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西風胡楊》是人教社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第九冊第二單元的精讀課文,是一篇感物吟志之作。作者以充滿激情和哲理的語言,描述了胡楊的可貴品質,抒發(fā)了對胡楊深厚的愛、對胡楊命運的深切同情以及對胡楊品格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環(huán)境保護事業(yè)的關注。閱讀這篇文章,會使學生意識到大自然不僅可以使人陶醉,還可以給人震撼;我們不僅有熱愛它的權利,更有保護它的責任。
設計理念:
創(chuàng)設情境分角色誦讀,分板塊式審美感悟,情意交融,活化語文實踐,豐富語言的積累。
目標預設: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課文中介紹的胡楊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胡楊的熱愛、贊美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作者對胡楊命運的同情與關注,激發(fā)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4.學習作者是如何觀察大自然的,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胡楊的特點及作者對胡楊深情的愛。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胡楊命運的同情以及對環(huán)保事業(yè)的關注。
導學流程:
一、 喚情入文,走近“英雄”
1.情境對比,激發(fā)情感。
(課件出示“沙漠”和“沙漠胡楊”兩組圖片,引導學生體會胡楊能適應沙漠的惡劣環(huán)境,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樹種……)
2.整體感知,聚焦“三最”。
(1)面對這樣一種樹,作者在課文中用了“三個最”來贊頌它們,哪“三最”?
(生答并板書:最堅韌、最無私、最悲壯。)
(2)引導學生點評板書,強調“韌”字的寫法:注意“刀”字左邊加一點。
(3)詞語朗讀:最堅韌、最無私、最悲壯。
(4)句式朗讀:胡楊是最堅韌、最無私、最悲壯的樹。(注重引導學生讀出沙漠中西風胡楊的驕傲!)
二、 人“樹”對話,贊美“英雄”
1.設疑切入,直奔“情”點。
(1)設疑引情。
師:贊美胡楊堅韌、無私,我們容易理解,作者為什么用“悲壯”一詞來展示胡楊的品格?(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讀后匯報交流。)
①板書并引讀:(胡楊——)
生千年不死
死千年不倒
倒千年不朽
②理解重點字、詞:“朽”——“千年不朽”
(2)范讀激情。
師:每一個千年,都令我們遐思,荒漠殘城,惟有胡楊與風沙爭雄!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看看你眼前會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師范讀第四自然段。)
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胡楊生下來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它們生前為保衛(wèi)所摯愛的熱土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軀仍堅定地挺立著。)
(3)朗讀抒情。
師:這不僅僅是一種感動,更是一種震撼。
引導學生朗讀課件出示內容。
(4)賞讀升情。
師:它們真是“沙漠英雄樹”!連溫家寶總理都這樣稱贊它,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溫總理對它的贊美——
師:(播放視頻)“我年輕時曾長期工作在中國的西北地區(qū)。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長著一種稀有的樹種,叫胡楊。它扎根地下20多米,抗干旱、斗風沙、耐鹽堿,生命力極其頑強。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稱為英雄樹。我非常喜歡胡楊,它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征。”
2.人“樹”對話,入境品味。
(1)設境激趣,品讀感悟。
師:不能身臨其境親眼目睹胡楊的風采是一種遺憾,但透過語言的魅力一樣能讓胡楊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師制作了一部《胡楊之最》的專題片,想請你們來當配音員,用課文中的二、三自然段為專題片來配音。
爭當小小配音員
★ 認真默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劃出感受最深的詞句。
★抓重點詞句,品讀胡楊的“堅韌”與“無私”。
★ 把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融入文中,讀出胡楊的“堅韌”與“無私”。
★ 爭當專題片《胡楊之最》的配音員,聲情并茂地朗讀。
①分步出示“爭當配音員”的要求,引領學生把目光聚集在語言文字上,從“怎么寫”的角度體會作者是用怎樣的語言把胡楊的“堅韌”與“無私”寫出來的,揣摩怎樣讀才夠準、才夠味?
