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1005-6629(2010)09-0011-01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C
硫和銅反應的實驗,污染空氣較嚴重,下面介紹的改進實驗,可有效防止教室空氣的污染。
1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2實驗操作
取少量硫粉加入具支試管中,在玻璃棒一端固定一束擦亮的細銅絲,插入涂有凡士林的橡膠塞孔內,塞好帶玻璃棒的橡膠塞,把玻璃棒向外拉至端點,導管插入盛有堿液的燒杯。
給盛有硫粉的試管加熱,當有部分蒸氣在試管內燃燒時,慢慢將玻璃棒向里推,使擦亮的一束細銅絲伸入硫蒸氣內,銅絲在穿過表面的火焰層時即被預熱,繼續(xù)伸至高溫硫蒸氣中迅速燃燒發(fā)出亮光,反應瞬間完成,產生大量氣體,其氣流迅速通入堿液。
取出玻璃棒,可看到光亮的紅色銅絲變成黑色,用手一捻即成粉末(Cu2S)。
3幾點說明
(1)宜采用21 mm×150 mm的硬質具支試管,由于口徑大,沸騰的液態(tài)硫的表面積大,產生的硫蒸氣相當充足,便于充分反應。
(2)在膠塞孔內涂點凡士林,便于移動玻璃棒,同時可防止氣體泄露。
(3)反應所用的銅絲要細且擦得很亮,最好用剝去導線外部絕緣材料的細銅絲,長度以2~3 cm為宜。
(4)由于硫和銅反應是放熱反應,且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因此,當細銅絲的發(fā)光現(xiàn)象結束后,應立即將導管上的橡膠管用止水夾夾緊,以防止堿液倒流。
(5)去除附在著在試管內壁上硫的方法:待試管冷卻后,往試管內加水,沒過硫為止。用酒精燈加熱試管,硫受熱后,很快就融化了,硫剛離開試管內壁,水就涌過來,使硫與試管內壁分離。再用毛刷刷洗,最后用水沖洗干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