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作瓊
(廣東外語藝術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7)
基于任務型教學模式的英語語音課堂活動設計
詹作瓊
(廣東外語藝術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7)
本文以Willis (1996)提出的任務型教學法五大原則為理論基礎,把任務型教學模式應用于英語語音教學中,從超音段音位入手,試圖為中、高水平的中國英語學習者設計一套英語語音任務型教學方案,并指出任務型教學模式在英語語音教學中的運用就是讓學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下,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來學習語音語調,在提高學生英語語音水平的同時,也培養(yǎng)他們的交際能力。
任務教學法;語音教學;超音位
20世紀語言教學法經歷了巨大的變遷,隨著二語習得研究和教育理論的發(fā)展,語音教學在過去50多年也經歷了很大的變化。原先的語音教學偏重音段音位的講解,包括音素和單詞的發(fā)音等,當時語音教育流行“聽說重復”、機械性的語音操練和嚴格糾錯。目前,語言教學研究界普遍認為超切分音位,包括重音、連讀、弱讀、同化、和語調的講解也非常重要。語音教學過程應該盡量采用有意義的交際性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有目的地、積極地參與到信息交流活動中來,以提高其語音技能和知識。在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新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任務型教學法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以 Willis[1]的任務型教學模式為指導,設計了三種任務型教學法為指導思想的語音課堂活動方案。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現(xiàn)的交際語言教學法對外語語音教學產生了深刻地影響。外語教學界開始將語音教學的重點從音段音位轉移到了超切分音位教學[2]。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任務型教學法開始在外語教學界興起,該教學法是在交際教學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秉承了交際教學法的宗旨,都強調學生應當通過協(xié)商、討論的方式進行自然的、有意義的交際。有別于交際教學法突出交際,忽視語言形式的觀點,任務型教學法認為在教學中應該注意通過處理和解決意義使學生習得語言;重視一定的語言形式??傮w而言,任務型教學法吸收了其他語言教學流派的優(yōu)點,并且克服了其缺點。Nunan[3]將交際任務定義為:在課堂上用目的語作一件事,涉及對語言的理解、操作、運用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任務型教學模式也為外語語音教學提供了有益的指導作用,肯定了超切分音位在語音教學中的重要性,因為語調、重讀不僅影響發(fā)音,而且決定了在交際過程中語言的意義。
本研究采用了 Willis 的任務教學模式作為語音課堂任務設計的操作指導。Willis提出了任務實施需遵循的五個原則,分別是:學習者要接觸有意義且實用的語言;要使用語言,教師所設計的任務能促使學生運用語言;在任務輪的某一點上要注重語言形式;不同時期要不同程度地突出語言形式。Willis 還在這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設計了任務型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科分為三個階段:前期任務環(huán)節(jié)(Pre-task),包括 介紹題目和任務(Introduction to topic and task);執(zhí)行任務環(huán)節(jié)(Task cycle)包括 任務(Task) 計劃(Planning)報告(Report);注重語言形式環(huán)節(jié)(Language focus)包括分析(Analysis) 練習(Practice)
Willis 所提供的教學模式為二語或外語教學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指導思想,下面,筆者嘗試采用Willis 的任務教學模式設計語音課堂教學活動。
好的英語發(fā)音不僅指單字的發(fā)音標準,還應包括能正確地讀出在單詞和句子中的全部語音組合,以正確的重音,連讀,節(jié)奏,停頓和語調,按照交際情景所要求的速度進行流利的朗讀。聽說教學實踐證明,中國學生對英語超音段音位知識的缺乏和訓練無術,是影響他們聽說理解和交際能力的一大因素。而大學英語語音教學中,又往往重視音段音位,忽視超音段音位的教學。因此,本文著重探討任務型教學法模式下包括句子重讀、連讀和語調的超音段音位課堂活動設計方案。
1.句子中的重讀
1.1 前期任務
首先,教師向學生介紹英語語音中句子重讀的重要性。重音的其中一個語義功能是可以通過重音進行強調,表達特定信息的需要。接著,教師向學生展示一下對話,并示作示范朗讀,讓學生體會句子中的重讀現(xiàn)象。
A∶ I’m starved. Let’s go and grab a bite to eat.
B∶ Good idea.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A∶ Well, there’s a nice Italian restaurant about a block from here.
B∶ Do you have your heart set on Italian? What about a Chinese place?
A∶ Oh, do you know one?
B∶ I sure do. The food is delicious and it’s right around the corner.
A∶ Great! Let’s go.
1.2 任務執(zhí)行期
教師先將學生分成兩人一組,發(fā)給學生甲圖片A,發(fā)給學生乙圖片B,并告訴學生他們所拿的圖片存在一些不同之處,學生通過描述圖片,找出圖片的不同之處,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在描述過程中通過單詞的重讀體現(xiàn)兩幅圖片之間的不同之處。
圖片A
圖片B
1.3 分析和解決問題
學生任務完成后,教師邀請同學朗讀他們的對白,并與全班同學一起討論分析對白中句子重音使用的準確性。
A∶ I have a picture of a lady sitting in a park.
B∶ I have a lady in a park too. She’s reading a book.
A∶ Oh, my lady is reading a newspaper.
B∶ Next to the lady there’s a big tree.
A∶ There’s a big tree in my picture too.
B∶ My picture has a dog.
A∶ My picture has two dogs.
