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磊 許丹凌 王志晨
牡丹江醫(yī)學院 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下的教師角色實踐研究
高 磊 許丹凌 王志晨
牡丹江醫(yī)學院 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教師的角色轉換是網絡自主學習模式的必然要求。通過對教師角色的現(xiàn)狀進行調查與分析,證明當前教師角色還沒有達到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下的指標和要求,并就此提出加強教師角色轉換的途徑與策略。
教師角色;調查;分析;途徑;策略
網絡信息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是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網絡技術打破了教師權威,對教師角色的傳統(tǒng)定位產生了強烈的沖擊。如何結合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來定位英語教師的角色和作用是當前教學模式改革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教育部于2007年修訂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了全新的教學模式,指出:“各高校要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單一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fā)展?!迸c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的教學模式具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網絡環(huán)境中的教學資源具有開放性與豐富性等特點,它更加強調個性化與研究性學習,同時要求教學的交互性與學習的協(xié)作性。這種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的優(yōu)勢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構建網絡自主學習模式的過程中,課堂主客體權力發(fā)生了變化,教師不再擔當“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而是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點。
1.教師是學習資源的提供者
充足豐富的網絡英語信息資源是學生進行網絡學習的基礎。網絡環(huán)境下,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為其提供各種信息資源,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支持他們的主動探索精神。因此組織好信息資源這一任務應貫穿學習過程的始終,依據不同的主題及適應對象,教師需要做大量的查找、編輯、整理工作。這就要求教師要熟練掌握網絡信息技術,要學會對信息進行分類、加工的能力。
2.教師是自主學習的設計者與指導者
網絡環(huán)境下的英語教學的開放性與信息資源的多樣性,決定教師的任務不再只是傳授語言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和設計。要安排好課堂教學與基于網絡的課外自主學習的內容與單元任務,利用主題式學習、合作學習、任務性學習等方式合理設計教學過程,營造一個知識建構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所處的學習層次,要幫助學生使用網絡技術選擇適合的學習資源,避免學生的偏離主題的“游蕩式”學習情況的出現(xiàn)。同時要加強學生的學習策略的指導,尤其要加強元認知策略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教師是自主學習的評價者與監(jiān)控者
網絡環(huán)境使打破了英語教學的時空界限,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的優(yōu)勢,采取學生自我評價與教師參與評價的形式,以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模式,同時增加形成性評價在綜合評價中的比重,形成一個關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相對完整、全面的評價。教師應通過課內外活動記錄、網絡平臺、網上學習記錄、BBS等交流途徑,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效果,及時監(jiān)控學習過程。
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角色是指教師在與學校教育有關的關系中所表現(xiàn)的一種身份,并由此規(guī)定的行為規(guī)范和行為模式的總和。網絡環(huán)境下的英語教學對英語教師的角色進行了全方位的重塑和更新,為進一步分析、探討如何加快新型英語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角色轉換,使大學英語教學向著更高效、更有利于學生的良性方向發(fā)展,結合我院正在開展的教學模式改革,筆者對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下教師角色的現(xiàn)狀開展了調查。
1.調查的背景、方法與內容
(1)調查的背景和對象
為適應當前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趨勢,依據建構主義理論,我院在2009級進行了“4+2+2+X”教學模式的實驗。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多媒體網絡為支撐,為學生建造資源豐富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實現(xiàn)課堂學習與課外自主學習、網上與網下、整體與個性學習、學習系統(tǒng)上任務式學習與系統(tǒng)外專項訓練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整合。本次調查即以參與此次實驗的2009級臨床專業(yè)1~8班、影診專業(yè)1~7班新生為對象,其任課教師為8名。每班隨機抽取10名學生,共150人。
(2)調查的方法和內容
調查主要方式是問卷調查,輔助方式為課堂觀察與訪談。調查問卷為《基于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師角色現(xiàn)狀調查》,分為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下教師角色現(xiàn)狀與學生對教師的角色期待兩部分。教師角色現(xiàn)狀是本次調查的核心內容,分為課前教師角色、課堂教師角色及課后教師角色3部分,課前教師作為課堂設計者、資源提供者;課堂教師作為促進者、指導者、協(xié)調者、組織者、參與者、咨詢者,引導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并輔以協(xié)助與咨詢等;課后教師作為輔導者、評估者、研究者,主要通過跟學生交流與輔導,對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進行研究與評估。調查問卷回收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配合課堂觀察與訪談結果,總結分析結論。
2.調查的結論
(1)課前教師角色現(xiàn)狀
在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利用課件與教學軟件進行教學,因此課前教師角色主要通過學生對教師制作課件的滿意度來體現(xiàn)。從調查結果來看,67.4%的學生對課件的內容豐富程度表示滿意,由此可以認為教師已經具備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向學生提供資源的理念;39.2%的學生認為課件實現(xiàn)了師生互動,64.5%的學生認為教師僅僅利用課件代替了板書,由此可見,從課堂設計角度來講,教師還沒有完全轉換理念,沒有充分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付諸實施。
(2)課堂教師角色現(xiàn)狀
