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生態(tài)主義的詩學與政治

        2011-01-01 00:00:00吳曉東
        南方文壇 2011年3期

        最早是從李少君的詩歌《某蘇南小鎮(zhèn)》中感受到當代中國詩壇有可能誕生一種別樣的聲音和視景:

        在大都市與大都市之間

        一個由鳥鳴和溪流統(tǒng)一的王國

        油菜花是這里主要的居民

        蚱蜢和蝴蝶是這里永久的國王和王后

        深沉的安靜是這里古老的基調(diào)

        這里的靜寂靜寂到能聽見蟋蟀在風中的顫音

        這里的汽車像馬車一樣稀少

        但山坡和田野之間的平緩地帶

        也曾有過慘烈的歷史時刻

        那天清晨青草被斬首,樹木被割頭

        驚愕的上午,持續(xù)多年的慣常平靜因此打破

        濃烈嗆人的植物死亡氣味經(jīng)久不散

        這在植物界被稱為史上最黑暗時期的“暴戮事件”

        人類卻輕描淡寫為“修剪行動”

        如果只讀這首詩的第一段,讀者會覺得詩境大概是對鄉(xiāng)土牧歌圖景的慣常再現(xiàn),詩人狀寫的是“一個由鳥鳴和溪流統(tǒng)一的王國”,“深沉的安靜是這里古老的基調(diào)”,這一切是讀者在以往的詩歌閱讀中更為諳熟的。然而,詩的第二、三段卻給了我震悚而陌生的閱讀體驗:在這看似祥和安寧的田園詩氛圍中,竟?jié)摬刂粋€“慘烈的歷史時刻”。這一“慘烈”的措辭真正傳達了詩人自出機杼的命意,一下子穿透了文本的靜寂之聲。“史上最黑暗時期的‘暴戮事件’”的說法似乎小題大做,但是詩歌的內(nèi)在視閾卻借助這看似夸大其詞的“暴戮事件”而升華為詩學與政治的某種新的遠景。這就是當代詩歌中嶄新的生態(tài)主義視野。而這首《某蘇南小鎮(zhèn)》也由此奠定了李少君詩歌中的生態(tài)主義維度。如果對這種詩歌中的生態(tài)主義做一個最樸素的概括,就是詩人踐行了一種換位思考,在某個生命個體的時間段或某個人類歷史的瞬間,完全站在生物與自然的立場去看世界。如果我們依舊采取的是人類中心的視角,那么一次青草的“修剪行動”自然是司空見慣的,人類對“修剪行動”的言說也必然是輕描淡寫的。只有像李少君這樣真正從“植物界”的角度進行思維,才可能理解何以“青草被斬首,樹木被割頭”的“修剪行動”被稱為史上最黑暗時期的“暴戮事件”。由此,這首詩書寫的是一種另類的歷史。它似乎是植物界的歷史,但卻借助于生態(tài)主義的視閾與人類的暴虐史建立了本質(zhì)性的關聯(lián)。

        我也因此把學界諳熟的關于李少君的“草根性”話題推溯到青草的世界。也許這青青芳草才構成了“草根性”的深厚的生態(tài)學基礎。我似乎也由此捕捉到了李少君詩意的動力學。他的生態(tài)主義既是一種文化政治的動力因素,也是思維和審美的詩學機制。當然,李少君筆下詩意的動力機制不僅僅是生態(tài)主義所能涵蓋的,古典詩興的回溯,邊地空間對詩性的激活,對逝去的鄉(xiāng)土氣氛的回眸,日常生活的詩意洞見……這些詩學元素都構成了李少君詩意的本源和動力學依據(jù)。但我感觸最深的,或者說真正獨屬于李少君的詩歌視景與美學核心的,正是一種詩歌中的生態(tài)主義詩學與生態(tài)主義政治。作為詩學的生態(tài)主義保證了李少君詩歌獨有的詩性和詩意品質(zhì)的生成,而作為政治的生態(tài)主義則使李少君以詩歌的形式介入了現(xiàn)實政治和生存世界。盡管他影響廣泛的關于“草根性”的言說和關于地震的詩歌更直接觸發(fā)了國人的生存感覺和泛政治化嗅覺,但在我看來,是李少君詩歌中的生態(tài)主義景觀和意識,更深刻地觸及了當代中國人的生存境遇。

