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今收藏市場,硯臺已經(jīng)得到很多藏家。
筆認(rèn)可,其市場價搭逐年看漲硯臺是我國傳統(tǒng)的文房四寶之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硯臺的實用性越來越被藝術(shù)觀賞性所取代,硯臺也日漸成為觀賞品和收藏品。在當(dāng)今收藏市場中,硯臺已經(jīng)得到了更多藏家的認(rèn)可,其市場價格逐年看漲,其收藏亦風(fēng)聲水起。
市場行情逐年看漲
我國制造硯臺的歷史非常久遠(yuǎn),漢代以來,硯臺就有石硯、玉硯、陶硯、瓷硯、瓦硯、澄泥硯和銅、鐵、銀等金屬硯的不同叫法。但是從實用的角度,一般只有瓦硯和石硯兩大類。瓦硯按照制作的不同,分澄泥硯和磚瓦硯兩種;石硯按照產(chǎn)地,分為端硯、歙硯、烏金硯、靈巖石硯、開化石硯、大沽石硯、沉州石硯、溪石硯、洮石硯、紫金石硯等十多個品種。
現(xiàn)在收藏界中,一般人都把中國的“四大名硯”即端硯、歙硯、洮河硯、澄泥硯作為收藏的重點,其中以端硯為諸硯之首。端硯產(chǎn)于廣東肇慶市的端溪,端硯石品常見的有魚腦凍、蕩青花、蕉葉白、天青、翡翠、金星點、水紋、金錢線和石眼等等。端硯的制作從探察、開鑿、運輸、選材、雕刻、打磨、洗滌到裝盒,工序多而且細(xì)致。
歙硯產(chǎn)于安徽歙縣,唐朝開元年間開始制作。它有天然生成的紋理,如金星、眉子、細(xì)羅紋、水浪紋等?!敖鹦恰比诮Y(jié)在硯石之中,形狀很像谷粒,數(shù)量很多,有光澤;“眉子”像眉毛,有粗有細(xì)有疏有密,各不一樣;“水浪紋”像水的波紋,變化無窮。歙硯的雕刻藝術(shù)受徽州磚雕和木雕的影響,有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造型渾樸,大方勻稱。
洮河硯產(chǎn)于甘肅西南洮硯鄉(xiāng)的洮河水底,顏色墨綠,經(jīng)過研磨后可看到黃膘水紋,如浪似云。洮河硯在唐代就已名揚天下,它具有發(fā)墨快、耐用、蓄水持久、色濃保濕、利筆等優(yōu)點。
澄泥硯:唐代以前,歙、端石硯還沒有出現(xiàn),泥硯就成為古人作書作域的唯一研墨器,其中山西絳縣和江蘇寶山燒制的澄泥硯十分出名。澄泥硯的好壞可以從顏色和斑點上看出:鱔魚黃顏色的最好,綠頭青次些;黃土有斑點,叫砂斑點,點大些的叫豆瓣砂,小的叫綠豆砂,一般大小斑點都有的是上等,很適合落墨。
賞硯藏硯,自古就有。隨著社會歷史的演變,硯臺濃縮了各個朝代文化,經(jīng)濟乃至審美意識的各種信息。如今古硯臺完成了由實用品到藝術(shù)品的轉(zhuǎn)化,也造就了它獨特的收藏理財?shù)膬r值。近來硯臺在拍賣市場上的身價在浮動和重估中日漸走高,行情也逐年看漲。
2001年,一方唐云先生新刻書畫的“宋老坑端硯”在上海一個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是8萬元,同年一方清初端石“井田硯”在中國嘉德拍賣會上以12萬元被買走。2002年,一方“紀(jì)曉嵐銘”清端石日月長方硯在中國嘉德拍賣會成交價10萬元,2004年北京翰海迎春拍賣會上,一方清康熙時期的綠端石夔龍紋硯估價為40萬至60萬元,結(jié)果被買家以176萬元拍走。2007年中國嘉德秋拍上,一方康熙御制的松花石硯,以128.8萬元成交。2008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一方清乾隆“仿宋玉兔朝元硯”以103.3萬元的價格成交。2009年,一方吳昌碩、沈石友、邵松年銘“和軒氏紫云硯”在西泠印社秋拍中以548.8萬元的高價成交。2010年6月,一方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題詩澄泥伏虎硯及紫檀蓋盒在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中以1400萬成交。
