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設計教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為教學活動制定藍圖的過程。通過教學設計,教師可以更好地組織課堂教學,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成功的教學設計方案中凝聚著教師個人的經驗、智慧和風格。在教學設計中,要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設計方案,在已有的、豐富的知識積累的基礎上,積極學習和吸收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成果,使得教學設計既有共性,又有個性;既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可以簡單理解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那么該如何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呢?
一、設計教學環(huán)境,給學生輕松愉快的氛圍
學生是有情感的,只有積極向上的情感才能使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發(fā)揮,學生的思維才能活躍起來。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才能夠產生共鳴,師生之間的互動才能恰到好處,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學生的靜心聆聽與主動思維才能處于同步發(fā)展之中。嚴謹的課堂上不乏歡聲笑語,緊張的學習中也有活潑互動,課堂上的民主氣氛是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成長的陽光和雨露。
帶著師生民主的教學理念,設計一段創(chuàng)新的導入語,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活躍課堂的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科學知識。
如學習《漁歌子》一文時,我事先叫學生準備好畫筆、顏料。開始講課后,我說道:“同學們,今天我們來比賽畫畫,請根據《漁歌子》內容,畫一幅畫,看誰畫得又快又好?!睂W生一聽,可來勁了,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樂乎,整個課堂氣氛被調動起來,對詩歌內容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青少年的思維活動往往是從動作開始,經常動手,可以促進他們的思維發(fā)展,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
二、設計教學手段,激起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的欲望
教法靈活,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首先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要能靈活地運用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敢于提出種種“假設”,敢于“冒險”,教學手段有獨創(chuàng)性、新穎性,自然而然地就會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有一次,我在上《五人墓碑記》課之前,拿了一副托盤天平走進教室,學生大惑不解,語文老師又要搞什么新花樣?上課一開始,我在天平兩端各放上一張白紙,天平保持平衡。接著,我問學生,如果在左邊紙條上寫上周順昌等五人的名字,在右邊紙條上寫上眾多凡夫俗子或高爵顯位卻貪生怕死者,天平還能保持平衡嗎?
學生各抒己見。這樣,就有效地啟發(fā)學生研究課文,學生不僅很快掌握了教學內容,而且從教師這一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法中領悟到許多有益的內容,萌發(fā)了創(chuàng)新的種子。
三、設計教學流程,給學生大膽質疑的時機
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的行為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學生的質疑水平是在老師的鼓勵中不斷提高的?!澳阋岢裁?,就贊美什么”“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在學《〈論語〉十則》時,同學們因為如何正確解釋“何有于我哉?”而爭論了起來。有的說:“它是孔子的自謙之辭,意思是‘哪一樣我能做到呢?’”有的說:“其意是孔子說,哪一樣我做不到呢?是說孔子全都做到了。”兩種解釋截然不同,我鼓勵學生去查閱完資料以后,大家再來共同探討。令我欣喜的是有一位同學查閱了各種資料后,專門寫出了一篇題為《“何有于我哉”之論》的小論文。
這充分說明了學生身上蘊藏著何等豐富的潛力,而我們的教學缺少的就是對學生質疑的鼓勵和珍視。學生大膽質疑的課堂,將會是高質量的課堂,充滿活力的課堂,它能讓學生學會思考,善于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聯(lián)想和頓悟等各種能力,尤其是創(chuàng)新和求異的能力。此處,它還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會變得越來越善于提問,勇于提問,創(chuàng)造性地提問;而且,學生不但會質疑,還會獨立解決問題,尤其是會在諸多問題中發(fā)現它們的聯(lián)系,尋找到新的突破口。
四、設計教學方式,給學生親身實踐的空間
課堂上教師們必須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有利于實踐、體驗的環(huán)境,還要關注實踐的結果,但不要很在乎學生最后“作品”“成果”“匯報內容”質量的高低,重要的是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們要及時了解學生在開展研究活動時將會遇到哪些困難,會提出哪些問題,需要怎樣的幫助,需要怎樣的指點等等。針對這些問題來提供信息、啟發(fā)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探索和創(chuàng)新,而不是將學生的研究引向結論,更不能將自己的主觀經驗和已有經驗強加給學生。下面是我的一篇導入語:
《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節(jié)課我們將換一種方式來學習課文。是什么方式呢?在這之前,大家有沒有嘗試過“編演課本劇”,自己當編劇、導演、主演呢?(沒有,那今天我們就牛刀初試;有過,那今天我們再一展才華。)
……
請同學們注意,剛才我寫的這個場景,只是我結合課文內容編寫的一個例子,同學們可以借鑒它,但更需要大家去創(chuàng)新,在編寫中要結合課文內容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寫出大家自己的個性風采來。
在語文課堂實踐中,解放了學生的頭腦、眼睛、嘴巴,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自由、自主的環(huán)境中學習、創(chuàng)新,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江西省蓮花縣城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