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個人所得稅是與每個人聯(lián)系最緊密的稅種之一,隨著企業(yè)員工個人收入的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關注個人所得稅。因此,進一步引發(fā)了對個人所得稅的思考,對個人所得稅闡述自己一些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 個人所得稅;企業(yè)員工;工資收入
一、個人所得稅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個人所得稅作為一個重要的稅收范疇,具有組織財政收入、調節(jié)收入分配和維護宏觀經濟穩(wěn)定(或資源配置與宏觀調控)的功能,個稅收入作為一個穩(wěn)定和主要的收入來源在組織財政收入和調節(jié)分配、維護宏觀經濟穩(wěn)定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的富人約占總人口的20%,占收入或消費總額的50%,但是這20%的富人,對個人所得稅的貢獻竟然只有10%。這充分說明,個人所得稅不但沒有實現(xiàn)調節(jié)收入分配和資源配置的作用,反而使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加大了社會貧富差距。
1.稅制模式存在弊端。征收個人所得稅是政府取得財政收入,調節(jié)社會各階層收入分配水平的重要手段,公平是個人所得稅征收的基本原則。公平原則是指征稅額與納稅人收入水平相適應以保證各納稅人之間稅負水平均衡。分類所得稅制是將納稅人各種所得按照收入性質劃分為若干類,對不同類別的所得設計不同的稅率和費用扣除標準分別計算征收。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將個人收入劃分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等11類,這種稅收制度的優(yōu)點是可以實現(xiàn)分別征收,有利于控制稅源;缺點是各類收入所使用的稅率不同、免征稅額不同,導致不同類別收入的稅負不同,不利于調節(jié)收入差距,容易產生綜合收入高、應稅所得來源多的人稅負輕,綜合收入低、應稅來源少的人稅負重的現(xiàn)象。
2.征收管理力度不夠。(1)征收方式難以控制高收入者。對個人所得稅的征管,我國采用了源泉扣繳和自行申報兩種方法,但更側重源泉扣繳。由于稅法沒有對所有納稅人要求納稅申報,稅務機關對扣繳義務人的納稅檢查信息是單方面的,無法有效進行監(jiān)督,使得源泉扣繳的執(zhí)行力度在不同單位間有很大的差別。源泉扣繳執(zhí)行力度的不同使得個人所得稅只管住了工薪階層,沒有管住高收入階層。自行申報目前尚未全面鋪開,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只有5種情形下的個人收入應自行申報。由于沒有實行全面的個人收入申報制度,稅收流失難以避免。(2)征管水平低、手段落后,使征管效率難以提高。以人工為主的落后征管手段,不能使稅務部門及時取得納稅人的收入資料,并對其納稅資料進行處理與稽核;加之與個人所得稅征收相聯(lián)系的諸如財產申報制度、個人信用管理制度沒有建立,使得征管效率和監(jiān)督作用很難提高。由于征管水平的限制,事實上的稅基不透明,缺少一個很好的納稅人收入管理系統(tǒng),工薪階層由于收入單一、實行代扣代繳,成了實際上最主要的納稅人。(3)處罰法規(guī)不完善,處罰力度不強,不能對納稅人起到震懾作用。目前我國的《稅收征管法》對偷、漏稅等違法行為的界定模糊,使稅務執(zhí)法機關難以把握,往往避重就輕。
二、完善以上個人所得稅存在問題的建議和對策
1.提高工薪所得免征額標準。在當前國家拉動內需、擴大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宏觀形勢下,提高工薪所得免征額標準的呼聲越來越高,針對近期評論很多的提高工薪所得免征額標準的問題,雖然至今未出臺具體政策,但有消息稱其將在2500~3000元之間(最高不會超過每月3000元)。對此問題談幾點個人看法:(1)提高工薪所得免征額標準的作用。由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fā),到如今的華爾街金融風暴,已經嚴重沖擊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致使很多國家經濟不景氣進而走向蕭條,我國股市也是一再受挫,市場喪失信心。國家通過降息、出臺四萬億擴大內需的政策,在稅收方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對經濟進行了宏觀調控,這些政策的出臺對很多行業(yè)、企業(yè)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利好。(2)工薪所得免征額的具體標準的確定。設立工薪所得免征額的目的之一是為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包括勞動者本人的基本生活資料及教育培訓費用,家庭成員所需生活資料的費用等。費用扣除標準存在的主要問題不在于數(shù)額高低,在于其本身的合理性。其一,借鑒國外通行做法,根據(jù)我國實際情況,我國個人所得稅免征稅額可分為4個部分:個人基本生活費用和教育費用扣除;撫養(yǎng)子女、贍養(yǎng)老人費用扣除;特殊扣除,針對殘疾人、慢性病患者;子女教育費用扣除等,此方法有可能會因為實際情況而使可操作性差;其二,可以根據(jù)不同時期物價、消費水平及通貨膨脹等因素確定合理的工薪所得免征額的具體標準。
2.對高收入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建議。(1)建立分類綜合所得稅制模式。個人所得稅稅制模式大體上可分為三種:一是分類所得稅制;二是綜合所得稅制;三是分類綜合稅制。(2)加強稅收征管。首先努力改進稅收征管手段,積極推進稅務部門對個人各項所得信息收集系統(tǒng)以及銀行對個人收支結算系統(tǒng)建設,實現(xiàn)收入監(jiān)控和數(shù)據(jù)處理的完全電子化,實行真正的儲蓄實名制,進一步提高對收入的監(jiān)控能力和征管水平;其次采用源泉扣繳和納稅人自行申報相結合的征管方式,代扣代繳義務人向個人支付所得時必須同時向稅務機關申報,對扣繳義務人不按規(guī)定扣繳和申報繳納稅款以及不按規(guī)定報送有關信息資料的,規(guī)定明確的法律責任和相應的懲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