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娟娟 劉 芃
貴陽中醫(yī)學院藥學系,貴州 貴陽 550002
山豆根為豆科植物越南槐 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及根莖[1]。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牙齦腫痛,濕熱黃疸,濕熱帶下,以及鉤端螺旋體病,心律失常,跖疣,膀胱癌,喉癌,惡性葡萄胎等癥[2]。目前,對于山豆根的生藥學研究多集中在傳統(tǒng)的性狀、光學顯微、基礎理化等方面,而對于新技術、新方法如電鏡掃描技術 (SEM)等的運用還較缺少。筆者經調查發(fā)現有其它同屬或不同屬的豆科類植物的根及根莖充當山豆根藥材在藥材市場流通,如包氏木藍 Indigofera balfouriana Craib.、茸毛木藍 Indigoferastachyoides Lindle.Baker.、西南槐 Sophoraprazeri Prain.的干燥根及根莖等。因此,為了更準確地鑒別山豆根及其混淆品藥材,保證臨床和藥廠等用藥準確性,我們采用電鏡掃描技術從超微形態(tài)結構方面對四種藥材進行鑒定[3]。
HUS-5GB型高真空鍍膜機 (日本 HITACHI公司)、JFC-1600型離子濺射儀 (日本 JEOL公司)、JSM-6490LV型掃描電子顯微鏡 INCA-350X型射線能譜儀 (中國科學院科學儀器廠)。山豆根、包氏木藍、茸毛木藍、西南槐采自貴州省的黔東南地區(qū),經貴陽中醫(yī)學院藥學系生藥教研室劉芃教授鑒定。實驗所用的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分別取山豆根、包氏木藍、茸毛木藍、西南槐根及根莖洗凈烘干,用 50%乙醇溶液浸泡一個月使之軟化,并定期更換乙醇溶液。藥材軟化后切成 1-2mm的薄片,自然陰干。實驗時用導電膠將樣品粘在樣品臺上,于 HUS-5GB型高真空鍍膜機中進行高真空鍍碳膜,再于JFC-1600型離子濺射儀中鍍鉑金膜,在加速電壓 20KV、電流 100HA的條件下掃描、觀察并進行顯微拍照。
2.2 掃描電鏡超微形態(tài)鑒別
2.2.1 山豆根的超微結構
30倍下:組織構造明顯,從外到內依次為木栓層、栓內層、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韌皮部稍寬,木質部發(fā)達,導管和木射線分布密集,導管較小。
100倍下:木射線細胞長方形、方形,排列緊密,略彎曲。
200倍下:木薄壁細胞類圓形,較小,可見增厚的光亮細胞壁,導管類圓形、長圓形,木質部和韌皮部內密布纖維束,木栓層細胞扁長方形,排列緊密。
500倍下:木薄壁細胞、射線細胞、韌皮薄壁細胞及栓內層薄壁細胞內含有極多的淀粉粒,木射線細胞壁上具有清晰的圓形紋孔,紋孔較小,整齊排列成行,較稀疏。
1000倍下,韌皮部和栓內層內可見發(fā)亮的草酸鈣方晶。
1500倍下:薄壁細胞和射線細胞表面附有多數散在的草酸鈣砂晶,并可見少數淀粉粒的裂縫狀臍點。(見圖1A、B、 C、 D、 E、F、 G、 H、 I)。
2.2.2 包氏木藍的超微結構
30倍下:組織構造明顯,從外到內依次為木栓層、栓內層、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韌皮部較窄,木質部發(fā)達,導管分布極為密集,較大,木射線不太清晰。
100倍下:木薄壁細胞較小,導管相對較大,多為類圓形,少數長圓形。
200倍下:木薄壁細胞類圓形、長圓形,較小,可見增厚的光亮細胞壁,少數導管腔內含有發(fā)亮的團塊狀物質,木質部和韌皮部內密布纖維束。
300倍下:組織表面附有部分發(fā)亮的圓形顆粒狀物。
500倍下:木射線細胞細長條形,壁平滑,少數呈波浪狀彎曲,壁上圓形、長圓形紋孔小,不太清晰,數目較多,排列較整齊,導管壁內側紋孔清晰可見。
1000倍下:多數薄壁細胞內含有較多的淀粉粒,木射線細胞長方形或長梭形,兩端鈍形或短尖,壁上紋孔圓形或長圓形,腔內不含淀粉粒,纖維束橫切面類圓形、類多角形,壁極厚,中央胞腔小,呈條狀。 (見圖 2A、B、C、D、 E、 F、 G、 H、 I)。
2.2.3 茸毛木藍的超微結構
30倍下:組織構造明顯,從外到內依次為木栓層、栓內層、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韌皮部稍寬,木質部發(fā)達,導管分布較稀疏,多數較小,部分較大,木射線不太清晰。
100倍下:導管多為長圓形,少數類圓形。
300倍下:木質部中央有顏色較深的組織,呈梅花狀,木薄壁細胞類圓形、類多角形,較大,可見增厚的光亮細胞壁,絕大多數薄壁細胞和射線細胞內含有較多淀粉粒,木質部和韌皮部內密布纖維束。
500倍下:淀粉粒類圓形、半圓形或長圓形,并可見復粒淀粉粒及半復粒淀粉粒。
600倍下:在栓內層偶見石細胞,壁增厚明顯,壁上孔溝不太清晰,中央胞腔極窄,呈細長條狀。
1000倍下,木射線細胞長方形,壁上紋孔圓形、橢圓形,呈裂縫狀,不太清晰,分布較稀疏,少數淀粉粒可見裂縫狀臍點,另外,少數淀粉粒有表面向下凹陷而成的類圓形的坑,形如血紅細胞。 (見圖 3A、B、C、D、E、F、G、 H)。
2.2.4 西南槐的超微結構
30倍下:組織構造明顯,從外到內依次為木栓層、栓內層、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韌皮部較寬,木質部較發(fā)達,導管分布較為密集,內部導管較小,向外依次增大,木射線較清晰,細長條形,稍彎曲。
100倍下:木栓層細胞扁長方形,略彎曲,排列緊密。
200倍下:木薄壁細胞類圓形、長圓形,較大,可見增厚的光亮細胞壁,栓內層和韌皮部薄壁細胞內含有極多淀粉粒。
500倍下:木射線細胞長方形、方形或長條形,壁平滑或呈波浪狀彎曲,壁上紋孔圓形、長圓形,很小,清晰或不太清晰,多排列成 1~2行,木薄壁細胞和木射線細胞內含有較多淀粉粒。
1000倍下:在栓內層和韌皮部內可見草酸鈣方晶。(見圖 4A、B、 C、 D、 E、 F、G)
2.3 黔產山豆根及其三種混淆品的電鏡超微特征比較 (見表 1)
表1 黔產山豆根及其三種混淆品的電鏡超微特征比較
電鏡掃描方法快速清晰、操作簡便,而且特征明顯、極易區(qū)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21.
[2]李希新.山豆根的研究概況 [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0,24(3):235-237.
[3]樓之岑,李勝華.中草藥性狀和顯微鑒定法 [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