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花
(陽江市衛(wèi)生學校,廣東 陽江 529500)
病例教學法對病理學教學質量的影響
劉小花
(陽江市衛(wèi)生學校,廣東 陽江 529500)
目的探討運用病例教學法對病理學教學質量的影響。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實驗組采用病例教學法。結果2組期末考試成績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運用病例教學法能使學生更有效地掌握病理學知識,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病理學;病例教學法;教學質量
目前,醫(yī)學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授課方法,構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以便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而病理學作為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之間的橋梁課程,如何引導學生將所學的基礎醫(yī)學知識與臨床有機結合,提高其應用知識、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病理學教學質量,是病理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我們在病理學教學中運用病例教學法,收到較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對象
我校與南方醫(yī)科大學聯合辦學的2006級臨床業(yè)余大專1、2班學生共100人。所有學生均經過全國成人高考統(tǒng)一錄取,隨機分班,其年齡、性別分布和入學成績經統(tǒng)計學分析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1班50名學生為實驗組,運用病例教學法教學;2班50名學生為對照組,運用傳統(tǒng)教學法教學。所有學生均由具備中級以上職稱的同一教師授課,教材均選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平y(tǒng)編教材《病理學》第五版和自編教學資料。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實驗組運用病例教學法,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課程特點、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接受能力,選取客觀、典型的病例,具體運用如下。
1.2.1 新課引入 在講授某種疾病之前,以臨床病例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帶著問題上課。
1.2.2 課堂舉例 主要是將一些說明性病例穿插于教學中,側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并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1.2.3 課后作業(yè) 在單元結束后布置課后作業(yè),其目的是檢查學生對單元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對單元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歸納、總結能力。
1.2.4 實驗課討論 在實驗課中選取關于病理尸體解剖的病例,這些病例一般配有相應的大體標本、組織切片和圖片,重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一些需要討論的病例,一般提前發(fā)給學生,讓其預習,查找相關資料,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后在上課時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對病例中涉及的問題作出判斷,重點為診斷、診斷依據、鑒別診斷,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并對普遍性問題重點講解,以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1.3 評估方法
成績評估:期末考試采取統(tǒng)一命題、閱卷的方法開卷進行,主要考核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題型為簡答題(共3題20分)、論述題(共2題30分)、病例討論(共2題50分)。
2.1 2組期末考試成績比較(見表1)
數據經統(tǒng)計學分析,有顯著性差異(P<0.01),表明采用不同教學方法教學,學生的考試成績有差異。
表1 2組期末考試成績比較[n(%)]
2.2 問卷調查結果
問卷調查發(fā)現,95%的學生對采用病例教學法教學比較滿意,希望繼續(xù)運用此教學方法。
病理學是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的橋梁課程,其課程設置為學生對正常人體的認識轉向對患病機體的認識,在這個時期的教學中引入病例,使學生間接接觸臨床,讓病例貫穿在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之間,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今后臨床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1 病例教學法的特點
(1)以臨床問題和臨床病例為材料[1],將病理學理論知識與臨床基礎知識相結合,增強了學生將病理學知識與相關學科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2)突出實踐性。學生在學習病理學基礎理論的同時接觸到臨床實際問題,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3)偏重自主學習。學生通過對真實病例的學習提高了診斷、鑒別診斷的能力。
3.2 運用病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3.2.1 選擇典型病例 應選擇與教學大綱相扣、與教學內容相聯系、與教學目標相吻合的典型病例。
3.2.2 病例內容要有科學性 科學性是病例教學的前提和基礎,病例教學的內容要恰當,材料要確鑿可靠,概念表述要準確,原理論證要嚴密。
3.2.3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對于說明性或引導性病例,最好將有關臨床資料和病理資料制成集圖、文、聲和動畫等多種信息為一體的多媒體課件,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并加深印象,這樣可以節(jié)約課堂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4 學生要做好充分準備 對于病例討論,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查找相關資料,這樣才能帶著問題上課,收到較好的效果。
3.3 在病理學教學中運用病例教學法的效果
病例教學從病例入手,教學內容形象、直觀、生動,趣味性和科學性都很強,使重點和難點易記、易懂,學生可以較早接觸臨床實際,為今后臨床課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診斷思維[2]。病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運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病理學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豐富了病理學的教學內容[3];使學生積極思考,提高了其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增強了學生學習自信心;培養(yǎng)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4]。
經統(tǒng)計,2組學生病理學期末考試成績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組成績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從問卷調查結果發(fā)現,學生對病例教學法的滿意度很高??傊诓±韺W教學中運用病例教學法可明顯提高教學質量。
[1]溫秋婷,張靜艷,王玉樓.病案教學法在病理學網絡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06,7(2):40.
[2]簡道林,閔秀全,雷小敏,等.認真研究病案討論教學法,提高臨床課教學質量[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3,11(4):316~317.
[3]張徽,向理科,易永芬.提高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本科病理學教學質量的體會[J].醫(yī)學教育,2003,(2):12~19 .
[4]袁錦玉.病理學病例分析教學法探討[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5,23(12):61~62.
G424.1
B
1671-1246(2010)09-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