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利用角色期待,激發(fā)交際愿望
“交際性”是我們口語交際課區(qū)別于普通聽說訓練、講讀練習的重要標志,但目前口語交際課最大的問題恐怕就在于課堂上交際味道單薄,單向、線性的聽說味反而較為濃烈。交際過程的實現(xiàn)、交際目標的達成是我們的既定方針,但我們顯然應該先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交際的愿望從哪里來?
以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口語交際為例:《水滸傳》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武松打虎、楊志賣刀、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林沖雪夜上梁山等。請你準備一段水滸故事參加班級的擂臺賽。比一比,看誰講得生動、精彩?!@道交際題目最難的地方大概不是講故事本身,甚至不在于如何激發(fā)學生講故事的熱情,因為,即便是表達能力差的學生,也能夠磕磕碰碰地把自己準備好的水滸故事講出來,而且大致不會有誤,最困難的是如何才能把它上成有濃濃交際味道的口語交際課,而不是單薄的聽說訓練。
一般來說,學生的交際愿望跟他們的交際興趣有直接的關聯(lián)。經(jīng)驗告訴我們,人們往往在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上表現(xiàn)出積極的交際意愿。當然,這樣的交際興趣是可以有效引導和逐步培養(yǎng)的,在這里,教師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
對于“水滸故事擂臺賽”這樣的話題,題中的“擂臺”二字帶給我們有益的啟發(fā)。我們自然會形成這樣幾個具有導向意味的問題:擂主是誰?擂主如何主持整個活動或者擂主如何展示自己,并應對挑戰(zhàn)?打擂成功的評判應如何進行,由誰來保證它的公平性?打擂的意義在哪里?
基于引發(fā)交際愿望的以上思考,最終可以形成如下的操作思路:一是平行的班級之間相互約定搞一個年級水滸故事賽,選手由各個班級選送;二是以推選年級賽手為目的組織班級水滸故事擂臺賽。這主要解決打擂的意義上的追問,激發(fā)學生參與交際的興趣或者產(chǎn)生班級責任感。
教師是班級擂臺賽的理想擂主人選。教師的任務主要就是有效執(zhí)行打擂程序,參與制定擂臺規(guī)則并付諸實施。如果班級之中有合適的學生擂主人選,教師也可以選擇退居幕后。擂主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是著手成立打擂理事會、監(jiān)事會。
到此,圍繞“水滸故事擂臺賽”,按照各自職能把全班同學基本上劃分成三部分:打擂選手、理事會(掌管評判)、監(jiān)事會(掌管監(jiān)督)。角色意識是口語交際的基礎性問題,明確的角色身份有助于學生選擇合適的言語以及言語表達方式,是交際情境最自然的入口,而角色期待則是口語交際順利展開的動力保證,不可忽視。
二、 強化角色意識,實現(xiàn)交際互動
口語交際教學“交際性”的實現(xiàn)程度要靠多向的交際互動來保證。多向的交際互動,是成功口語交際課的顯著特征,學生也只有在這樣的來自于各個方向(角色)的言語交際氛圍中才能夠享受到智慧交際的快樂,分享思想、分享睿智、歷練口才。
多向的交際互動必須要有自覺的負責任的講究道德的傾聽作基礎??梢苑浅?隙ǖ卣f,沒有成功的傾聽就不會有成功的交際。在許多口語交際課上,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在精心創(chuàng)設的情境面前,學生爭先恐后,個個急于表述自己的觀點。當教師喊別的同學發(fā)言時,他們會發(fā)出一聲長長的嘆息,或悄悄地與周圍的同學竊竊私語,說些與議題毫不相關的話;或急不可耐,沒等別人說完,就跳著喊著舉起了手……課堂上可謂一片熱鬧。真正能坐著傾聽別人講話的學生并不多。傾聽的“缺席”將會使得我們的交際質量大大降低,只有會聽、聽懂,能聽出問題,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互動,達到交際的目的。同時,“傾聽”也是一個人文明交際的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一個不能等對方把話說完就急于表達的人,經(jīng)常打斷別人講話聽不得反面意見的人,是缺乏修養(yǎng),很難與人成功溝通的。
角色意識是多向的交際互動得以達成的又一重要保證。在“水滸故事擂臺賽”的交際現(xiàn)場上,角色眾多,角色思想的表達在力求充分的同時還要講究合乎規(guī)范,合于情理。
作為擂主,要保證程序公正,他的言語應力求中間化,不宜有明顯的個人情感傾向,要接受監(jiān)事會的監(jiān)督和批評。但同時,擂主也要注意用簡潔的語言及時對參賽選手作出客觀的介紹,注意調(diào)控整個比賽的節(jié)奏,必要時也應有到位的煽情。作為選手,個性化的參賽宣言有助于贏得理事會的好感,必要的道具使用能夠起到渲染氛圍的作用,得體的體態(tài)言語可以收獲“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最佳效果,特別是那些能夠體現(xiàn)梁山好漢的典型動作更是應當好好展示。作為理事會,擔負著公正評判的責任,要隨時準備應對來自監(jiān)事會的詰難和拷問,對于自己做出的評判要做到心中有底,口中有數(shù)。作為監(jiān)事會,雖不要求做到明察秋毫,但基本的公正要維護,必要的詰難要采取,得體的詼諧要具備。
