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姣
(大連外國語學院,遼寧大連 116044)
萊斯的文本類型學對中文旅游資料英譯的啟示
史博姣
(大連外國語學院,遼寧大連 116044)
根據德國功能學派翻譯家萊斯提出的文本類型學,文本分為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原文的主要功能決定了翻譯的方法。根據萊斯的理論,旅游資料是以操作型為主,兼具信息型和表情型的文本,因此在翻譯中要把讀者的接受放在第一位,又要重視文本特點,同時也要充分傳遞旅游資料中涉及的文化內涵,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
文本類型學;旅游資料英譯;翻譯策略
中國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擁有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人文與自然情趣盎然,吸引著全世界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隨著入境旅游人數(shù)的逐漸增多,如何有效地對中文旅游資料進行翻譯,更好地傳達其中的文化信息備受關注。本文以萊斯的文本類型學為指導探討以上問題,并提出指導旅游資料翻譯的策略,如直譯法、音譯法、類比法、增譯法、濃縮法、省略法等。
卡特琳娜·萊斯(Katharine Reiss)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翻譯家和翻譯教師,而且被認為是功能翻譯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1]。她所編著的《翻譯批評——潛力與制約》則被認為是功能翻譯理論形成的前奏[2]。雖然這本書仍然是“以‘等值’理論為基礎”[3],但在這本書中她首次將文本功能列為翻譯批評的一個標準,提出了“文本類型學”,這也是她理論的精華的部分。萊斯認為“翻譯之前要弄清所翻譯文章的文本類型”[4]16,同樣“批評者為了避免使用不當?shù)臉藴逝袛喾g的好壞也要弄清原文的類型”[4]16。文本功能是文本發(fā)送者根據不同的交際目的,采取不同的交際策略,選擇不同的文本形式決定的。所以要想做到譯文成功地服務于特定的文本功能,不分析原文的類型是不可能做到的。
萊斯認為文本的不同主要來源于語言的功能不同。她借用了布勒(Bülher)對語言功能的三分法——陳述(表現(xiàn)為客觀性)、表達(表現(xiàn)為主觀性)、呼吁(表現(xiàn)為說服性)。語言功能和文本類型之間的關系可以具體地解釋為:雖然語言的陳述、表達、呼吁功能在任何一種文本里都會同時出現(xiàn),但文本必須以其中一種為主要表達形式。萊斯根據布勒的語言功能論把文本類型分為三種:“重內容(也稱作信息型)”“重形式(也稱作表情型)”和“重呼吁(也稱作操作型)”的三種類型。我們可以用下面的表格表示語言功能與文本類型之間的關系:
表1 萊斯的文本類型理論
萊斯還認為不同的文本類型具有不同的語言功能,而語言功能又會影響譯者對翻譯策略的選擇。她總結了各種文本類型的特點及其與翻譯方法的關系:
(1)信息型文本通常文字簡樸,所陳述事實包括信息、知識、觀點等。傳遞信息的語言特點是邏輯性強,其內容或“話題”是交際的焦點。
(2)表情型文本指的是“創(chuàng)作型作品”,作者或“發(fā)送者”地位顯著,傳遞信息的形式特別,語言具有美學特點。
(3)操作型文本的目的是“引誘行為反應”,即感染讀者或“接受者”并使其采取某種行動。語言的形式通常是對話性的,其焦點是呼吁或感染。
(4)萊斯還分出第四種文本類型:視聽媒體文本,如電影電視或可視可聽的廣告等。但表1沒有包含這一文本類型。
萊斯曾列舉哪些文本屬于她所說的三種類型,后來切斯特曼(Chesterman)[5-6]用圖表描繪了她的文本分類(見表2)。
表2 萊斯的文本類型與文本種類
從該圖中可以看出,參考用書是最典型的信息性文本,詩歌最具表情功能,廣告則是最具感染力的類型。而在參考書,詩歌和廣告三者之間還有一些具有多重功能的文本類型,而旅游資料就是這樣一種集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感染力功能為一體的特殊文本。
萊斯認為,原文的主要功能決定了翻譯的方法,換句話說,翻譯方法應因文本類型的不同而不同。旅游資料是一種宣傳資料,根據文本類型學,其主導功能是呼吁性,因為旅游資料的目的是吸引游客,激發(fā)興趣。同時旅游資料又注重文化的傳播,旨在向潛在的旅游者介紹和宣傳中國古老的文明和獨特的文化,它以“傳達信息為主,面向讀者”[7],所以信息性也是旅游資料的重要功能。因此,旅游資料是以操作型為主,兼具信息型的文本。前者要求譯者從譯文讀者的角度出發(fā),對信息進行適當調整,注意譯文的可接受性;而后者要求譯者要盡量保留中國文化,盡量多地宣傳中國文化。