綜合課中,78.9%的學生認為教師能夠依據教材,完成教學任務,36.3%的學生認為教學過程中形式多樣化,能激發(fā)興趣。結合課堂觀察與訪談結果來看,多數(shù)教師的課堂師生互動時間不足30%,而且形式不夠豐富,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仍是主要形式,沒有體現(xiàn)網絡環(huán)境下協(xié)作學習與交互學習的優(yōu)勢;聽說課中,教師仍以播放教學光碟為主,并沒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放性的特點。68.9%的學生認為教師沒有依據難易程度與學生接受程度調整教學內容。訪談中,一半以上學生表示網絡中聽力資源異常豐富,不知如何合理取舍;網絡自主學習檢查指導課中,79.6%的學生認為教師能夠幫助及時解決學習中難點,但只有34.5%學生認為教師能夠幫助解決網絡使用過程中的所遇到的難題。由此看出新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課后教師角色現(xiàn)狀
調查發(fā)現(xiàn),45.5%的學生表示教師曾通過網絡布置并批改過作業(yè),43.7%的學生表示學習中遇到問題可以通過網絡向教師進行咨詢。在與教師的座談中,多數(shù)教師表示并沒有有意識向學生強調通過網絡向教師進行咨詢??梢?,教師沒有意識到課后角色的重要性,是目前網絡環(huán)境下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4)教師的角色期待
關于學生對教師的角色期待,問卷列出了學生所期待的教師角色,包括:①講授語言知識;②組織、引導、協(xié)調學生進行課堂教學;③培訓自主學習策略;④評估學生課堂與課外學習;⑤推薦學習資料與網站。
從對比統(tǒng)計結果來看(見表1),學生的選擇呈現(xiàn)較平均狀態(tài),體現(xiàn)出網絡環(huán)境下教師角色存在多元化的特點。
表1 教師角色期待調查表
其中教師角色1比率最高,期望教師成為語言知識的講授者,可見學生沒有擺脫傳統(tǒng)的學生角色,仍然期望教師進行細致的語言知識講授;其次為教師角色3,學生期望教師是學習策略和技能的培訓者,說明網絡環(huán)境下信息量增大,對于學生來說,初高中主要接受傳統(tǒng)模式學習,有些不適應,迫切需要教師進行學習策略的指導,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再次為教師角色5,學生期望教師能夠成為學習資源的提供者,由于時間與精力是有限的,學生對于網絡資源的篩選能力也是有限的,盡管網絡資源異常豐富,但學生仍感到無所適從,學生訪談中也提到希望教師能夠進行一些學習資料與網站的推薦;最后教師角色2與教師角色4呈持平狀態(tài),學生期望教師能夠做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協(xié)調者、評價者與課外學習的監(jiān)督者。
3.結論的分析
綜合課前、課堂與課后教師角色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角色觀念已經有所轉變,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觀念已經初步確立,但實際應用中,教師角色并沒有完全轉換。教師角色遠未達到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教學模式的要求,多數(shù)教師正處在角色轉換的過渡狀態(tài)。
從教師角色期待的調查結果來看,學生的選擇與預期不符,與新教學模式所要達到的目標還有相當距離,學生尚未完全適應,并接受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全新教學模式??梢哉J為,教師角色轉變的漸進性是造成以上局面的原因之一,為進一步發(fā)揮基于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的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應加快教師角色的轉換。
1.更新教學理念,重新審視師生關系
角色的合理定位來源于自身觀念的合理轉變。觀念不一定引發(fā)相應的行為,但某種行為的變化必須要以觀念的變化為前提。網絡自主學習以建構主義為指導。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因此教師在自主學習模式下應徹底放棄教師主動授予知識和學生被迫接受知識的關系,重新審視師生關系,提高大學英語教學中“教”與“學”的效率。
2.強化自身素質,重視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師必須重視教師的自我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師圍繞全新教學模式所提出的專業(yè)化要求,對目前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及學科發(fā)展趨勢要有清楚的了解和認識。例如可以根據新的自主學習模式對教師網絡技術及信息素養(yǎng)的要求,參加課件制作、音頻合成、視頻剪輯、電子論壇、虛擬教室等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培訓學習。同時要注重自身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繼續(xù)深造、學習進修、學術交流、科研論壇等形式拓展專業(yè)以外的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實現(xiàn)教師職業(yè)生涯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在網絡多媒體時代,大學英語教學呈現(xiàn)個性化、協(xié)作化、模塊化和超文本化的趨勢。夏紀梅教授曾經指出,“外語教學成敗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是教師,而外語教師的角色轉型更是推廣英語自主學習的挑戰(zhàn)之一。”網絡自主學習模式中,教師的角色定位直接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及綜合素質的提高。廣大英語教師應不斷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著力加快自身角色的轉變,推動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奕麗.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雙主教學模式”中教師角色的轉變[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32:156
[3]劉玉紅,陳興瑞.淺談網絡英語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換[J].當代教育科學,2008,22:52~54
[4]賈光茂,方宗祥.大學英語教師角色困惑的起因與應對策略[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8,10(4):71~74
[5]胡壯麟.大學英語教學的個性化、協(xié)作化、模塊化和超文本化—談《教學要求的基本理念》[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5:345
Analysis of teacher’s role in autonomous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based on computer and internet
Gao Lei, Xu Danling, Wang Zhichen
Mudanjiang medical collage, Mudanjiang,157011, China
Teacher’s role change is the requirement of autonomous college Englishing learning mode based on computer and internet. By analysis and survey of the status quo of teacher’s role, this article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currently teacher’s role still stays far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Englishing learning assisted by multimedia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proposes the strategies of enhancing teacher’s role change.
teacher’s role; status quo; research; analysis; strategy
2010-03-03
高磊,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