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說自己應說的話,這是多向交際互動中對于交際角色的基本要求。
三、 鏈接現(xiàn)實生活,拓寬交際時空
對于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無時不在的生活情境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歷練環(huán)境。關注學生的言語交際環(huán)境,有意識地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交際引導,鼓勵主動交際,為學生做好榜樣,是教師、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作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在民間有著深厚的文化根基,不少學生的家長對其中膾炙人口的一些片段了如指掌。網(wǎng)絡以及影視作品也有大量的相關材料值得學生觀賞、學習。合理發(fā)掘和利用這一部分教學資源不僅是把教學向課外延伸的自然要求,也是語文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合,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必然途徑。
為了搞好本學期最后一次的口語交際教學,我們在開學初就對《水滸傳》的課外閱讀進行了安排,要求每一位同學都要制訂好閱讀計劃,規(guī)定閱讀進度,撰寫閱讀體會。在班級層面,每兩個月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活動,對重點人物和事件展開討論,深化認識。結合讀書交流活動,我們還充分利用了班級黑板報。黑板報也是分兩次刊載有關《水滸傳》的小常識、精要評論。在這些過程性活動中,自然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個人閱讀風景線,為最后的展演提供了必要的組織、閱讀、演練諸方面的準備。
四、 巧設交際情境,營造交際氛圍
與一般的聽說訓練相比,口語交際教學更加重視交際情境的創(chuàng)設,強調(diào)交際性,關注交際主體的現(xiàn)實互動。交際情境的有效創(chuàng)設是口語交際教學順利展開的基礎,是學生交際愿望產(chǎn)生的動力源泉。交際情境還對交際雙方有控制作用:話題的延伸、措辭的選擇、理解對方的弦外之音無不需要結合情境進行。
生活中的口語交際現(xiàn)象提示我們:如果沒有真正的交際情境參與,口語交際是無法進行的,口語交際教學也是不存在的。因而,創(chuàng)設具體的交際情境,是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先決條件。讓學生在真實、有意義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練習,既符合課標精神,也符合口語交際教學規(guī)律。
教師在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時,必須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要注意口語交際教學和閱讀教學在使用教科書上的不同。閱讀教學的教科書給我們提供的是一個范本,而口語交際教科書提供的僅僅是一個話題,即說話的引子,僅供我們由此出發(fā),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產(chǎn)生真實的交際行為。因而,我們在教學中不必拘泥于教科書上的一個范例或幾幅圖畫,要進行必要的話題拓展或轉換,讓我們的學生進入一個更為貼切、更為真實的交際情境。
2.要注意交際情境的設置。交際情境的設置需要注意以下四點:要符合學生需要;是學生愿意接近的東西;要照顧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積累;交際情境中所要表達的觀點必須和大多數(shù)學生的觀點相當。
在“水滸故事擂臺賽”這則口語交際訓練中,如果不注意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課堂與我們從前的聽說訓練幾乎就沒有太大的區(qū)別。教師同樣要訓練學生認真地聽,要指導學生說得有條理、有順序,但這樣一來,就不能體現(xiàn)“口語交際”的編者意圖,“口語交際”這一課型與“聽說課”便無差異,就會缺失了口語交際的交際味,課型特點就不明顯。而針對“擂臺賽”的特點設計的本次教學過程,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具體情況,獲得適宜的角色身份,巧妙地突出交際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面對不同的角色身份,學生就會主動思考應該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用什么樣的言語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不僅賦予了講故事以靈性和意義,同時也讓“交際性”更富有情趣。在具體教學這則口語交際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通過播放電視劇《水滸傳》中主題曲《好漢歌》,在教室張貼相關的圖片,在黑板上寫好交際主題等辦法營造濃濃的交際氛圍,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