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經過20年醞釀,在全國第一個推行公務員分類管理。
1990年,深圳開始借鑒香港的做法,實施公務員分類管理研究。但直到2005年《公務員法》正式頒布后,才明確將分類管理確定為公務員管理的基本原則。2007年8月底至10月,深圳市組織多個專項考察組赴新加坡跨海取經。實際上,深圳公務員改革主要借鑒香港的分類管理和新加坡的聘任制,因此曾有媒體將此次深圳的公務員改革稱為“洋務運動”。2008年8月,深圳被確定為全國唯一的公務員分類管理改革地方試點城市。
——《中國青年報》
深圳將公務員劃分為綜合管理、行政執(zhí)法、專業(yè)技術三類。后兩類占公務員總數(shù)的七成,他們有獨立的晉升渠道,待遇與行政級別脫鉤,每個人的職責都是執(zhí)行,不具備“官”的決策權力;新進公務員全部實行聘用制,聘期一般3年?!皥?zhí)法員”設7個職級,各職級間無上下級關系,一級執(zhí)法員也無權領導七級執(zhí)法員。
——《南方日報》
委任制公務員和聘任制公務員按照不同的機制來管理,是裝在不同魚缸里的兩種魚,不管鯰魚如何鬧騰,對裝在另一個魚缸的沙丁魚無法起到激活的作用。但沙丁魚可以透過玻璃缸看到鯰魚的一舉一動,多少會有所觸動。對于新進公務員,都將采用聘用制,總有一天,深圳的聘任制公務員會成為主流。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王 敏
聘任制是此次改革的又一個亮色。如果說分類管理是確保公務員能上能下,那么聘任制則是確保能進能出,公務員不求上進,就將被請出隊伍。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務員管理處處長孟漫
公務員分類管理的一大好處就是沖淡了官本位。在大學,只要學問好就受人尊重。同樣的道理,只要執(zhí)法水平高,能成為高級執(zhí)法員,同樣值得佩服,沒必要爭著當科長、處長。分類制必將會走向全國……但深圳將公務員分為三類的劃分依然很粗放。將類別劃分得更細一點,否則很難達到分類管理的目的。分得越細,越有利于科學管理。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天祥
“官道”被堵死,讓一些公務員很失落。官位就像懸在面前的一個餅,看起來很誘人,但實際上很虛幻,搶到的只是個別人。既便如此,一下子把這個餅拿掉,很多人還是會感到不適應……基層大量公務員壓在副科、正科兩級,長期得不到升遷,覺得和機關比很吃虧,非常影響士氣。由于體制的壓制,要讓他們一直保持旺盛的精力不現(xiàn)實。這就是所謂的“天花板現(xiàn)象”,但分類管理則在官位之外增多了一種激勵機制。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務員處歐陽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