記者日前在北京古玩城看到,不少古玩店的貨架上擺放著造型各異、品相不同的硯臺,標(biāo)價從幾十元到數(shù)萬元不等。一位商家稱,現(xiàn)在到其店中尋硯臺的客人逐漸增多,價位在1000元至2000元的硯臺則最有市場。
古硯身價判斷有方
如何鑒定一方硯臺的投資價值,如何投資古硯,硯臺收藏家張先琿說,鑒定硯臺的投資價值,主要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判斷。第一個是看材質(zhì)??梢宰⒁庖幌略摮幨欠駷槊映霎a(chǎn),尤其以老坑為佳。目前,國際藝術(shù)品市場上,我國古代硯臺拍賣價格較高,其中大多由端硯創(chuàng)造。第二個就是看雕刻工藝。雕刻要精湛,明清時的雕刻工藝最佳。第三就是造型品相。一般來說,方形、圓形的硯臺要比不規(guī)則的硯臺價格貴得多。第四個就是注意看銘文。有句話說“硯貴有銘,身價倍增”,指的是許多名人對硯臺,特別是久負(fù)盛名的端硯、歙硯倍加珍愛,他們會在自己使用過的硯臺上留下詩文或警句。
“看了硯臺的材質(zhì)、工藝、品相、銘文后,還可以用手撫摩硯臺,感覺是否滑潤細(xì)膩。越滑潤的手感說明硯臺的石材越好?!睆埾痊q說。另外,可以用手托住硯臺,同樣大小的硯臺,重量大的更好。而后,用手指輕輕敲擊,側(cè)耳聽聲,如果是端硯,以木聲為佳,瓦聲次之,金聲為下;如果是歙硯,判斷標(biāo)準(zhǔn)則是聲音是否清脆。最后,還可以把硯臺上的墨痕洗掉,還其本來面目,這樣更容易看清硯臺是不是有損傷或者修理過的痕跡,因為補過部分的顏色與硯的原色有很大的差異。
張先琿說,投資古硯不是越古老的硯臺就越值錢。他說,盡管年代的長短對于藏品的價值有一定的影響,但硯臺卻非常獨特,它的價值就不一定是由年代來決定的,并非越古老的硯臺就越值錢。明清以后,文人對于石質(zhì)要求很高,精品也多,從目前的市場來看,價格最高的當(dāng)屬明清兩代的硯臺。尤其是很多收藏者,對“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年代的藏品比較偏好,其收藏價格自然較高。而唐以前甚至到漢代的硯臺,由于石質(zhì)比較粗糙,所以其市場價格并不高。另外,由于明清兩代的古硯價格不斷攀升,投資人如果有意投資的話,可以關(guān)注一下宋代古硯,雕工好、石材上乘的宋硯是不錯投資選擇。
“在硯臺收藏中不必求大求第一,像有人收藏了長10米高1米寬3米的硯臺,但其并無多大的升值空間?!睆埾痊q說,如果是初藏者,不要輕易買,要多學(xué)、多看、多比較,等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再出手。藏硯就藏精品,一生當(dāng)中,硯臺收藏,不用買幾十方、幾百方,有十來方就夠了,關(guān)鍵是要有精品?,F(xiàn)在珍品難求,如果費盡心血追求數(shù)量上的滿足,就會失去收藏的樂趣。
此外,硯臺愛好者不妨多讀些關(guān)于古硯的著作,如米芾的《硯史》、吳蘭修的《端溪硯史》、宋人唐積德的《歙州硯譜》等,可使你多一雙慧眼、長一分見識。
另外,收藏硯臺也要了解一些養(yǎng)護知識。首先,要避光。硯如果放置于窗前案頭,應(yīng)避免陽光直射,否則硯質(zhì)會出現(xiàn)干燥的跡象,日曬過久,硯匣也容易干裂。玩賞硯臺時桌上最好鋪上毛氈,硯不要接觸金屬和玻璃等器物,更不可以將硯重疊放置,以防碰傷。在對硯臺涂蠟時,宜涂于硯四周,底部要薄而適中,最忌將蠟涂在硯堂磨墨的部分。不要往硯上抹植物油,植物油屬慢干性油脂,會使硯有怪味甚至產(chǎn)生霉變。在硯匣保養(yǎng)時,應(yīng)經(jīng)常打蠟以保持硯匣光澤,防止潮氣侵入。如果遇到硯匣收縮,硯身放不下的情況,可用砂紙打磨硯匣的內(nèi)側(cè),讓它增寬易放。古硯匣如有破爛和損壞,可采用匣外配匣的方法,對古硯匣進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