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安榮
好客蘇園
■ 葛安榮
好客蘇園。蘇園人好客。
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而在蘇園人的心里和眼里,來的都是客,不分遠近,不分疏密,不分貴賤,一樣的熱情與真誠。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日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走近蘇園,看附近農家炊煙裊裊,聽茶姑歡聲笑語,我不由得想起了陶淵明的這首田園詩。靜觀默想:好客蘇園,贏得兩情相悅,客人亦喜歡蘇園,一是因為蘇園人好客的態(tài)度與方式,二是因為蘇園的文化內蘊與環(huán)境。從外部看,蘇園親近天目湖景區(qū),卻又獨立成園,與景區(qū)若即若離,若遠若近,若合若分,避開了景區(qū)的喧鬧與紛爭,可謂鬧中取靜,靜中顯雅。在蘇園人的視野里,就環(huán)境而言,僅有安靜還不夠,還得顯出幾分雅氣。雅靜雅靜,靜,是自然天成的,而雅則需要后天打造。蘇園人用心血、汗水和智慧打造了一方大雅的天地。
蘇園作客,盡情觀賞園外的自然風景,觀賞那山那水那茶。園外北側一道河,秀水鮮活,猶如獲得了奔騰跳躍的生命;向東面南,舉目可見青山綿延,黛色朦朧。漫步觀景,情景交融,那水作琴聲聽,那山當畫里看,別有情趣。客到此處,進入澄懷觀道的境界,頓生坐攬山水清秀,懷柔千古閑情的愜意和豁達。
蘇園作客,園內別有洞天,盡顯文化之氣。草木花卉,紅綠相間。那餐廳,那客房,那會議室……令人舒爽。進入蘇園大廳,落座小憩,服務員便娉娉婷婷,端來一杯香茶,盈盈眉眼間,別樣熱情來。那杯中水霧輕漫,清香四溢。沉目觀玻璃杯里的茶葉舞動,似薄云浮游,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翻騰搖曳,柔若無骨……品茶,敘情,神聊,心境陽光燦爛,其樂融融。于是,使人聯(lián)想翩翩:茶與文化兼容并蓄,同存一壺一杯,品之觀之皆可心曠神怡。
蘇園人好客,敬茶權當迎客的第一程序。茶是蘇園茶,水是天目水,好茶好水好心情,細細品味,滿心滋潤。蘇園的主人霍益民眼光獨到,所言所行應驗了一句古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己種的茶,茶葉取名叫幽香,加上蘇茶二字,“幽香蘇茶”,如此組合,把江南氣息和天目神韻,把茶的特色與品位融為一體。香,幽幽而來,幽幽而去,這是好茶的特質;如此幽香,方能余味悠悠,揮之不去。蘇茶蘇茶,一個“蘇”字,盡顯主人的追求與氣魄。做茶就得做好茶,做出江蘇的好茶。幽香蘇茶,茶與茶名,同樣值得品味與贊賞。我喜歡蘇園,每每作客蘇園,幾杯香茶入肚,便覺神清氣爽。
好客蘇園人在你品茶盡興后,便安排了好酒好飯好菜,應著來客的職業(yè),來客的心情和習慣,安排不同地點用餐。有的在優(yōu)雅的包房內享受“小天地”的溫馨與甜美,有的則可在室外露天感受自然意趣。我與霍益民是多年的朋友,雙方自然少了拘謹與客套,多了幾份親和與隨意。那日,十多位文友相聚蘇園,選擇在庭院內用晚餐,長條木凳,大桌子,團團圍坐,大碗喝酒,大碗吃菜。抬頭遙望明月一輪高懸,身邊可感清風陣陣吹過。幾多詩意,幾多浪漫,融進這難得的美好時光。席間,談笑風生,海闊天空,上下幾千年,好不快活!偶爾一陣靜寂,便可聽取蟲兒啁啾,蛙聲一片?!案≡朴巫右猓淙展嗜饲椤?,這樣的詩意,在現(xiàn)代化氣息濃烈的今天,已經越來越遙遠越來越淡化了。那日晚餐,我們真正回歸了自然的懷抱……
好客蘇園,她的形,她的神,形神兼?zhèn)?,正合著蘇園主人霍益民的文化眼光與文化追求,體現(xiàn)了蘇園人的大智慧,大境界!
走近天目湖,作客蘇園,品味“幽香蘇茶”與被文化了的霍益民“好客蘇園”,您就能漸入佳境……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一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