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瑜
(福建工程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廈門大學外文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0)
從法律語言特點分析名詞化的功能
蔡丹瑜
(福建工程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廈門大學外文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0)
法律文本是名詞化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文體。本文根據法律英語的特點,采用了一些法律語言的例證,分析了名詞化在法律文本中的多種功能。從而說明名詞化在法律文本中的重要意義。
名詞化;法律文本;正式性;簡潔性;客觀性
名詞化是英語文體中一種常見的語言現(xiàn)象,是將動詞、形容詞及其相關詞組或者句子經過轉化,在功能上當成名詞來使用的過程。Halliday給名詞化下的定義是:“使得一個成分或一組成分在句中發(fā)揮名詞性短語功能”的結構特征。而Matthews認為名詞化是“名詞或行使名詞短語功能的句法單位從其他任何單位衍生而來的過程”。這些定義都強調了作為名詞化成分的功能。因此,名詞化不僅僅是簡單的詞性轉變,而是一種功能上的變化,可以是一個名詞,也可以是發(fā)揮名詞性作用的句法結構。
名詞化現(xiàn)象經常出現(xiàn)在各類正式語篇中。Martin Joos(1962)根據語言的正式程度,將英語語體分為五類,莊重文體(Frozen Style)、正式文體(Formal Style)、商議性文體(Consultative Style)、隨意文體(Casual Style)和親密文體(Intimate Style)。在各類語篇中,名詞化應用的程度都有明顯的區(qū)別。根據楊信彰對三類語篇中名詞化的使用頻率所做的分析,統(tǒng)計了小句中所含的名詞化結構的比重,結果如下圖示:
從圖中得知:法律語篇中名詞化數(shù)最大,科技語篇居中,簡易讀物的名詞化數(shù)最小。
名詞化現(xiàn)象如此頻繁地出現(xiàn)在法律文本中,這和法律語言的特點是息息相關的。魏海波認為法律語言的特點是莊重性和權威性、明晰性和專業(yè)性、重復性和精確性。法律語言的這一特點,決定了法律英語名詞的語義特點是正式、客觀而準確的。
法律代表著國家意志,是權力的象征,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立法語言和司法語言都屬于正式文體甚至是莊重文體。名詞化現(xiàn)象是法律英語和其他正式文體的一大特征。王晉軍通過定量的語料分析證明了名詞化在語篇中出現(xiàn)頻率的高低與語篇類型的正式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說,名詞化出現(xiàn)的頻率越高,語篇類型的正式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因此,法律語篇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名詞化現(xiàn)象。
在日常的對話中,我們通常會說:(1a)The criminal lawis used to punish the person who has done bad conduct,rather than reward those whohas done good conduct.Hence the law should emphasize its aim to prevent the bad guys,rather than encourage the kind man.而在法律英語中,我們會說:(1b)Since criminal law is framed in terms of imposing punishment for bad conduct,rather than of granting rewards for good conduct,the emphasis is more on the prevention of the undesirable than on the encouragement of the desirable.
(1a)中2個小句,實義詞有22項,詞匯密度是11。(1b)中1個小句,實義詞有17項,詞匯密度是17。(1a)的日常語言中的動詞punish、emphasize、prevent在法律英語中變成名詞 punishment、emphasis和 prevention,顯然(1b)中使用了大量的名詞,加大了句子的詞匯密度,體現(xiàn)了法律文體的正式、莊重。加上法律專業(yè)術語undesirable和desirable等的運用,更賦予使用法律語言者權威性和莊嚴性。
名詞化的過程就是把原來的過程和屬性轉換成名詞成分,使原來的動作或狀態(tài)“事物化”(thingnize)成指稱此類個體的的名詞。這樣,原來用于修飾的形容詞,以及表示時間、情態(tài)、語氣等信息在事物化的過程中丟失了,導致信息的濃縮,達到了法律英語簡練的目的。
(2a)If the business operators and consumers have reached an agreement,they should fulfill the obligations agreed upon in the agreement and…這句話可以被名詞化成 (2b)In case an agreement is reached between business operators and consumers,the fulfillment of the obligations in the agreement should be……(2a)從句中的人稱主語被(2b)agreement取代作主語,(2b)減少了一個if從句,并把主句動詞fulfill物化成fulfillment。名詞化結構使原來要用小句表達的意義濃縮為一個名詞性短語,減少了語篇小句數(shù),而句子的信息量卻增大,使法律語篇更簡潔。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文本要求相關的法律人士在立法執(zhí)法時能夠沒有偏見,客觀而公正,體現(xiàn)在語言的使用上就是名詞化。名詞化把動作的過程變成了名詞主語,省略了邏輯上的參與者,或者說動作的施事者,去除了法律語言中主觀的因素,突出法律語言的客觀性。例如:
(3a)…after the two parties consider the premises and consulate friendly,they agree to enter into the contract…
(3b)…in consideration of the premises,a contract is reached through friendly consultations between two parties…
(3a)中動詞consider和consult體現(xiàn)過程,用參與者two parties作主語帶有主觀色彩,而(3b)句中用contract作主語,減少了人稱主語的主觀性,顯得具有外部的客觀現(xiàn)實性。
[1]王文臻.英語法律文書的語言特點分析[J].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 ,(5):120-123.
[2]王晉軍.名詞化在語篇類型中的體現(xiàn)[J].外語學刊,2003,(2):74-78.
[3]魏海波.法律英語文本名詞特點及其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8,(2):46-50.
[4]朱永生,嚴世清.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多維思考[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H0
A
1673-0046(2010)11-01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