(學生默讀、點劃、練讀、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要點一:準確把握“深達二十米”、 “零上四十攝氏度”、“零下四十攝氏度”、“鋪天蓋地”與“摧肝裂膽”等重點詞語,通過對比、想象、模擬、指導朗讀等方法體會胡楊的“堅韌”。
要點二:品析“不在乎”與“在乎”,體會胡楊的“無私”。
②抓住“不在乎”這個關鍵詞語,引導學生理解感悟胡楊“不在乎”名利、地位、世人的贊嘆、摧肝裂膽的風沙、生長的惡劣環(huán)境……“在乎”的是城市、村莊、青山綠水、蕓蕓眾生的生息……
(指導學生讀好“讓給了……讓給了……讓給了……留給了……”和“是擋……是……是……是……是……”)
(2)角色體驗,情感朗讀。
爭當專題片《胡楊之最》的配音員,聲情并茂地朗讀,教師適時點評。
(課件出示把“胡楊”和“它們”改為“你們”的段落:你們是擋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莊,是青山綠水,是并不了解你們的蕓蕓眾生,可你們不在乎。你們將一切浮華虛名讓給了牡丹,讓給了桃花,讓給了所有稍縱即逝的奇花異草,而將這摧肝裂膽的風沙留給了自己。)三、 互助閱讀,探究“英雄”
1.移情激疑。
胡楊曾孕育了整個西域文明。而今,如此堅韌、頑強,為著人類默默奉獻的胡楊遇到的威脅又是最殘酷、最致命、最無情的。它們到底遭遇了什么呢?
2.合作探究。
請同學們把自己當成“胡楊研究所”的研究員,和你的同事(同桌)合作品讀5、6自然段,探究胡楊的過去和現在,并將研究成果記錄在研究卡上,然后匯報交流。(可以對照課文插圖和參考課前收集的資料。)
(音樂營造氛圍,小組合作閱讀研討,師巡視指導。)
3.交流心得。
(以語言訓練的方式進行匯報交流。)
A、______________________,怎能不叫胡楊落淚?
B、 “我”擔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情味回讀。
師:此時此刻,我不禁想到著名詩人艾青的詩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胡楊深愛著腳下的熱土,上蒼每一滴憐憫的淚,只要灑在胡楊林的沙土上,即便是入地即干,也會讓這批“戰(zhàn)士”繼續(xù)屹立在那里奮勇殺敵。拿起書,再輕聲讀讀這段文字,用心體會。(生讀第六自然段。)
5.情感共振。
這就是胡楊,為了用一抹綠色裝點地球,為了人類的繁衍生息而寧愿耗盡生命中最后一滴血。人類應該覺醒了,決不能讓子孫后代重溫荒漠殘城的噩夢。
四、 “身臨其境”,感悟“英魂”
師:同學們,讓我們背起行囊做一回“沙漠旅行者”,走進這茫茫的胡楊林中……(課件出示“我”穿行在大漠深處,大片殘尸遍野但遒勁的枯枝仍迎著風沙不屈地屹立的胡楊林畫面。)
1.暢談感受。
說說你此時的感受?(無比心痛、痛惜。)
2.傾聽祈求。
(師引讀“我”發(fā)出的祈求,體會作者情感。)
師:站在這孑然凄立的胡楊林中,作者發(fā)出了這樣的祈求:
上蒼的淚,哪怕僅僅一滴。
3.表達祈求。
師:(出示課件胡楊枯枝不屈屹立圖)看看吧,胡楊眼中的淚已經枯寂,但遒勁的枯枝仍不屈地屹立。它是在痛苦無奈地訴說,還是在無言地向蒼天吶喊?此時此刻,你就站在這孑然凄立的胡楊林中,請你繼續(xù)祈求。你還會祈求些什么?(引導學生聯系上文自由表達我的懇切希望。)
我祈求(生:)所有飽食終日的人們背著行囊在大漠中靜靜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我祈求(生:)胡楊,請它們再堅持一會兒,哪怕幾十年。
……
4.領悟精神。
師:你們發(fā)自肺腑的祈求將會化成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聲音,讓希望與信心回蕩在胡楊林中。胡楊不能倒!因為人類不能倒,因為人類文明不能倒。因為我們堅信——(將課文內容轉化成詩化句式,有感情地朗讀,讀中感悟“胡楊之魂”。)
生(讀): 胡楊還在
胡楊的精神還在
生命還在
蒼天還在
蒼天的眼睛還在
那些傷者將被治療
那些死者將被祭奠
那些來者將被激勵
5.想象未來。
師:讀著讀著,這些文字在你的眼前仿佛變成了什么?(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想人類對環(huán)保事業(yè)的關注,胡楊蔥郁挺立的景象。)
五、 回顧全文,點明課題
1.師:同學們,造成胡楊悲慘命運的是人,相信改變這一切的一定也是人!人類會更加關注胡楊的命運,關注環(huán)保事業(yè)。直到某日,被感動的上蒼猛然看到這一大片美麗忠實、遍體鱗傷的樹種,問:你們是誰?(引導學生運用回音式朗讀突出“無數”:我們是胡楊!……胡楊……胡楊……)
2.創(chuàng)設不同語境朗讀課題,體悟“西風”內涵。
六、 情感延伸,深度體驗
課后作業(yè):如果你是文中提到的“上游的人們“,你會怎樣做?請你從工人、農民、教師、醫(yī)生、學生等中任選一個角色,把你的想法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