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南寧市江南區(qū)富寧小學,你會被校園里無處不在的“中國結”文化深深吸引:優(yōu)雅的文化宣傳欄上是精美的中國結背景,學校中庭廣場有一幅巨大的同心結圖案,文化長廊里有各種中國結造型,陳列室里擺放著令人眼花繚亂的中國結手工制品,在每間教室和辦公室門口都懸掛著一個個漂亮的中國結,每個教師所佩戴的也是中國結?;铡爸袊Y”意識已在我校師生心中深深扎根,“中國結”傳統(tǒng)文化在我校得到了新的傳承。
中國結的“結”字是一個表示力量、和諧、充滿情感的字眼,“繩結”這種具有生命力的民間技藝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以其獨特的東方神韻、豐富多彩的變化,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
我校從建校之初就以“我愛中國結”為主線,精心設計了體現我校特色和辦學理念的校訓、?;占拔幕L廊,通過培訓師生編織中國結、開展“我愛中國結”知識競賽等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愛家、愛?!钡牡掠逃?,營造濃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育人氛圍。
2009年秋季學期,我校以新學期開學典禮為契機,舉行了隆重的“傳承經典——我愛中國結”主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詳細介紹了我校打造“中國結”特色教育的決心和具體方向,這預示著我校德育工作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極大地鼓舞了全體師生的熱情,大家從中感受到了“傳承經典——我愛中國結”主題系列活動的特殊含義及深刻的德育內涵。
我校建校時間短,資金緊缺,但還是想盡辦法籌措經費,在教學樓中庭廣場用建筑材料拼制了一個碩大的同心結圖案,在教學樓部分墻壁上繪制了各種中國結圖案,在校園以及教室顯著位置懸掛漂亮的中國結,每個教室門口旁邊所掛的經典詩文牌匾、校標等也融入了中國結元素。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結的文化內涵,我校專門設計了一面介紹中國結的歷史淵源、種類以及文化內涵的背景墻,用傳統(tǒng)的中國紅做底襯,烘托出喜慶的氣氛,使人看了精神振奮,更重要的是鮮明地襯托出中國結的內容,令人不由自主地駐足欣賞,使師生們逐步了解中國結的起源、種類、特點以及文化內涵,從而對身邊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并從中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悠久歷史與燦爛,以及她恒久的生命力,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
以中國紅為主題,我校積極開展各種活動,認真編制校本課程,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編制技能、剪紙技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開啟學生的智力,弘揚民族文化,增強師生的愛國熱情,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1. 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使學生加深對中國結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我校不僅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功能,還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分年級以答卷的形式開展了“中國結”知識競賽,學生廣泛參與,樂在其中;在“和諧富寧一周年”校慶典禮上,我校開展了生動活潑的知識搶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我校開展了“吉祥獻給祖國母親”活動,全校師生著裝整齊,先后在教學樓中庭廣場和田徑場擺出中國結的造型,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祖國母親的殷切祝福。
2. 將編制中國結作為校本課程。每周星期三的最后一節(jié)課,我校分年級集中學生在多媒體教室,由專門聘請的編制中國結的老師給我校師生講課。中國結具有造型、色彩之美,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盤長結、藻井結 、雙錢結等,體現了我國濃郁的傳統(tǒng)文化意蘊,以及人們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經過一年多的動手操作,我校教師手工編制成品200多件,學生手工編制成品500多件。更重要的是,師生們在編制中國結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認識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品味傳統(tǒng)藝術魅力的同時,把自己的藝術美感和濃濃情思融注其中,編織自己的情感、對他人的祝福和五彩斑斕的生活,從中積累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
學習中國結的編制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學生感悟我國傳統(tǒng)文化之美,培養(yǎng)有傳統(tǒng)素質之人,通過深入開展一系列“中國結”主題活動和校本課程,我校的傳統(tǒng)文化特色教育之路將越走越寬。
(責編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