO2取下降差值。根據(jù)2次測評結果評價干預的效果,問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進行進行t檢驗及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和檢查后HAM A焦慮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和檢查后HAM A焦慮評分比較(x ±s)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和檢查后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SaO2)和平均動脈壓差值變化的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和檢查后心率、呼吸、SaO2、平均動脈壓差值的秩和檢驗
3.1 MRI檢查特點及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心理、生理反應磁共振檢查室因為磁體要求屏蔽,所以磁體間密閉,空氣對流緩慢;其次磁體長桶狀型,檢查時患者必須完全進入桶狀磁體內(nèi)部,給人一種壓抑感,有如“棺材感”;掃描間物體和燈光的顏色亮度都給首次進行檢查的患者以一種新奇的陌生感覺體驗;同時有部分患者擔心自己的檢查結果,這些應激源的存在導致患者出現(xiàn)緊張、煩躁不安、手足出汗、心跳加快、胸悶、口干、有便意、頭痛、頭昏、疲乏、震顫等焦慮癥狀,甚至出現(xiàn)幽閉、恐懼癥狀[3],造成MRI檢查時間延長,成像效果不理想,甚至檢查終止。研究結果也發(fā)現(xiàn),檢查前兩組患者HAMA焦慮評分均在14~21分之間,處于中度焦慮狀態(tài)。
3.2 音樂療法和放松訓練相結合產(chǎn)生積極作用 音樂是一種高度抽象的語言,音樂治療的效果取決于患者對音樂的感悟能力,不懂音樂,在聽音樂時不能展開豐富的空間想象,音樂就不能發(fā)揮治療的功能。因此,音樂治療與放松訓練相結合,以音樂為背景的語言誘導,可以在音樂播放的同時,對音樂所表現(xiàn)的內(nèi)涵和意境進行描述,幫助患者展開豐富的想象,克服了單純音樂治療中音樂語言難理解的缺點,幫助患者進入一種“狀態(tài)”[4],協(xié)助患者在音樂與意向的治療護理過程中達到生理、心理、情緒、護理的整合,從而改善患者各器官功能紊亂狀態(tài);也可緩解疼痛,轉(zhuǎn)移注意力,使人忘卻煩惱,心情舒暢,使患者的緊張狀態(tài)可以緩解。本文結果也證實,干預前兩組患者HAMA焦慮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檢查后實驗組患者HAM A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音樂療法和放松訓練相結合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焦慮程度。
音樂放松訓練作為一種非藥物性干預措施使機體的副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性增強,減輕機體的應激反應。文獻報道音樂干預可降低機械通氣患者、心肌梗死患者的呼吸頻率,而術前患者聽20m in音樂后呼吸頻率、血壓、心率均低于聽音樂前的狀態(tài)[5],本研究也證實實驗組患者檢查后與干預前心率、呼吸增高差值與對照組比較要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SaO2下降差值與對照組比較要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音樂療法及放松訓練作為輔助護理干預措施,不僅可以有效地使患者呼吸、心率穩(wěn)定,焦慮水平降低,增加患者舒適感,實施方便,無副作用;同時在實施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人性化環(huán)境,提升了護理服務內(nèi)涵。
[1] 李延,林紅.磁共振檢查患者的準備及心理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14):188-189.
[2] 郭念鋒,主編.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178-181.
[3] 何樟蘭.38例磁共振檢查中引起幽閉恐懼癥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護理研究,2006,20(3):719.
[4] 劉偉,李君榮,姜學林.音樂治療與以音樂為背景的語言誘導比較性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2):92-94.
[5] Ch lan LL.Psychophy sioligical responses of mechanically ven tilated patients to music:m pilot study 〔J〕.Am JC rit Care,1995,4(3):23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