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和思的辨證關系是如此,教與思的關系亦如此。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必須重視教學課后之“思”。記得葉瀾教授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兩年的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寫教學反思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反思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一思:“特色”在何處?
獨具特色的教學,給人的感受是別樣的,給人的回味是無窮的。它蘊含于教學評價諸多要素之中:即在教材處理上,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為教與學的一種重要資源,是以一種參考提示的性質(zhì)出現(xiàn),給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學習參考資料:同時,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設者。在教學理念上,看主體地位的突出,主導作用的發(fā)揮。葉瀾教授曾提出:“人類的教育活動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類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薄皼]有溝通就不可能有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總會有“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充分肯定學生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另外,教師不可忽視引導作用,對學生思維的誤區(qū)和盲區(qū)要加以改正和指導。在教學方法上,首先要根據(jù)學生在當堂課的表現(xiàn),從他們最吃力、最不易理解、最不易掌握的地方突破,從他們?nèi)菀缀雎詤s富有教學價值的地方拓展。其次教師要尋求最利于學生接受、學生也最樂于接受、最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創(chuàng)造性、最利于學生各方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教學形式。
二思:“亮點”在哪里?
精彩的教學片段依附于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勝的課前導入、別有風味的課堂氛圍營造、新穎別致的難點突破、別具一格的能力開發(fā)、出神入化的學法指導、畫龍點睛的誘導評價、留有懸念的課尾總結等等。教學,不僅僅是一種講述,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去經(jīng)歷,去體驗,去感悟,去創(chuàng)造。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會于不經(jīng)意間產(chǎn)生出“奇思妙想”。生發(fā)出創(chuàng)新火花,教師不僅應在課堂上及時將這些細微之處流露出來的有效信息捕捉,加以重組整合,并借機引發(fā)學生開展討論,給課堂帶來一份精彩,給學生帶來幾分自信。課后還應及時進行反思,通過反思明白“為什么好”、“好在哪兒”等問題,并詳細記錄下來,供以后參考。
三思:“偶得”有哪些?
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會因一些偶發(fā)事件而產(chǎn)生瞬間靈感,這些“頑強的勞動獲得的獎賞”常常突然而至,應該及時捕捉。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地進行捕捉,靈感就會悄悄地溜走,等到用的時候再去尋求,那就搜腸刮肚也找不到了。因此,教師課后及時反思,把這些靈感記錄下來,是非常必要的。而意外的收獲往往來自對課堂意外事件的處理:面對學生異想天開的“發(fā)問”,教師如何應對;面對學生的“歪理”,教師如何引導等等。意外的收獲往往來自學生思維火花的捕捉: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獨特渠道;提出問題的獨特途徑;分析問題的獨特思路;解決問題的獨特見解等等。這些,都值得我們進行積累與總結。在課后反思中,教師更應將自己如何及時捕捉學生反饋的信息加以重組,并趁機引發(fā)學生思考,進而開展討論進行細致的整理。這樣積累的寶貴素材,既記錄了教師與學生真實而生動的課堂生活,又拓寬了教師的教學思路,有助于提高教學水平、挖掘教學潛能。
四思:“不足”在何處?
即使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之處。哪些內(nèi)容處理不當;哪個環(huán)節(jié)安排不舍理;哪一重點突出不明顯;哪一難點突破不徹底;哪一問題設計不科學;哪一合作落實不到位;哪一交流時間不充分;那一處語言評價不得體;哪一習題的配置難易不妥當?shù)鹊?。課后應對它們進行系統(tǒng)回顧與梳理,并對這些原因進行探究和剖析,想一想,是教學思想上的問題,還是知識積累上不足,或是對學生認識上的偏頗。教師要不斷地剖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找到問題的癥結,這樣就不至于在今后的教學中重蹈覆轍了。
課堂教學中常常會生成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教師會突然產(chǎn)生某種靈感,如一個很好的設想、解題的另一種思路,但不能馬上付諸實施;也可能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學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問題,一時不知道怎么當堂解決。這些都是課后反思不能漏掉的內(nèi)容,應詳細記錄,并且盡可能把當時的教學環(huán)境也要記錄清楚,供思考、查證、討論,謀求解決的方法。
五思:“效果”又怎樣?
每一節(jié)課之后,我們應認真反思通過本節(jié)課教學,教學的目標是否達成,教學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學的組織是否科學,活動的安排是否合理。課后反思可以記錄的東西很多,我們可以從各個層面去反思。我們不僅可以記錄我們的成功和欣喜,還可以記錄我們的失敗和迷惑,或者記錄我們的閃光的火花,或者是獨到的見解,或者是難以忘懷的遺憾……只要我們靜下心來,好好的想想: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guī)律、教法上有哪些創(chuàng)新、組織教學有何新招、解題的誤區(qū)有無突破、啟發(fā)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nèi)容時應該如何做,進而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
總之,寫課后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zhí)著地追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弊鳛榻處煟覀儜拔崛杖∥峤獭?,以思促教,以思益教。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會更具有藝術性;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長為一位真正的學者型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