旅游資料最大的特點也是翻譯最大的難點是:“文化對應詞少,古詩詞多”[8]319。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兩種情形:一種是原文提及一些人名,地名,朝代,典故等。中國的讀者一般都能理解,但是如果不做任何改變直接翻譯成英文,由于文化上的差異,外國讀者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識,也即信息傳遞量不足,所以感到很難理解。此時,可以采用類比和增譯的翻譯方法把需要的資料補充進去;另一種情況是中文旅游資料中通常引用中國的古典詩詞、詩情畫意的散文、娓娓動聽的故事,顯示出較強的文學性。在辭藻的渲染方面又使用漢語常采用的對偶平行結構和四字句,力求給人以美感。而英語旅游文體大多風格簡約,表達直觀通俗。本族語與目的語在語言的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上的差異是不言而喻的。由于這種差異,如果采用直譯的方法將使譯文讀者感到很難理解,而且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會感到缺乏連貫性,從而進一步失去閱讀的興趣,這樣也不能達到傳遞信息,吸引他們前來旅游的目的,因此,此時譯者最好采用濃縮和省略的翻譯策略。
因此,為實現(xiàn)旅游文本翻譯的信息、表情和呼吁功能的翻譯目的,旅游資料的翻譯應“以‘信’為前提,既重‘達’,也重文筆”[8]315?!耙杂慰蜑槌霭l(fā)點,以傳播中國文化為取向”[9]。因此,旅游資料的翻譯既要把讀者的接受放在第一位,又要重視文本特點,同時也要充分傳遞旅游資料中涉及的文化信息,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下面我們就將逐一分析翻譯旅游資料時使用的翻譯策略。
上文列舉的旅游資料的特點和英漢旅游資料的不同給旅游文本的翻譯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那么我們就從旅游網站和旅游宣傳手冊中選取一些典型的例子進行分析,舉例說明翻譯旅游資料時可以使用的翻譯策略。
我們知道有些景點的名稱傳達出很生動的形象,所以譯者在翻譯的時候也要傳達出這種生動的形象,激起游客對中國自然景觀的美的享受,這時如果采用直譯的翻譯策略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象鼻山直譯為The Elephant Trunk Hill,當然可以將山的形象直接注入目標語游客的腦海中,使他們聯(lián)想到山的形狀宛若大象的鼻子。又如,筍塔翻譯成Bamboo Tower,九里云松翻譯成Nine Miles of Misty Pines。
這種情況下采取直譯能夠成功是因為大象的鼻子,筍,云松等物體在源語言和目的語中擁有同樣的意向,否則該策略則不能成功,可見如果原文中的信息能夠準確地被游客接受時,原文可采用直譯的手法。但是在翻譯過程中,更多情況下我們遇到是一些表示我國特有的歷史文化的詞匯,這時由于在源語文化中缺少相對應的詞匯,我們可以采取類比或者增譯的翻譯策略,更好的把信息傳遞給目標語讀者,滿足他們了解中國文化的需求。
音譯就是用相同或相近的語言把源語言中的詞語表示出來。在漢譯英中我們通常指的就是用漢語拼音來翻譯。有時候遇到一些外國人了解的專有名詞的時候這種方法是有效的,例如氣功(Qigong),磕頭(Kowtou),武術(Wushu)等等,因為這些詞匯已經成為英語詞匯的一部分了,這樣翻譯可以被外國游客接受。但是有時候只音譯而不對其進行深入的解釋的話會使外國旅游者感到迷惑不解,特別是當一個他們不了解并且他們文化中完全沒有的詞語出現(xiàn)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將有關的內容轉化為外國游客熟悉的同類內容是重要的。這樣既保持了中國文化的風味又有利于外國游客理解。例如:濟公(Jigong,Chinese Robin Hood),西施(Xishi,Chinese Cleopatra),梁山伯與祝英臺(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Chinese Romeo and Juliet)。這樣的翻譯方法能夠讓目的語讀者把陌生的中國事物與他們熟悉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從而有一種親切的感覺,也會給讀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增譯是指為了更好地理解原文中某些字、詞、句所含信息,而增加一些相關的參考說明。因為中文旅游資料中經常提到與旅游風景名勝相關的歷史事件、名人逸事、典故傳奇等,如果譯文中不增加說明,外國游客會感到摸不著頭腦。下面舉例說明:
這是新建的羅漢堂。中國的石洞和寺廟中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等。
This is a newly built temple to arhats.In stone caves or Buddhist temples there are“16 Arhats”“18 Arhats”“500 Arhats”.The arhat is a Sanskrit term which means a Buddhist who has reached the stage of enlightenment.
