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等職業(yè)教育中,要提高高職語文教學效果,就要對語文教學進行大膽改革,使其適應高職教育的要求。應在觀念上大膽創(chuàng)新,在方法上靈活多變,內容上體現(xiàn)教書育人相結合,只有這樣,高職語文教學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提高;高職語文教學效果;改革
培養(yǎng)具有較高職業(yè)素質的社會應用型人才,是高職高專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高職語文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這一培養(yǎng)目標中承擔著一份重要責任,在職業(yè)教育課程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下面筆者談談如何提高高職語文教學的效果,為學生今后的職業(yè)生活打好基礎。
一、 科學選擇教學內容
高職語文是一門面向高職院校各專業(yè)的公共課,在選編內容上要具有相當?shù)膶挿盒浴㈤_放性,充分照顧到教與學兩方面的實際需要并具有選擇性。語文教學除在課堂講解課本知識外,還要融入社會生活內容,特別是具有時代感的內容,增強課堂的時代感、新鮮感,將大大激發(fā)學生學好語文的興趣。應該考慮到讓學生了解社會,掌握一些解決社會問題的基本技能,特別是在演講與口才、應用文寫作等方面的內容,更應盡可能地聯(lián)系社會需要,以便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可以較好地發(fā)揮社會效用。語文教師要在增強學生語言文學知識的同時,更要教給學生終身受用做人的道理。選取帶有爭議的作家作品,引導學生討論、評議,鼓勵學生大膽思考,讓學生以求新求異的思維方式去深究,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在眾多優(yōu)秀作品中,選擇既有藝術性又最能呼喚良知、給人以生命啟迪的作品。在文學作品的學習中,除了使學生了解文學知識,感受人事景物形象外,更要讓學生感悟人生,認識社會,喚起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在獲得審美享受的同時自然而然地陶冶情操、凈化靈魂。
二、 突出精講精練
精講,要求教師在備課中一定要深入鉆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出最佳教學方案。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抓住重點、難點,盡可能講得精要,講到點子上,為學生輸入有效的信息。精練,要求學生必須在掌握教師所傳授知識、方法的基礎上去練,而且要練得有效,避免機械地盲目地無效地練習。通過練習,真正達到鞏固知識和形成技能、技巧的目的。精講精練運用得好,能大大提高高職語文教學的效率。
三、 突出能力培養(yǎng)
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主要是為社會輸送生產第一線的實用型人才。因而,能力培養(yǎng)是高職院校各學科教學的中心,各學科都必須在“以基礎知識為本,以能力訓練為主”的總原則下開展教學,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要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即讀寫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高職語文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方面既要有輸入信息的聽、讀能力,又要有輸出信息的說、寫能力,缺一不可。高職語文教學只有突出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使畢業(yè)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適應基層、適應用人單位,才能與職業(yè)教育的大環(huán)境大氣候相協(xié)調、相一致。
四、 突出教學手段的靈活多樣
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上缺少緊張感,因而課堂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相對差些,注意力也往往容易分散。針對這種情況,高職語文教學的手段更不應該單調呆板,而要突出靈活多樣,以提高學生興趣。另外,高職院校的許多專業(yè)課具有實習、實驗、操作等實踐內容,這些內容客觀上促進了專業(yè)課教學手段的靈活多樣。學生適應了專業(yè)課教學手段的靈活多樣,也就自然而然地要求語文教學手段的靈活多樣。高職語文教學突出教學手段的靈活多樣,既符合學生心理特點,也符合學生的要求。高職語文教師可以借助語言手段、情境手段、對話手段、音像手段、字畫手段、練習手段來突出靈活多樣。只有這樣,高職語文教學才能更形象更生動地傳送信息,并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來接收信息。
五、 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改變教法,授課過程中盡量縮短講析的時間,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通過精心策劃,重點闡述、引導啟發(fā)、設置情境、集體討論等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樂學善學,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保證學生通過課堂能獲取豐富的文化知識、擴大視野、增長見識,激發(fā)興趣和靈感,除了課堂講授式的教學方式外,還可以采用朗誦、演講、辯論、情景劇表演、討論甚至實地參觀等多種寓教于樂的形式。作為語文教師必須為學生們構建一個開放的語文學習體系,提供更多的語文實踐形式。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獨立、自主、合作的實踐中得到發(fā)展。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既然學生存在學習個性、能力水平的差異,教師就應轉變觀念,因材施教,積極實行啟發(fā)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方法,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獨立地進行分析和綜合,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思維的條件和思路。這樣學生才能產生樂學的情緒,從而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果。
六、 注重使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
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開拓創(chuàng)新,引進先進的教學方式與手段,充分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將其與語文教學進行整合。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知識信息變成圖片、動畫、影視錄像,并附以音樂、效果等,具有身臨其境、視聽結合、圖文并茂、聲像并茂的效果。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介入,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封閉式,促進了課堂教學活動的全面開放,使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效率得到全面優(yōu)化,為課堂教學格局的改變和模式的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徑,為課堂教學現(xiàn)代化提供了技術條件。因此,實現(xiàn)課堂教學現(xiàn)代化,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要與聽、說、讀、寫語言訓練有機結合,使之成為語言訓練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優(yōu)越性。事先充分準備,使用時干脆利索。有了充分的事先準備,在課上才能干脆利索適時地使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使之產生傳統(tǒng)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加強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做到課堂內與課堂外相結合,抽象與形象相結合,理論與實用相結合,使學生調動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在生動、形象、具體的過程中受到審美感染,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要提高高職語文教學效果,就要對語文教學進行大膽改革,使其適應高職教育的要求。應在觀念上大膽創(chuàng)新,在方法上靈活多變,內容上體現(xiàn)教書育人相結合,只有這樣,高職語文教學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江蘇省鹽城機電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