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復述的理解,可以表現(xiàn)為以下兩個方面:前者指把別人說過的話或自己說過的話重復一遍;后者指學生重新組織語言,將課文內(nèi)容敘述出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復述訓練,主要指后者,即對課文文本的復述。復述文章的大意與精彩情節(jié),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事件、某個場景與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情緒情感體驗等等。復述效果是以能力為基礎的,復述訓練又是提高能力為歸宿。
[關鍵詞]理解能力;《九色鹿》;《贈汪倫》
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如何進行有效的復述訓練?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通過復述,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記憶能力與有序表達能力
正確的復述要達到三個基本要求:一是不歪曲原意;二是不丟掉主要內(nèi)容;三是不改換精簡主要情節(jié),但其又不是簡單的機械記憶和生吞活剝式的背誦。在復述訓練過程中,我們應做到兩點:一是注重對文本的理解,理清文本層次與線索,了解文本主要觀念、基本情節(jié),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這其實也是一種有效的記憶方法訓練。二是進行有序地表達,即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串聯(lián),抓住關鍵字句,用自己的話說出原文的內(nèi)容。這樣,有效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在這個不斷積累、自主表達的過程中,不僅對所述人、事、物逐漸地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同時還能培養(yǎng)語感。例如,在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進行了如下復述教學程序:
①林沖被發(fā)配滄州,途經(jīng)柴進莊。
②柴進厚待林沖,洪教頭挑戰(zhàn)林沖。
③林沖與洪教頭比武。
④林沖巧妙地擊中洪教頭的要害,打敗了他。
學生照著這樣的板書就更容易地復述出來。其它如做填空題、抓關聯(lián)詞等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記憶了一些語段。要知道,記憶就是復述的準備,而復述又能進一步加深記憶,以此養(yǎng)成口腦并用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也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當然,在復述訓練過程中,由于學生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老師要善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善于教給學生一些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善于和學生一起提煉出提綱,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降低復述的難度,同時突出了說的訓練,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通過復述,提升學生的概括能力與綜合能力
復述與詳細復述與簡要復述之分。詳細復述力求更為完整地表述文本內(nèi)容,而簡要復述,就是用自己的話,簡明扼要地把文本內(nèi)容表達出來。它不等同于概括大意,在去除文章中描述性的枝枝蔓蔓的同時,也要抓住文章中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復述。這種復述,主要是提升學生的概括能力與綜合能力。如何進行概括、如何綜合?包括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熟悉文本。通過認真閱讀達到閱讀的認知層次,即通過對語言這一物質(zhì)外殼的認識,去獲得課文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對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和特點有一個完整的、深刻的感知。第二環(huán)節(jié),復述內(nèi)容的選擇。對文本材料進行歸納、概括與提煉。去掉了一些次要的、解釋性或描寫性的部分,通過歸納、概括與提煉,抓住文本核心內(nèi)容,保證內(nèi)容的完整性、獨立性,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第三環(huán)節(jié),內(nèi)化、表述。即將文本語言內(nèi)化為自身語言進行準確表述,在這教會學生理清文章的線索,找出線索列出綱。在進行這樣的復述訓練過程中,我常常組織學生進行小組間的競賽,做到既簡明扼要又不偷工減料。學生在這樣一種氛圍內(nèi),小組成員熱烈探討,概括能力日益提高,表達能力也是讓人喜上眉梢。如:《少年王冕》一課,有些小組很快就根據(jù)文中的四個具有概括作用的小標題“幼年喪父”、“輟學放牛”、“刻苦學畫”、“學有所成”,進行簡要地復述,既條理清晰又不會漏掉任何材料。同時,還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通過復述,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編能力
在進行復述訓練時,在堅持不改變原文大意的基礎上,學生還通過合理的想象,進行創(chuàng)編。需要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或改變體裁、或改變?nèi)朔Q、或改變結構、或補充內(nèi)容、或補充情節(jié)、或刻畫人物,或改變結局、或續(xù)寫故事,通過合理而豐富的聯(lián)想與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自己所讀到的內(nèi)容,這其實也是是一個創(chuàng)作的過程,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鞏固、積累,突出學生想象能力、創(chuàng)編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作用。在進行復述訓練時,要注重復述內(nèi)容的選擇,通過選擇有聲有色、有人物形象的課文讓學生進行藝術性復述;選擇生動形象、情節(jié)明顯的短文作為詳細復述對象;選擇結構完整、內(nèi)容豐富、易于抓住重點的課文作進行簡單復述。比如,有學生在復述《贈汪倫》一首詩時,可以讓學生進行藝術性復述,增加了這么一段詩情畫意而又切合當時作者情感的語言:“李白遠遠地聞到了一陣陣花香,抬眼望去桃樹一顆挨著一顆,密密層層,整個桃花林猶如一片粉紅的‘海洋’。雖然桃花開得鮮艷嬌美,可李白卻無心觀賞美景。直奔桃花潭?!憋@然,這個學生是理解了當時作者寫詩的背景,體會到了作者寫詩時的感情,加上了自己豐富的想象,進行二次加工創(chuàng)編,才有了如此精彩的復述。再如,在教學蘇教版《九色鹿》時,可以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復述,通過合理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教師在教學中作適當?shù)囊龑В叭绻{(diào)達再次落水,又巧遇九色鹿,那故事將合怎樣發(fā)生?”這時,學生們會開動腦筋,情動辭發(fā),創(chuàng)編出一個個頗具個性故事。
復述訓練是運用口頭敘述的方式把讀過或聽過的具體材料表達出來的一種技能訓練,具有多樣性、靈活性、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等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根據(jù)學生不同年級的要求,科學選擇確立復述訓練的目標,選擇復述訓練內(nèi)容,借助于多種形式與方法,進行有效訓練,不斷提升發(fā)展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作者簡介:宋碧波,啟東市久隆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