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每次面對作文題或是抬頭四顧心茫然,不知該寫什么,也無話可說;或是心有所感,但三言兩語后便無話可說,絞盡腦汁也擠不出幾行字??梢哉f這就是很多初中生的寫作現(xiàn)狀。
那么如何才能讓學(xué)生喜歡寫作文,善于寫作文呢?其實只要我們平時做到三心一意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要有一顆觀察生活的心
學(xué)生寫不好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素材。在作文課上他們無話可說,無“米”下鍋。當(dāng)他們看到別人寫的精彩作文時,甚至還會抱怨“為什么別人的生活那么精彩,而我的這么平凡呢”?其實,不是因為別人的生活精彩,而是別人比你多了一顆善于觀察生活的心。羅丹曾經(jīng)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nèi)?,等待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寫作者:“作家務(wù)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xí)慣,仿佛變成第二個天性?!币粜挠^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汲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chǎn)生興趣,注意觀察其起因、過程和結(jié)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是如何變換顏色的,學(xué)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還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當(dāng)然,僅僅有觀察還不夠,還要學(xué)會積累。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xué)每天看到的東西挺多,思考的問題也挺多,但是不善于記錄,這樣就會使許多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流,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唐代詩人李賀經(jīng)常騎著毛驢外出尋找靈感。每想到一兩句妙言佳句就立刻寫下來,放到錦袋中,回去再慢慢整理,終于成為著名的詩人。由此,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堅持觀察,并注意積累,久而久之就有寫作之源了。
第二,要有一顆善于聯(lián)想和想象的童心
每一位優(yōu)秀的作家都會有一對翅膀。一只是聯(lián)想,另一只是想象。一篇文章,有了聯(lián)想和想象也就有了靈性。所以我們在平時作文時,要始終保持聯(lián)想和想象。并且平時要有意識地去訓(xùn)練。如,我們看到一杯水,思想就不能被你眼前的杯子束縛住。我們的思緒要突破這個杯子,看到的應(yīng)該是小溪中立志流向大海的那一股激流,是父親鬢角滴下的那滴汗,是晨曦中美麗而又短暫的晶瑩的露珠,我們看到的是云、是霧、是雨……一杯水,有寫不完的故事。只要你能想,敢想,你就能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東西,聽到別人所聽不到的聲音。久而久之,你的文章何愁不精彩呢?
第三,要有一顆多愁善感的心
要能用自己的心去感受這個世界的人情冷暖,要能感受書中人物的悲歡離合,要能愛你所愛,恨你所恨,要知道感恩、知道寬恕、知道愧疚……會為一朵花的凋落而黯然神傷,也會為一粒嫩芽的萌發(fā)而振奮精神。只有擁有了如此細(xì)膩而豐富的情感,你才能賦予作文以靈魂。久而久之,你的作文自然會血肉豐滿,充滿真情實感。
第四,作文主題是唯一的,此為“一意”
當(dāng)然,我們寫作文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無目的地去堆砌素材,不能放縱地去聯(lián)想、想象,更不能無節(jié)制地去抒情。在寫作文之前我們要確立文章的主題。意高則文勝?!白魑闹?,貴于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睙o論多么復(fù)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不到,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xiàn)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shù)件事來表現(xiàn)中心,也要做到緊貼中心行文,目標(biāo)始終如一,著墨于材料與中心的結(jié)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寫好文章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們長時間地去積累、去訓(xùn)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寫作之路雖“路曼曼其修遠(yuǎn)兮”,但只要我們上下求索,就一定能提高寫作水平。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湖頭初級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