最后,教師進行總結:英語重音的一般規(guī)律是:實義詞通常重讀,虛詞通常不重讀。但是英語重音的一般規(guī)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為了表達的需要,一些通常接受句子重音的詞,可能失去句子重音;而另一些通常不接受句子重音的詞又可能獲得句子重音。以實義詞為例,實義詞通常是句中重讀的單詞,但如果在本句或前面一句已出現(xiàn)過,不再含有重要的信息,此時一般不再重讀。
2. 語調
20世紀 70年代,美國紐約大學英語教授 Carolyn Graham 倡導將Jazz chants應用于語言教學。Jazz Chants 在英語語音教學領域也備受推崇,原因在于1)Jazz Chants 體現(xiàn)了自然的英語口語的節(jié)奏;2)Jazz Chants 把語音教學和有意義的語言交際活動結合起來;3)Jazz chants是一種真實的互動方式;4)Jazz Chants 既可以減輕學生的英語學習焦慮,又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下面,我們嘗試將 Jazz Chants應用于英語語音語調的教學活動中。
2.1 前期任務
首先,教師向學生介紹英語語調的種類英語有三大基調,即降調、升調和降升調,語調體現(xiàn)了說話者的情感和態(tài)度。接下來,教師向學生朗讀以下兩個句子,與學生一起標出其語調,使學生對語調有形象的認識。
——They '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They'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But, it's raining outside.
2.2 任務執(zhí)行期
教師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讓學生一起討論以下一首Jazz Chants 題為I Get up at Seven Thirty[4]中斜體部分的調子。
I get up at seven o’clock./Seven o’clock? ↗/Seven o’.clock. ↘ /I take a shower at seven thirty./Seven thirty?↗/Seven thirty. ↘/I have breakfast at seven forty-five./Seven forty-five? ↗/
Seven forty-five. ↘/I go to school at eight fifteen./Eight fifteen? ↗/Eight fifteen. ↘/I start classes at nine o.clock./Nine o.clock? ↗/Nine o.clock. ↘I have lunch at one o.clock./One o’clock? ↗/One o’clock. ↘ /I go home at five fifteen.Five fifteen? ↗Five fifteen. ↘I have dinner at seven thirty./Seven thirty? ↗/Seven thirty. ↘/I go to bed at ten forty-five./Ten forty-five? ↗/Ten forty-five. ↘/And then I start all over again./
2.3 分析和解決問題
學生任務完成后,教師邀請一或兩組學生演唱該首Jazz Chants,并與全班同學一起討論分析斜體部分歌詞語調使用的準確性。最后,可以將全班分成A,B兩組,進行對唱,再次檢驗學生是否已經掌握降調和升調的使用。
最后,教師總結:英語的降調表示確定和完整,即說話人認為這句話已經完滿了。降調主要用在:陳述句、特殊疑問句、表示命令的祈使句、感嘆句等句子。英語的升調表示不確定、不完整;同時,升調還表示我們的話還沒有說完,或者還有待于再研究,要征求別人的意見時也常用升調。降升調就是把降調與升調的作用聯(lián)合在一起,用來表示對某件事肯定了,有把握了,同時有附加一些保留、讓步或暗含的對比。常用于以下情況:含有對比的陳述句、含保留意見的陳述句、含警告口吻的祈使句等。
3. 連讀
歌曲是具有真實性的、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強的語言,為外語學習提供了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英文流行歌曲作為真實英語語言的一種形式,遵循英語語音的特征,歌曲中有大量的連讀現(xiàn)象。教師在課堂上采用英文流行歌曲,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興趣、減少學生的焦慮感。采用歌曲來講解連讀時,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注意選取一些發(fā)音清晰,速度適中、內容健康的英文流行歌曲。
3.1 前期任務
首先,教師向學生介紹英語語音中的連讀現(xiàn)象及其重要性。連讀在自然的語流中,句中或短語中相接鄰的詞之間的連接。連讀是英語口語中非常普遍的語音現(xiàn)象。掌握英語連讀這一語音現(xiàn)象不僅有助于提高英語學習者話語的流利程度,有助于信息的表達,同時也有助于提高聽力水平。
3.2 任務執(zhí)行期
教師將以下兩份歌詞 You raise me up 和 I knew I loved you 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邊聽歌曲邊用∪標出歌詞中聯(lián)讀的詞組。
3.3 分析和解決問題
學生任務結束后,學生任務完成后,教師邀請學生演唱歌曲,并與全班同學一起討論分析連讀部分的分類。
You raise me up
when I am down and, oh my soul, so weary;/when troubles come and my heart burdened be;/then, I am still and wait here in the silence,/until you come and sit awhile with me./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I knew I loved you (節(jié)選)
I knew I loved you before I met you/ I think I dreamed you into life/ I knew I loved you before I met you /I have been waiting all my life /
以上論述說明,將任務教學法運用到英語語音教學中具有很大的實踐性和可行性。學習任務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在語音課堂上設計并使用任務,以及在語音課堂中實施任務教學。從而使改變傳統(tǒng)語音教學枯燥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交際過程中有趣地掌握英語發(fā)音方法,了解英語語音特征。
[1] 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 Edinburgh, England∶ Longman, 1996.
[2] 許魯之. 英語超切分音位及其語用功能[J].國外外語教學, 2004,(2).
[3] Nunan 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 ]. Heinle & Heinle/Thomson Learning Asia, 2003∶ 79
[4] Graham C. Small Talk: More Jazz Chants from Carolyn Graham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H319.9
A
1008-7427(2010)07-0146-02
2010-05-08
作者系廣東外語藝術職業(yè)學院外語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