這段文字中出現(xiàn)了“羅漢”這個文化專屬詞匯,如果按照原文翻譯,會使外國游客產生不解,所以譯者用一句話對這個名詞進行解釋。運用這種增譯的翻譯策略翻譯后的文章,游客不但可以理解,而且能提高他們的旅游興趣,加深對景點的印象。
上述的文化詞語的翻譯問題是旅游翻譯的一大難點,而旅游翻譯的另一個難點就是英漢旅游文本在語言使用上的不同。漢語旅游資料中經常使用四字詞語,運用修辭手段,引用古代詩詞,而英語旅游資料語言簡潔明了。所以我們?yōu)榱耸棺g文符合目標語讀者的閱讀習慣,我們也要應用相應的翻譯策略進行意譯。
濃縮是為了表達同樣的語義內容,與源語文本中對應部分相比,在目的語文本中可以使用較少的詞語。因為中文旅游資料富含四字成語和排比結構,在翻譯中可以只翻譯重復意義中的一部分以避免譯文乏味冗長。
例如下面這段描寫桂花的文字,在原文中作者使用了很多四字詞語和排比結構,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在漢語文章中可以堪稱是很出色的描寫。但由于語言上的差異,若直譯成英文,目標語讀者不但不會享受到這種美感,而且甚至會影響他們對所要表達信息的理解。所以譯者打破原文的句子排列,改寫原文的華麗詞藻和細節(jié)描寫,整體概括,簡潔明白,使譯文更符合目標語讀者的習慣。具體譯文如下:
滿樹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香氣撲鼻的銀桂;紅里透黃、花朵味濃的紫砂桂;花色似銀、季季有花的四季桂;競相開放,爭妍媲美。進入桂林公園,陣陣桂香撲鼻而來。
The Park of Sweet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s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
省略即省去中文資料中對譯文理解沒有幫助的東西。中國人在描寫事物的時候喜歡引用古代詩詞來渲染氣氛,加深讀者的印象,而在外國人看來似乎有點畫蛇添足。如果在譯文中刪去,反而增強閱讀的連貫性,看起來明白暢快。例如下面這段關于青島的簡介:
“煙水蒼茫月色迷,漁舟晚泊棧橋西。乘涼每至黃昏后,人依欄桿水拍堤?!边@是古人贊美青島海濱的詩句。青島是一座風光秀麗的海濱城市,夏無酷暑,冬無嚴寒。西起膠州灣入海處的團島,東至嶗山風景區(qū)的下清宮,綿延80多華里的海濱組成了一幅絢爛多彩的長軸畫卷。
Qingdao is a beautiful coastal city.It is not hot in summer and not cold in winter.The 80-km-long scenic line begins from Tuan Island at the west and to Xiaqing Gong ofMountLao at the east end.
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把原文中的古詩詞全部刪減,譯文雖然字數(shù)簡練,但是卻把原文的內容概括的一覽無遺,并不影響讀者對原信息的理解。這樣翻譯符合目標語讀者的習慣,所以才能更好的產生共鳴。
綜上所述,翻譯絕不是字符之間的簡單替換,翻譯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更是一種文化交流。基于文本類型學的啟示,旅游資料這種集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感染力功能為一身的特殊文本要實現(xiàn)原文的特定功能,需要考慮旅游文本中中外表達的不同,照顧目的語讀者的接受能力,重視中西文化的差異,從而采取靈活的翻譯策略,以滿足外國游客通過旅游了解中國文化的愿望。
[1]陳小慰.翻譯功能理論的啟示——對某些翻譯方法的新思考[J].中國翻譯,2000(4):9-12.
[2]吳艾玲.萊斯的翻譯類型學與文本類型翻譯在中國[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8(5):58-62.
[3]NORD,CHR IST 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9.
[4]REISS,KATHAR INA.Translation Criticis 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5]CHESTERMAN A.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M]. Helsinki:Oy Finn Lectura Ab,1989:105.
[6]張美芳.翻譯研究的功能途徑[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72.
[7]張寧.旅游資料翻譯中的文化思考[J].中國翻譯,2000 (5):54-56.
[8]陳剛.旅游翻譯與涉外導游[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9]方英姿.功能翻譯理論對導游詞英譯的啟示[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8,3(2):150-153.
導師趙勇副教授點評
史博姣同學的論文《萊斯的文本類型學對中文旅游資料英譯的啟示》是其碩士論文研究計劃的組成部分之一。德國功能主義翻譯理論對旅游文本的翻譯具有較好的解釋力,同時對于旅游文本的翻譯實踐亦具有較好的指導意義。本文正是從萊斯的文本類型學理論視角切入,結合中文旅游資料的英譯,可以說尋找到了翻譯理論和實踐的一個較好的契合點。論文對文本類型學的理論歸納比較精當,邏輯架構較為合理,條理較清晰,文字較通順,具有較好的理論深度和學術價值。
Translation of Chinese Tourist Materials Based on Reiss’s Text Typology
SH IBo-jiao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Dalian116044,China)
Text Typologywasput forward byReiss,who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German FunctionalApproach.According to her,texts are classified into informative,expressive,and operative an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depend on the func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Tourist texts are informative,expressive and operative,so when translating,readersmust be put in the first place,text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and meanwhile the culture in the material must be transferred.Besides,transla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us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text typology;english translation of touristmaterials;translation strategies
H059
A
1008-2395(2010)02-0125-04
2009-09-08
史博姣(1984-),女,大連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