        我由此關注于李少君詩中對生物界與自然界的書寫,關注他的詩歌中的生態(tài)主義視野。在李少君詩歌中,這種生態(tài)主義視角不僅代表一種觀念與價值立場,同時也是一種詩歌的具體思維方式和體察的詩意目光。在李少君創(chuàng)作的以自然、動物、植物世界為題材的詩作中,詩人試圖進行“換位思考”,進入的是自然的內(nèi)部肌理,嘗試以植物和動物的方式思維,進而表現(xiàn)出對生物界的細膩入微的體察,提供了堪稱是新鮮而別致的生物視角?!对诤I稀肪陀捎谶@種換位思考而呈現(xiàn)了別樣的詩歌風景:“在魚的世界里,船和人是稀罕之物/我們每一次的到來都會引起轟動圍觀/鰹鳥匯集桅桿盤旋飛翔/飛魚歡欣雀躍,在兩側你追我趕。”李少君由此得以在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格局中理解生態(tài)世界。而換位思考在帶來了深切的洞察的同時,也必然會帶來同情與體貼。前引《某蘇南小鎮(zhèn)》的詩意就體現(xiàn)為對青草世界的體貼與同感。當然我們誰也無法真正進入青草的內(nèi)心世界,這里的關鍵是有沒有一種“設身處地”與“感同身受”的意愿,關鍵是能否以自然和生態(tài)為思考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地。

        正是這種生態(tài)視角的自覺,使得詩人對生物界的洞察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專注與精細:

        仲夏

        仲夏,平靜的林子里暗藏著不平靜

        樹下呈現(xiàn)了一幕蜘蛛的日常生活情節(jié)

        先是一長串蛛絲從樹上自然垂落

        懸掛在綠葉和青草叢中

        蜘蛛吊在上面,享受著這在風中悠閑

        搖晃的自在

        聆聽從左邊跳到右邊的鳥啼

        臨近正午,蜘蛛可能餓了,開始結網(wǎng)

        很快地,一張蛛網(wǎng)織在了樹枝之間

        蜘蛛趴伏一角,靜候獵物出現(xiàn)

        驚心動魄的捕殺往往在瞬間完成

        漫不經(jīng)心誤撞入網(wǎng)的小飛蟲

        一秒鐘前還是自由瀟灑的飛行員呢

        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成了蜘蛛的美味午餐

        前者不費心機

        后者費盡心機

        但皆成自然

        生物世界自然也是一個與人類社會酷似的物競天擇巧取豪奪的世界。但是詩人并非拿這個生物界來作人類世界的隱喻,恰恰相反,“皆成自然”的收束句透露出詩人是從自然生態(tài)意義上來看待林中世界。也只有這種生態(tài)立場才導致了詩人真正細致入微的觀察與透視,仿佛是上帝放置在林中的一臺微型攝像機在如實而不動聲色地記錄鏡頭中的一切。但這攝像機的取景框背后,并沒有人類作為觀照主體的那雙眼睛,林中世界由此自成一體。這也使李少君在詩藝技巧上,貢獻了一種堪稱是“反隱喻”的詩學語言。

        文學中的隱喻語言忠實地隸屬于人類中心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也因此持續(xù)地引發(fā)中外作家對隱喻的逆反。反判隱喻的最極端姿態(tài)來自法國新小說派的羅伯一格里耶。在《未來小說的道路》一文中,羅伯一格里耶強調(diào)他在作品中試圖制造的只是一個“更實體、更直觀的世界”,“讓物件和姿態(tài)首先以它們的存在去發(fā)生作用,讓它們的存在繼續(xù)為人們感覺到,而不顧任何企圖把它們歸入什么體系的說明性理論,不管是心理學、社會學、弗洛伊德主義,還是形而上學的體系?!倍磺嘘P于“物”的隱喻,都是強加在事物上的,按羅伯一格里耶的說法,隱喻是一些文化的花邊,鑲在事物的邊緣上,掩飾著事物真正的陌生性質(zhì)。因此,羅伯一格里耶憎惡比喻:“事實上,比喻從來不是什么單純的修辭問題。說時間‘反復無?!?,說山嶺‘威嚴’,說森林有‘心臟’,說烈日是‘無情的’,說村莊‘臥在’山間等等,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提供關于物本身的知識,關于它們的形狀、度量、位置等方面的知識。然而所選用的比喻性的詞匯,不論它是多么單純,總比僅僅提供純粹物理條件方面的知識有更多的意義,而附加的一切又不能僅僅歸在美文學的帳下。不管作者有意還是無意,山的高度便獲得了一種道德價值,而太陽的酷熱也成為了一種意志的結果。這些人化了的比喻在整個當代文學中反復出現(xiàn)的太多太普遍了,不能不說表現(xiàn)了整個一種形而上學的體系。”所謂的形而上學的體系,正是以人為中心和出發(fā)點的意識形態(tài)觀念系統(tǒng)。正如有學者指出:文學語言中大量擬人化的詞匯和比喻,有很多是自古以來存積下的語言“污垢”,比喻用得越多,“污垢”就越厚。這些“污垢”上“負載著大量的倫理主義”,用羅蘭·巴爾特的話說,物由此有了“浪漫心”,這種“浪漫心”其實是人的抒情本性的反映,最終則導致一種人類中心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與道德倫理。

