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化學計算題中,有許多計算題都蘊藏著某方面甚至多方面的“守恒”因素。根據(jù)“守恒因子”劃分,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守恒有:①質(zhì)量守恒,②物質(zhì)的量守恒(原子、原子團守恒或元素守恒),③電子轉(zhuǎn)移守恒,④電荷守恒,⑤濃度守恒,⑥體積守恒。
[關鍵詞]守恒典;守恒思想; 解題; 化學計算
化學試題的解題方法多種多樣,巧妙的解題能使復雜的題目變得簡單,守恒法就是其中一種.所謂“守恒”就是準確地選擇化學式中某兩數(shù)(如正、負化合價總數(shù)或得知電子總數(shù),陰、陽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總數(shù))始終保持相等,或幾個連續(xù)(或平行)的化學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離子、原子、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保持不變作為解題依據(jù),運用守恒法既可避免書寫繁瑣的化學方程式提高解題的速度,又可避免在紛繁復雜的解題背景中尋找關系式,提高解題的準確度,其具體應用有:
一、質(zhì)量守恒
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內(nèi)容,從宏觀上闡述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從微觀領域闡述則是:“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或數(shù)目)、原子質(zhì)量前后沒有變化,因此,質(zhì)量守恒”。
例1:ag某KOH溶液跟ag某硝酸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1%的溶液,將此溶液恒溫蒸發(fā)掉0.99ag水后,成為t℃時的飽和溶液。求:
(1)所取KOH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在t℃時溶解度。
解析:KOH與HNO3完全反應,得到KNO3溶液,從質(zhì)量守恒定律宏觀闡述可知:KNO3溶液的質(zhì)量為2ag,再通過題目中所提信息:m質(zhì)=2a€?0.1%g,利用化學反應方程式中比例,解題如下:設KOH溶液中含X(g)KOH(溶質(zhì))。
KOH+HNO3=KNO3+H2O
56 101
x 2ag€?0.1%
解得:x=0.112ag
0.112ag€?00%=11.2%
(2)飽和溶液的質(zhì)量為:
2ag-0.99ag=1.01ag
設溶解度為S,則:
S∶(100+S)=2ag€?0.1%∶1.01ag
0.202ag1.01ag=SS+100
解得:S=25g
此題主要利用質(zhì)量守恒法的宏觀闡述。
二、原子或原子團守恒
在許多化學反應中,尤其是離子反應中,原子或原子團以整體參加后,原子或原子團仍然保持守恒。
例2:有一在空氣中暴露過的KOH固體,經(jīng)分析測知其中含水7.62%,K2CO32.83%,KOH90%。若將此樣品先加入到1m01/L的鹽酸46.0
0mL里,過量的鹽酸再用1.07mo1/LKOH溶液27.65mL正好中和,鹽酸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體約為()。
A.3.43gB.4.00gC.4.50gD.1.07g
解析:許多學生在解這道題時,忽視該題中所隱含的條件:反應前后氯元素守恒,如果根據(jù)每步反應求KCI的質(zhì)量,解題太繁,固體KCI的質(zhì)量為:1mo1/L€?6.00mo1/1000€?4.5g/mo1=3.43g,故選答案A。
例3:為了測定某Cu、Ag合金的成分,將30.3g合金溶于80mL13.5mo1/L的濃HNO3中,等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氣體6.72L(標況),并測得溶液中H+的濃度為1MO1/l。假設反應后溶液的體積仍是80mL,試計算:
(1)被還原的HNO3的物質(zhì)的量:
(2)合金中Ag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解析:此題應該明確題意,挖掘題中所給信息,Cu、Ag合金完全溶解后轉(zhuǎn)化為Uu(No3)2,AgNO3。設收集的氣體為NOm,它是由被還原的HNO3產(chǎn)生的,則反應前后氮原子守恒。
(1)設被還原的HNO3為x(mo1),HNO3(被還原)——NOm,系數(shù)為1∶1=x∶6.7222.4
則x=0.3mo1。對于(2)Cu~Cu(NO3)2~2HNO3,設Cu的物質(zhì)的量為n(Cu)(mo1),則HNO3的物質(zhì)的量為2nCu(mo1),類似的,Ag所需HNO3的物質(zhì)的量為n(AG)(MO1),所以,由N守恒列出方程式:
2nCu+nAg+0.3+1€?.08=13.5€?.08(1)
64nCu+109nAg=30.0(2)
解聯(lián)立方程得:nAg=0.1mo1
所以,合金中Ag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0.1€?0830.3€?00%=35.6%
