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自達方面來說,將更多的資源、車型向對等合資的長安馬自達傾斜理所當然,但強勢的一汽也不會對馬自達的“偏心”舉動袖手旁觀。
在糾結了一番之后,長安福特馬自達終于在分家的道路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據悉,今年年底,分家后的長安福特馬自達將按照50%:50%的對等股比,分別成立長安馬自達和長安福特兩家合資公司,最遲2011年底完成全部拆分。
雖然,根據目前的消息,長安集團與馬自達中國均表示,尚未獲得發(fā)改委的批復。但是從長安集團內部人士傳來的消息卻顯得很樂觀:“這是遲早的事,長安福特馬自達拆分方案已經確定了,現在就等政府審批。”
不過,在消息仍未最終確定的情況下,目前分家的一些實質性步伐卻已展開。據馬自達中國相關人士透露,新合資公司成立后,長安福特馬自達南京工廠將成為長安馬自達的專屬工廠。目前在南京工廠投產的福特品牌嘉年華車型將逐漸轉產。而由于現在長安福特馬自達重慶工廠產能異常緊張,嘉年華實現轉產或許要等到2012年重慶新工廠投產時。這也意味著,相比福特而言,一向受制于長安福特馬自達重慶工廠產能限制的馬自達終于徹底掌握了南京工廠的產能控制權。
工廠的控制權之爭似乎顯示了馬自達在分家方面的堅定決心。雖然長安馬自達合資公司尚未掛牌,但馬自達方面似乎已經等不及了。據相關知情人士透露,自2010年5月開始,馬自達3車型就被馬自達迅速轉移到了南京工廠生產,借此,馬自達順利實現了馬自達2和馬自達3在南京工廠的“會師”。
馬自達的堅決也是有著異?!昂侠怼钡脑?。有專家對《汽車觀察》表示,對于馬自達來說,在中國成立一家股比對等的合資公司,將使馬自達獲得更多的話語權,馬自達方面也可以更大膽地推進其中國戰(zhàn)略。
此前,由于自身實力不夠強大,謹慎的馬自達在進入中國初期并未選擇建立股比對等的合資公司,而是選擇技術入股,借助一汽、長安、福特等大集團的力量發(fā)展,但這也為馬自達以后的發(fā)展埋下了隱患。
或許,從馬自達3停產事件開始,馬自達便萌生了單飛的念頭。當年,上市僅27天的馬自達3因產銷分離停產。而這個局面的形成,正是因為馬自達、福特、一汽集團和長安四者之間復雜的利益制約關系導致的。后來在多方的相互妥協中,問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原本極具市場競爭力的馬自達3也因此而耽誤了,至今銷量不溫不火。
隨后,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從2008年年底開始,福特進行了“瘦身”戰(zhàn)略,將馬自達股份減持至13%,福特也不再與馬自達共享技術平臺。這加速了重獲獨立的馬自達在中國成立股比對等合資公司的進程。
而對于馬自達來說,即便如愿以償與長安成立股比對等的合資公司,馬自達與中國兩家合作伙伴之間的協調問題依然棘手。有分析就指出,從馬自達方面來說,將更多的資源、車型向對等合資的長安馬自達傾斜理所當然,但強勢的一汽也不會對馬自達的“偏心”舉動袖手旁觀。
有消息便稱,“馬自達正在與中方合作伙伴一汽轎車方面洽談新合作模式計劃,未來可能成立合資公司。其目的是進一步加強在中國的業(yè)務?!钡珜τ谄煜萝囆筒⒉欢嗟鸟R自達來說,一旦未來在華有兩個股權對等的合資企業(yè),產品導入勢必將是一個難以破解的難題。
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的最新統(tǒng)計,馬自達在華上半年的累計銷量達到10.6萬輛,同比增長36%。其中,一汽馬自達上半年銷量超過6.5萬輛;長安馬自達達到4.1萬輛。
這樣來看,獲得自由的長安馬自達,在面對未來的一汽馬自達時,將并不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