        如果說隱喻服從的是人類中心主義的“浪漫心”的表達,那么,在李少君這里,詩藝的核心卻是反隱喻的。倘若說李少君詩中依然有一顆“浪漫心”的話,這個浪漫也是生態(tài)美學意義上的浪漫,是生物界的浪漫心,是自然界的萬物有靈論。而在李少君詩中代替隱喻語言的,是《仲夏》、《綠翠鳥》等詩中的“寓言”圖景。如果說隱喻是人本主義的思維方式的體現(xiàn),那么寓言則是強調(diào)生物世界的自足性以及對人類的啟示性。如《綠翠鳥》中對那只“閃電一樣的殺手”綠翠鳥的描寫:“眼睛可以穿透水面,讓魚無處可逃”,但生態(tài)世界的平衡在于,“魚也有自己的天賦能力/它會本能地感知危險的逼近/水壓的輕微變化讓它極其敏感/鳥撲向水的一瞬間/魚已迅速閃避:

        綠翠鳥

        就像所有獵手與獵物之間的游戲

        殘忍但也總有意外閃失

        就這樣,魚繁衍了下來

        弱者的繁衍力總是更強,成群結隊

        鳥也總能捕獲笨拙大意的新手

        它迅速沖下一口咬住再吞進嘴里的動作

        連貫而優(yōu)美,就像那些個風度翩翩的紳士

        還有《雨后》:

        雨后,大隊螞蟻出來覓食

        它們傾巢而出,早已饑不可耐

        倉庫里儲存的糧食已經(jīng)所剩無幾

        它們成群結隊,密密麻麻,又黑又亮

        占領了草地、小路和泥坑

        它們雄赳赳氣昂昂,跋山涉水,遠近搜索

        路上忙碌著一長列絡繹不絕的螞蟻大軍

        詩人并沒有把詩中生物的生存圖景處理成人類世界的隱喻,而建構的是一個生態(tài)主義的具有自足性的寓言。只有從生態(tài)主義立場觀照,這首詩才可能讀出更多的意味;也只有從生態(tài)主義的角度著眼,才能看出生物世界最終“皆成自然”,從而呈現(xiàn)出一種萊布尼茨所謂的“生存不過是一片大和諧”的境界。這種“大和諧”,是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自然界與生態(tài)世界的和諧。其中的生態(tài)意識是一種直接切近后現(xiàn)代中國人生存境遇的觀照態(tài)度。它從自然界與人的關系的角度著眼,但出發(fā)點卻是“去人類中心”的意識。在生態(tài)主義者眼里,人不高于也不低于生物和自然界,更是生態(tài)鏈中的一環(huán)。生態(tài)主義也不是與人類意識相對立的一種世界觀,更強調(diào)人與生態(tài)世界的均衡,強調(diào)自然界本身的整體性。但進入近代以來人類的活動是各種各樣生態(tài)悲劇的罪魁禍首,因此,去人本化和去人類中心自然構成了生態(tài)主義思考問題的核心。生態(tài)主義因此也是一種理性主義,主張以一種清明的理性精神介入生態(tài)與自然。

