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穎
摘要:當前在我國,對于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最為常用的是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由于行政管理的成本過高,效率過低等問題,因此,行政管理的效果常常不盡人意。因此,對于野生植物資源管理中的經濟手段,也就成為當前在野生植物資源管理手段的主要研究方向。
關鍵詞:野生植物資源;經濟手段;資源管理
我國的野生資源物質豐富,有著超過3萬多種,據統(tǒng)計資料顯示是我國野生植物資源約有高等植物3萬余種是世界上植物資源種類最多,生物種類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隨著我國對野生資源的利用范圍越來越大,對資源的破壞也就越來越嚴重。在我國的野生資源中,有很多植物正處于瀕臨滅絕的狀態(tài),有的甚至已經滅絕,因此,探索并且完善野生植物資源管理的經濟手段,并且發(fā)揮經濟手段的作用,是當前野生植物資源工作者的主要工作。
一、當前我國野生植物資源管理的現狀分析
從野生植物資源經濟效益角度分析,野生植物相對于野生動物的生長繁育的不確定性更易管理,野生植物有著較高的觀賞性是我國花卉市場建材市場、紡織市場發(fā)展的基礎,其很高的藥用價值使得野生植物在人們的食品、藥品、化工領域成為普遍使用的原材料。合理管理野生植物資源,是為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提供豐富物質基礎與發(fā)展方向;從野生植物資源的生態(tài)效益角度上分析,野生植物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整個生存系統(tǒng)提供氧氣和屏障耳朵族群,野生動物與野生植物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tài)資源,但是野生植物的經濟效益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效益最高。我國政府十分重視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為了加強管理,我國已經頒布了多項關于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條例,這些法律法規(guī)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作用,但是,有很多地方對于野生植物資源的破壞行為仍然存在,而且屢禁不止,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1.被巨大的利益驅動的破壞行為。當前已經存在的各種保護性的法律法規(guī)對野生資源進行保護,減少了對野生植物資源的破壞性,同時,也無形中提高了野生資源的價值,致使很多人為了這巨大的利益鋌而走險,為野生植物資源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2.管理制度上存在的缺陷。雖然我國已經制定了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對野生植物資源進行保護,但是由于很多條款過于概括,實際操作性比較差,為資源的經濟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而且由于法律法規(guī)的一些條款不能及時更新,也給破壞者創(chuàng)造了可乘之機。
3.行政執(zhí)法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的野生植物資源多分布于偏遠山區(qū),很多時候,執(zhí)法人員無法深入到山區(qū)進行管理和保護,同時也由于執(zhí)法部門的人員配備和管理經費不夠,也制約著對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容易出現執(zhí)法的盲點,在客觀上造成了破壞行為的屢禁不止。另外,有的部門為了增加地方收入,對于野生植物的破壞行為也就默許,無形中增加了野生植物破壞行為的密度和力度。
二、對野生植物資源經濟管理手段的研究
當前,對于野生植物資源的破壞行為,我國已經采取了一定的經濟手段進行控制,由于對資源管理的經濟手段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還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為了使經濟管理手段對植物資源起到保護作用,就需要滿足一些外在的條件,比如法律的保障機制。如果沒有一個健全的法律機制作為支持,那么資源管理的經濟手段將很難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但是,我國當前還沒有一個對野生植物資源管理費用的明確規(guī)定,致使在資源管理的經濟手段實施過程中經常遇到難題,同時,由于管理費用的數額無法明確作出規(guī)定,也就無法根據資源的價值和破壞行為造成的損失進行激勵和處罰,各部門之間無法協調,造成很多資源保護相關的條目出現重復的現象。
2.進行資源管理的經濟手段單一,當前采用的經濟手段一般都是對管理費用和進出口費用進行收取,事實上,經濟手段的內容十分豐富,比如稅費制度、生態(tài)補償等等,因此,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野生植物資源經濟管理手段的研究,采用豐富的管理手段,加強對野生植物資源的管理。
三、完善野生植物資源經濟管理手段的措施
針對當前我國野生植物資源管理經濟手段的管理現狀,我們應當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加強和完善我國對植物資源經濟管理手段的作用。
1.明確產權,建立健全產權流轉制度。當前,在我國的資源管理制度中,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究其原因,在于植物資源的產權不明確,主體不清晰,因此,明確野生植物資源的產權,規(guī)定資源的受益者要對資源進行補償,資源的培育者將會獲得更多的利潤,這對野生資源經濟管理手段的實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國家可以在將資源的產權進行明確的分析之后,采取招標和拍賣等方式,使資源轉化為資本,從而使野生資源的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2.對野生植物資源實施有償使用。在我國,一直以來都存在著資源無價,產品高價的扭曲的價格體制,從事原料生產與加工的企業(yè)占有著高額的市場利潤,但是卻沒有應用到對資源的補償中去,而使資源面臨著枯竭的危險,因此,制定合理的價格體系,對野生植物資源實施有償使用,緩解人類對野生植物資源帶來的巨大壓力,限制對某些物種的大范圍開發(fā)和利用,減少對野生植物資源環(huán)境的破壞。
3.建立資源保護基金。當前我國的野生植物資源管理資金的來源形式單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撥款的力度,而通常政府的撥款都很難滿足日常管理的需要,這就對野生植物資源的管理帶來很大的缺口。因此,需要建立資源保護基金,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資金的籌集,進而滿足野生植物資源管理的需要,加大管理的力度,減少破壞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