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效率的高低,是一個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集中體現(xiàn),我認為,提高中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應從備課和課堂教學兩方面入手,備課時應注意了解知識體系,還應注意使內容與方法有機統(tǒng)一,課堂的教學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下工夫:明確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問題情境,激發(fā)求知欲望;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創(chuàng)設評錯情境,學生以錯悟理;充分發(fā)揮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善于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精講例題,多做練習。
課堂教學效率是對數學課程的教學活動進行合理性評價的重要內容,它在量上表現(xiàn)為數學課堂內實際的教學時間與有效的教學時間之比。在質上表現(xiàn)為單位時間內師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在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數學策略的優(yōu)化、數學思維的訓練等方面得到盡可能多的實際效益,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觀需要強調課堂效率的全面性、合理性與發(fā)展性,下面結合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行初步探討。
一、明確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必須根據所教內容的特點,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此三個維度的目標具體化并且落實于教學活動中,在備課時,要圍繞著這些目標進行必要的內容重組,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思想、心理等方面達到預期的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每一堂課都有教學任務和目標要求,教師應當能夠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以及教學設備的變化,靈活地應用教學方法,數學課程的教學方法很多,對于新課,我們有時采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新知識,有時采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建立數學模型,探求新知識。而在平面幾何的教學中可采用圖形法,讓一個個定理用圖形來生動地展示,并把基本圖形作各種變式,數形結合,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率,例如,在這屆學生的平面幾何教學中,對于幾何定理的教學筆者采用首先讓學生從圖形探求出定理,教師再文字敘述,然后,再用幾何語言表達出來,最后讓學生記圖形,對應幾何語言表述,這樣通過數形結合,學生學得輕松有趣、記得牢固,對于復雜圖形的解題也善于分解出基本圖形和基本定理,化難為易效果較好,此外,還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靈活地采用談話、讀書指導、作業(yè)、練習等多種方法,有的時候,在同一堂課上要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有句話叫做教無定法責要得法,只要是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的,都是好的教學方法。
求知的動力源自于學生對揭示未知事物之真相的渴望,將知識點隱入一個個問題之中。通過一個個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并且具有探索性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導學生自覺地進入探究性學習之中,學習知識,形成能力。
二、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剖設評錯情境,學生以錯悟理
數學的許多定理定義較為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而這些知識往往又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之所在,教師要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令學生興奮起來,使所學內容在學生的大腦中留下強烈的印象,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針對中學生善于自我表現(xiàn),回答問題積極踴躍的特點,教師應當設計一些富有新意的訓練題目,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進而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這樣既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又有利于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數學是一門結構嚴謹、邏輯性強的學科,因此,對于數學知識的講解除了要從正面解釋外,還要做一些反面文章,即針對學生在理解知識要領時常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進行設問或故意出錯,讓學生從正確與錯誤的對比之中明辨是非,提高知識要領學習的準確性、全面性、邏輯性,由于這種創(chuàng)設的評錯情境,所給出的結論與學生的思維發(fā)生沖突,學生尋找錯誤原因的欲望會非常強烈,一旦錯誤被揭穿,必定會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對知識的掌握便會更加準確。
三、充分發(fā)揮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精講例題和多做練習
提高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程度,讓他們能夠主動、自由、快樂、有效地學習,首先,要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們勤于動腦,善于發(fā)言,其次,要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習慣,使學生能夠在討論交流的氛圍中學習,在教學的重點難點處,若能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啟發(fā)、借鑒和學習,思維由集中到發(fā)散,又由發(fā)散到集中,個人的思維在集體中得到了發(fā)展,對解決問題會有很大的幫助,教師應當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學生交流活動中,對討論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輕易地表態(tài)或者下結論;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錯誤不要壓抑而是在群體的交流與討論中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對于小組討論的結果及思維的過程應當鼓勵學生及時展現(xiàn),不要害怕出錯,要敢于面對問題,關鍵是要通過交流和討論了解自己思維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以及自己在認識理解問題時的缺陷。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被越來越普遍地運用于數學課堂教學之中,這種利用文字、圖形、聲音、動畫等多種技術組合而成的信息系統(tǒng),將視覺與聽覺同時作用于人們的感官,生動逼真的畫面和悅耳動聽的聲音所創(chuàng)造出的教學情境,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得以具體化、清晰化,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重視實踐操作,積極主動思考,科學記憶知識,使以教師的教為主導,變成以學生的學為主體,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要求,教師要精選例題,可根據例題的難度、結構特征和思維方法等特點進行全面剖析,不片面地追求例題數量,而是重視例題的質量,解答的過程視具體情況而定,可由教師完整地寫出,也可部分寫出,或者請學生寫出,關鍵是在講解例題的時候,要讓學生也能夠參與其中,而不是由教師一個人完全承包,教師應當騰出十多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們做練習題、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或者解答學生的提問,進一步地強化對本堂課教學內容的理解,若課堂內容相對輕松,也可指導學生進行預習,提出適當的要求。為下一堂課做準備。
總之,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應該是備課和課堂教學等幾方面的有機整體組合,提高中學教學課堂教學效率。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其中,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筆者作為一線中學數學教師,要堅持不懈地更新教學觀念,勇于探索,不斷總結和創(chuàng)新,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