        這種生態(tài)主義中的理性在與浪漫主義自然觀的對比中可以得到更有效的說明。同樣是狀寫青草,海子的《亞洲銅》表達的即是浪漫主義的精髓:“愛懷疑和飛翔的是鳥,淹沒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卻是青草,住在自己細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痹谶@首詩人格化的隱喻世界中,隱含的是海子的浪漫主義的抒情性“自我”以及對自然的崇拜。浪漫主義的核心觀念之一是返歸自然和對大自然的崇拜意識。但這種自然觀與人類的自我意識是互為表里的,從而使浪漫主義的落腳點最終依舊是人類自我。愛默生在《論自然》中就把大自然看成是人的精神的象征,人是通過理解自然而理解自身的:“大自然依照天意的安排,勢必要與精神攜手,進行解放人類的工作?!辈m兌斯在《十九世紀文學主流》中曾經(jīng)分析過浪漫派的自然觀:“歌德曾經(jīng)說過:自然無核亦無殼,混沌乍開成萬物。浪漫主義者一味關注那個核,關注那個神秘的內(nèi)在?!边@種對“核”與“神秘的內(nèi)在”的關注,最終是對人的本質(zhì)的關注,自然之“核”中恰恰隱藏著人的本質(zhì)的對象化。而這顯然是與生態(tài)主義精神背道而馳的。李少君的詩歌體現(xiàn)出的則是一種難以訴諸浪漫主義美學的詩質(zhì)。如果與海子的自然觀對比,李少君的生態(tài)主義意識無疑更是理性主義的。

        與對隱喻語言的放逐相伴隨的正是李少君生態(tài)詩歌中的理性主義。譬如這首《夜深時》:

        肥大的葉子落在地上,觸目驚心

        潔白的玉蘭花落在地上,耀眼炫目

        這些夜晚遺失的物件

        每個人走過,都熟視無睹

        這是誰遺失的珍藏?

        這些自然的珍稀之物,就這樣遺失在路上

        竟然無人認領,清風明月不來認領

        大地天空也不來認領

        李白詩曰:“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边@種“草不謝榮”與“木不怨落”正是自然的榮謝輪轉的法則。葉落與花落也是自然生態(tài)輪回與平衡中的一個必然的環(huán)節(jié),使人聯(lián)想到王維筆下的落花主題,如《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庇秩纭缎烈膲]》:“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鼻耙皇讓懭碎e山寂,屬有我之境,后一首狀寫芙蓉花自開自落,是無我之境的范例。但無論是“有我”還是“無我”,詩人都在表達人的主體向自然歸化與自然一體的空寂的思想與哲學態(tài)度,詩境中有一種落寞的審美化的禪意。正像劉若愚在《中國詩學》中評價的那樣,王維已把“閑”與“空寂”“置于哲理與審美學的高度”。從這個角度看李少君的《夜深時》,也自體現(xiàn)出一種哲理和美學態(tài)度,但是相比較于王維,李少君對于“物”太過執(zhí)著,詩中對落葉與落花的“珍稀”之感,正是來源于生態(tài)主義的眼光。背后則是執(zhí)著的理性主義的精神投射。

        這種理性精神也使得生態(tài)主義視野中得以涵容一些更為重大的議題。在李少君筆下,生態(tài)的和諧中蘊含著某種最高的道德。如《玉蟾宮前》所寫的那樣:

        一道水槽橫在半空

        清水自然分流到每一畝水田

        牛在山坡吃草,雞在田間啄食

        蝴蝶在杜鵑花前流連翩躚

        桃花剛剛開過,花瓣已落

        枝頭結出一個又一個小果

        山下零散的幾間房子

        大門都敞開著,干干凈凈

        春風穿越著每一家每一戶

        家家門口貼著“?!弊?/p>

        在這里我沒有看到人

        卻看到了道德,蘊涵在萬物之中

        讓它們自洽自足,自成秩序

        這種“沒有看到人”的物的“自洽自足,自成秩序”之中蘊含了生態(tài)主義的精義。生態(tài)世界的和諧本身即是一種合目的性的道德形態(tài)。“道德”蘊含在萬物之中,或者說,只有人以謙卑的心態(tài)對待萬物,才能真正兌現(xiàn)最高的道德。因此,李少君詩中最和諧的生態(tài)世界往往是“放逐”了“人”的詩境:

        白鷺站在牛背上

        牛站在水田里

        水田橫臥在四面草坡中

        草坡的背后

        是簇擁的雜草,低低的藍天

        和遠處此起彼伏的一大群青山

        這些,就整個地構成了一個春天

        這種自然的和諧,乍看上去頗類似于當年冰心的詩境。冰心在五四時代承載愛和美哲學的小詩中大量書寫了童心、母愛、自然的母題。如《春水·一零五》:“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極樂的應許,/我要至誠地求著:/我在母親的懷里,/母親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薄拔摇?、“母親”、“大海”三位一體,構成宇宙間最和諧的一幅圖景。又如《繁星·七一》:“這些事——/是永不漫滅的回憶;/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比绻f前一首《春水》是從“我在母親的懷里”的特寫鏡頭拉成大海的全景的話,后一首《繁星》則從月明的園中的全景推成“母親的膝上”的特寫,一并表達了童心沐浴在母愛和自然的懷抱里的和諧境界。但是再仔細分辨就會感到,在冰心那里,人(“我”與“母親”)同樣是鏡頭聚焦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而在李少君詩境中,人卻并非是中心化的存在,相反,前引《春》中恰恰是沒有人的世界,諸種生物和自然的意象在詩中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自呈性。

        李少君的《鄱陽湖邊》中則出現(xiàn)了“人”的意象,卻是把人還原為“地上行走小成一個黑點”的去中心化的形象:

        丘陵地帶,山低云低

        更低的是河里的一條船

        丘陵密布的地帶

        青草綿延,細細涓流

        像毛細血管蜿蜒迂回

        在草叢中衍生

        房子嵌在其間如積木

        人在地上行走小成一個黑點

        偶爾,一只白鶴從原野緩緩上升

        把天空無限拉長鋪開

        人不可能高過它,一只鶴的高度

        人永遠無法上升到天空

        我頭枕船板,隨波浪起伏

        兩岸青山隨之俯仰

        這首詩可以看成是一份對鄱陽湖的一個“生態(tài)主義者”的詩性考察,思考的是丘陵、青草、涓流、白鶴、湖泊與人的活動之間的關聯(lián)性。而其中“小成一個黑點”般的人,也正是人類在生態(tài)總體格局中的正常的位置的體現(xiàn)。而從高空俯瞰這個“黑點”般的人的,只能是生態(tài)學意義上的上帝。詩中醒目的是那只白鶴,“人不可能高過它,一只鶴的高度/人永遠無法上升到天空”,詩人由此反思的是“人的限度”,而詩歌的最后兩句則呈露了一種真正順應自然的生存態(tài)度。與《鄱陽湖邊》異曲同工的是《在紐約》:

        在大都市,摩天大樓才是主體

        樓群高大,森嚴,俯瞰著地面

        地上活動的人類,不過是點綴

        小如螞蟻,在一幢高樓與另一幢高樓之

        來回游行、跳躍,聚集或分散

        身上披掛著艷麗的裝飾物

        五顏六色,分外炫耀閃爍

        一個個顯得自命不凡,趾高氣揚

        這些高矮不一、肥胖各異的人群啊

        不過映襯出都市主角們的挺拔

        不過證明著都市統(tǒng)治者的威猛

        在這個號稱世界的“城市中的城市”里面,摩天大樓才是真正的主體,地上活動的人類小如螞蟻,自以為是大都市的中心,其實不過是摩天大樓的點綴,由此人類被自己創(chuàng)造的都市所異化。這正是生態(tài)主義者的視點中的紐約以及現(xiàn)代都市。

        李少君偶爾也以人為詩中的審視焦點,但這時的人,也是生態(tài)世界中的人,是生態(tài)景觀中的一部分。如《一個男人在公園林子里馴狗》:

        從此,他就真的融入了這一切

        白天他繼續(xù)馴狗

        晚上則隱入都市深處

        他離群索居不再被同類關注

        他好像成為了自然的一部分

        全身披掛樹葉成為了公園林子的一部分人們對此見慣不驚

        久而久之視而不見

        就這樣,他和他的馴狗成為了公園林子里的一部分

        自然的一部分,仿佛自然中的一幅靜物

        這里的都市既不是當年左翼作家和老舍理解的萬惡之源,也非后現(xiàn)代中都市人樂其生的美好家園,都市被理解成自然生態(tài)的一部分,并只為一個離群索居,不再被同類關注的自然人提供參照背景。他“全身披掛樹葉”,“好象成為了自然的一部分”。男人和狗自成都市里一個另類世界,卻“仿佛自然中的一幅靜物”。詩人在觀照都市的目光中顯然寄寓了自然和生態(tài)意識?!白匀弧睒嫵闪诉@首詩的主題詞。這種自然人的形態(tài)在《青皮林中》甚至成為一種人性理想:

        她鮮艷妖嬈的身影在林子里閃動

        她像鹿一樣輕盈,跳過一塊巖石

        又一塊巖石:跳過一條小溪

        又一條小溪……她的長發(fā)飄逸

        淺笑隨花裙揚起又灑落

        她的皮膚白皙,在幽暗的林蔭里炫目驚心

        她跑向叢林深處的時候

        我甚至聞得到樹葉篩漏過的日光的烘蒸下

        她肉體散發(fā)出的濃烈的芳香

        在這濃綠欲滴的單調(diào)的植物世界里

        我們是唯一的兩具活色生香的動物

        李少君詩中最生動的人類形象就是這首詩中的“活色生香的動物”,之所以生動,正由于“她”與森林的融為一體?!皠游铩钡淖灾笍娬{(diào)的正是“我們”漸進自然的原生態(tài)的存在方式。

        詩人對鄉(xiāng)土的觀照,也每每強調(diào)的是鄉(xiāng)土境遇與自然的接近。如《山中》便狀寫了一幅恬淡而親切的鄉(xiāng)土圖景:

        木瓜、芭蕉、檳榔樹

        一道矮墻圍住

        就是山中的尋常人家

        我沿舊公路走到此處

        正好敲門討一口水喝

        門扉緊閉,卻有一枝三角梅

        探頭出來,恬淡而親切

        笑吟吟如鄉(xiāng)間少婦

        詩境中依然匱乏人的主體形象,“鄉(xiāng)間少婦”也不過是作為“三角梅”的一個喻體而出現(xiàn)的,但是這首詩卻由此真正表達出入與自然的和諧之美。詩人對山中的描寫沒有落入古典詩歌寄情山水傳達禪悟的俗套,山中的尋常人家中透露的“恬淡而親切”,卻是人與自然真正和諧共存狀態(tài)的縮影。這里的生態(tài)主義觀是以“自然”為主導環(huán)節(jié)的。當然李少君絕非“反現(xiàn)代性”論者,也不是一味地要回歸前現(xiàn)代的鄉(xiāng)土。他詩中的鄉(xiāng)土圖景,本來就是現(xiàn)代視景的一部分;也正因此,他的鄉(xiāng)土才能納入到現(xiàn)代性的規(guī)劃中。統(tǒng)攝于生態(tài)主義的一體化圖景。這種一體化既非建設所謂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的鄉(xiāng)土烏托邦,也非一律城鎮(zhèn)化都市化的鄉(xiāng)土現(xiàn)代方案,李少君的鄉(xiāng)土只有在生態(tài)主義規(guī)劃中才能獲得存在于現(xiàn)在以及未來的可能性遠景:

        在《訪美梅村》中,生態(tài)主義態(tài)度體現(xiàn)為對某種自然循環(huán)論的思考:

        在這里我開始相信了自然循環(huán)論

        石頭會說話。上面依附著祖先的靈魂

        樹木助人興旺,香火旺花草也茂盛

        人和老鼠靠稻谷養(yǎng)活,但最終歸于塵土肥沃稻谷

        家家門不閉戶,卻沒有人影

        在蒸騰而起彌漫開來的炊煙后面

        浮現(xiàn)一頭站在青石板上的牛

        休憩的樹神與祖先的靈魂相安無事,“樹木助人興旺,香火旺花草也茂盛”,人和老鼠均靠稻谷為生,也一同歸于塵土,化為肥料肥沃來年的稻谷。好一派生存的和諧境界。這一切都似乎因為冥冥中有神靈守護。如果說生態(tài)主義也有更高的皈依的話,在李少君這里或許是宗教:“一條小路通向海邊寺廟/一群鳥兒最后皈依于白云深處。”(《朝圣》)這條通向海邊寺廟的小路或許象征的正是精神的皈依?!斗鹕健芬辉娭袪顚懺娙税胍棺哌^大悲寺時,“抬頭看見山頂有燈,一盞、兩盞、三盞……/佛法如燈,一燈可燃千燈明/那一瞬間,我們?nèi)捡v足,屏氣息聲/每個人心中的那盞燈也被依次點燃”。這盞燈便是自然生態(tài)之上更高的佛法與宗教之燈?!渡窠蹬R的小站》則敘寫詩人某個夜晚滯留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中央的一個無名小站的孤獨與安寧:

        背后,站著猛虎般嚴酷的初冬寒夜

        再背后,橫著一條清晰而空曠的馬路

        再背后,是緩緩流淌的額爾古納河

        在黑暗中它亮如一道白光

        再背后,是一望無際的簡潔的白樺林

        和枯寂明凈的蒼?;囊?/p>

        再背后,是低空靜靜閃爍的星星

        和藍絨絨的溫柔的夜幕

        再背后,是神居住的廣大的北方

        生態(tài)與自然的世界之上,也許同樣籠罩著這樣一個神靈,賦予自然界與人類以心靈的寧靜。

        而當詩人為生態(tài)和自然尋找更高的依托的時候,也就離意識形態(tài)話語更為切近,從而導向一種“生態(tài)主義的政治”的面向。《自白》中的“殖民地”一詞不經(jīng)意間透露了生態(tài)主義的泛政治屬性:

        我自愿成為一位殖民地的居民

        定居在青草的殖民地

        山與水的殖民地

        花與芬芳的殖民地

        甚至,在月光的殖民地

        在笛聲和風的殖民地……

        這里的“殖民地”作為某種具有政治色彩的話語,透露著生態(tài)主義本身固有的意識形態(tài)的內(nèi)涵,啟示我們在中國當下的歷史境遇中,生態(tài)主義無疑也是一種政治話語。正像李少君談論蔣子丹的《一只螞蟻領著我走》一書中的動物保護主義時說的那樣:“我讀《一只螞蟻領著我走》,最大的感受是也許只有你能寫這樣的書。第一,你本身對動物有感情,這可能為你積累許多親切的感受;第二,我覺得你對政治也有敏感了。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這里說的政治主要是指韓少功的那個角度,他說‘恢復感受力就是最大的政治’。在當下的世界,動物保護已經(jīng)是一種涉及所有人利益的非常重要的政治了。在這樣的前提下,你的表述從動物人手,不斷深入,在感動人的同時,兼顧了理性的高度,或者說哲學的高度。”這個論斷也同樣可以用來理解李少君詩歌中的生態(tài)主義的理性、哲學與政治。李少君的感受力也正表現(xiàn)在對物的世界的關懷與敏感。這種關懷不是從人類中心出發(fā)的,不是人類站在萬物的靈長的至尊地位俯視物的世界,物的世界本身就是思考問題的原點:生態(tài)主義的政治性正隱含在這種思考的原點之中。

        作為《天涯》的主編,作為深刻地介入了當代思想狀況和政治反思的詩人,李少君的詩中自然也折射了社會思想和歷史進程中的一些重大議題。環(huán)境主義和生態(tài)主義意識中或許正滲透了詩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創(chuàng)作這些生態(tài)詩歌之際,李少君的身份意識和政治認同都了無痕跡地化人了一種作為詩學的生態(tài)主義思維之中。

        [注釋]

        ①羅伯一格里耶:《未來小說的道路》,見《現(xiàn)代西方文論選》,314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版。

        ②羅伯-格里耶:《自然、人道主義、悲劇》,見《現(xiàn)代西方文論選》,320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版。

        ③《??录?,40頁,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年版。

        ④《愛默生集》(上),39頁,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3年版:

        ⑤勃蘭兌斯:《十九世紀文學主流》(第二分冊),139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

        ⑥李白:《日出入行》。

        ⑦蔣子丹、李少君:《動物保護:新的政治與文學》,載《南方周末》2008年7月24日。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 最新中文字幕日韩精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国产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大片在线观看91|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国产91| 青青青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男女无遮挡高清性视频|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老熟女免费| 亚洲免费不卡| 一本大道加勒比东京热|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a级毛片成人网站免费看| 色爱无码A V 综合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极品少妇xxxx精品少妇偷拍|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片毛片| 亚洲综合色婷婷久久|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吉衣av无码| AV无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游戏| 国语对白做受xxxxx在| 欧美在线综合| av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中国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日韩av无码午夜福利电影| 国产一区二区黄色网页| 国产裸体xxxx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老司机在线免费视频亚洲| 性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婷婷五月综合丁香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