三、電子守恒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得到的電子數(shù),必等于還原劑所失去的電子數(shù)。因此,在化合價上表現(xiàn)為:化合價的升高和降低的總數(shù)相等。
例4:將50.00m10.098m01/L的羥氨(NH2OH)酸性溶液,與足量硫酸鐵在煮沸條件下反應,生成的Fe2+又恰好被49.00mL0.04m01/L的酸性KMnO4溶液所氧化。在上述反應中,羥氨的氧化產(chǎn)物為( )。
A.NO2 B.NOC.NO2D.N2
解析:羥氨被Fe3+氧化,F(xiàn)e2+又被酸性KMnO4溶液所氧化。歸根結(jié)底羥氨失去電子被KMnO4所得到。NH2OH中N為-1價,設羥氨的氧化產(chǎn)物中N為x價,由電子守恒法可得:
x-(-1)€?0.00mL€?.098mo1/L=(7-2)€?9.00m1€?.04mo1/L
x=1
故此題答案為C。
例5:n摩硫化亞銅跟足量稀HNO3反應,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則參加反應的HNO3中被還原的HNO3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_。
解析在該反應中Cu、S化合價均升高,1摩Cu2S將失去10摩電子,那么,n摩則失去10n摩電子,而1摩HNO3被還原到NO,得到3摩電子,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數(shù)相等,則有10n=3x,x=10n/3,故還原的HNO3的物質(zhì)的量為10n/3。
四、電荷守恒
離子的電荷是原子得失電子的標志,因此,電荷守恒是與電子守恒等價的。在電解溶液中,電解質(zhì)電離出陰、陽離子,而溶液中呈電中性。顯然存在,電解質(zhì)的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數(shù)等于其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shù)。
例6:把0.02mo1/LHAc溶液和0.01mo1/1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則混合溶液中微粒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c(Ac-)>c(Na+)
B.c(HAc)>c(Ac)
C.2c(H+)=c(Ac-)-c(Hac)
D.c(HAc)+c(Ac-)=0.01mo1/L
解析:此題實質(zhì)上是0.05mo1/L的HAc溶液和0.00mol/L的NaAc溶液的混合溶液。
由電荷守恒關系可得:
c(H+)+c(Na+)=c(Ac-)+c(OH-)(1)
由物料守恒關系可得:
c(HAc)+c(Ac-)=c(Na+)€?(2)
c(HAc)+c(Ac-)=c(Na+)=0.05mil/L€?=0.01MOL/l
由(2)可知D正確。
將(1)€?+(2)可得:
2c(H+)=c(Ac-)+2c(OH=)=c(HAc)(3)
C選項錯誤。
例7 . 27.2g鐵粉和氧化鐵的混合物,放入500mL的稀H2SO4中,發(fā)現(xiàn)固體完全溶解,并放出4.48LF2(標況)。加入KSCN溶液,無顏色變化。然后向溶液中加入2mol/LNaOH溶液,當溶液呈中性時,消耗NaOH溶液500mL,求原H2SO4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解析:從題中敘述可知,至少涉及六個反應。用常規(guī)解題法非常麻煩;如果不考慮過程,而是抓住反應結(jié)果,最后的溶液只是Na2SO4溶液,根據(jù)電荷守恒,Na+所帶正電荷數(shù)一定等于SO2-4所帶負電荷數(shù)。又因為:Na+的物質(zhì)的量即NaoH的物質(zhì)的量,SO2-4的物質(zhì)的量即H2SO4的物質(zhì)的量,設H2SO4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H2SO4)。
c(H2SO4)€?.5L€?=2mol/L€?.5L
c(H2SO4)=1mol/L
五、體積守恒
體積守恒主要是運用在有氣體參加的化學變化中,根據(jù)始態(tài)與終態(tài)體系中氣體的體積(一般始指同溫同壓的條件下)相等來快速地解決化學問題的方法。此守恒比較多地運用在有機物地燃燒反應中。
例10.CS2能在氧氣中燃燒生成CO2和SO2。將0.228 g CS2大448 mL(標況)O2中燃燒,將燃燒后混和氣體恢復到標準狀況,體積為( )
A.224 mLB.112 mLC.448 mLD.336 mL
分析:CS2在標準狀況下為液態(tài),而O2、CO2、SO2為氣態(tài)。CS2燃燒方程式為CS2+3O2=CO2+2SO2由上式看出,反應前后氣體體積相等。無論O2是適量,過量或是量不足,反應后氣體體積都必等于起始給定的O2的體積。
解:體積是448 mL,答案為C。
參考文獻:
[1]侯濤,中學教與學天津師范大學,2006年第06期。
[2]楊立江,高中數(shù)理化,2004年第02期。
作者簡介:楊先芳(1978—),女,湖北省大悟縣人,湖北省大悟縣楚才高中教師。
李小剛(1978—),男,湖北省大悟縣人,湖北省大悟縣楚才高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