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習作教學是小學生作文的基礎。小學生不會習作,或寫不出好的習作,這是小學教師在教學中經常遇到的現(xiàn)象。因此,小學生習作成功與否,就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課題。下面我談談自己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具體做法:
一、讀寫結合是習作訓練的重要途徑之一
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沒有寫作的經驗,更談不上具備熟練的寫作技巧,學生的習作知識和表達能力主要靠閱讀來獲得,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注重教給學生一些正確、高效的閱讀方法,充分發(fā)揮課本和課外書的示范作用,督促學生背誦一些古詩詞或優(yōu)美的詞語、段落等,引導學生有計劃地做好讀書筆記。這種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作文素材,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把從課本中學到的基礎知識轉化為技能,并且運用到作文寫作上。
二、讀、背、說是寫作文的前提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此,我經常鼓勵學生閱讀大量的優(yōu)秀書籍,并摘抄其中的優(yōu)美詞句;鼓勵學生互相傳閱書籍,以便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充分利用語文課前的5分鐘讓學生上臺進行口語練習,通過持之以恒的鍛煉,學生的膽量變大了,口語表達和書面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我還利用語文課開展豐富多彩的“演講比賽”“美文朗誦比賽”等,讓學生在尋找、記憶材料的過程中,儲存大量的優(yōu)美詞句。所以,多讀書、多背誦,是寫好習作的前提。
三、激發(fā)寫作的興趣是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正如孔子所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最重要的是“激趣”。學生只有對寫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在寫作中達到文思泉涌的境界,也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我每次在學生習作前,都要根據(jù)當天的習作要求,設計不同的導入語或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欲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我在要求學生描寫一種小動物時,一開始我笑瞇瞇地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大家都很興奮地說喜歡。接著我順勢說:“我也很喜歡。我家養(yǎng)了一條小狗,非??蓯郏銈兿胝J識一下它嗎?”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想!”接著我就繪聲繪色地給他們介紹了我家的小狗,介紹完后我讓學生說說小狗可愛在哪些方面(目的是讓學生懂得要從外形、生活習性等方面說出小狗的特點),學生紛紛搶著回答。這時我因勢利導,要學生把自己最喜愛的小動物向其他同學介紹介紹,學生個個興趣盎然,一兩個學生上臺說了以后還有很多學生搶著想上臺去說,我馬上說:“啊,大家都想上臺來說,可時間有限,同學們把你們喜歡的小動物寫出來,到時我們再來一起欣賞好嗎?”“好!”學生個個奮筆疾書,愉快地寫了起來。
四、在生活中尋找素材是寫作的又一重要途徑
寫作的源泉在于生活,脫離了生活,寫作就無從談起。我鼓勵學生從繁重的課業(yè)負擔中走出來,做生活的有心人,讓他們觀察豐富多彩的世界,體會復雜有序的生活,關注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走向,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獲取寫作的靈感和素材。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如將作文教學與辦黑板報、寫游記等結合起來,誘導學生“需要寫作”的動機,使學生想寫、樂寫。同時,我引導學生親身感受現(xiàn)實生活,“收獲”真實生動的材料,提高學生觀察認識的能力,養(yǎng)成細致觀察、善于思考的習慣。記得有一年下大雪時,我正要上語文課,但我覺得這是帶學生打雪仗,體驗生活的大好時機,便臨時改變教學內容,帶學生到操場上打雪仗,同學們很開心,結果那篇文章每個人都寫得很精彩。
五、教師點評和學生互評互改習作的重要性
教師寫給學生的評語應該尊重學生個體,應該體現(xiàn)師生心與心的交流,這樣既能保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習作的自信心。同時,作文評改也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采取讓學生互評互改作文的辦法,可以給他們提供一個表現(xiàn)自我、相互學習的機會。
總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個立體化,多層次的“系統(tǒng)工程”,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予以協(xié)調配合。只要師生雙方都具備良好的心態(tài),共同努力、長期探索、刻苦訓練,學生的作文水平就一定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單位: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qū)鐵砂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