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香
(江蘇省海門市人民醫(yī)院,江蘇海門,226100)
本院對接受放療的60例頭頸、胸部惡性腫瘤患者采用低溫(冰袋)聯(lián)合皮膚防護劑,局部應用預防放射性皮炎收到滿意效果,現(xiàn)將臨床觀察結(jié)果報告如下。
2008年2月~2009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60例頭頸、胸部惡性腫瘤患者,均接受首程連續(xù)放療。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35~76歲,中位年齡52歲。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年齡、性別、照射皮膚面積和照射皮膚劑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放療方法按腫瘤各期常規(guī)治療原則,根據(jù)病情設定照射野,采用直線加速器6 MV—X外照射,劑量為3 600~4 000 cGy。
局部皮膚護理:觀察組30例患者接受放療期間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照射野皮膚即采用皮膚防護措施。用皮膚防護劑(青島軟新特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2次/d,分別于每次照射前和臨睡前30 min將藥物均勻涂于照射野皮膚,范圍超出1 cm左右,厚約1 mm,輕輕按摩促使藥物吸收,并于每次照射前30 min將冰袋(廈門海星健民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規(guī)格為13 cm×16 cm)用毛巾包裹后置于照射野皮膚,然后放療。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照射野皮膚保持清潔、干燥,不使用任何藥物。
觀察指標:急性放射性皮炎判斷標準[1]:Ⅰ度-皮膚出現(xiàn)紅斑,色素沉著;Ⅱ度-皮膚干燥脫皮;Ⅲ度-皮膚濕性皮炎,水泡形成,繼之糜爛、滲液、表皮脫落;Ⅳ度-皮膚潰瘍、出血、壞死。每日觀察患者照射野皮膚,記錄每位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放射性皮炎的時間,并統(tǒng)計當放射劑量達到4 000 cGy時,照射野皮膚所發(fā)生放射性皮炎的情況。
健康教育:兩組患者入院后按放射治療標準制定健康教育計劃,進行健康教育,保持照射野皮膚免受理化刺激,勿用肥皂洗擦,勿用刺激性藥膏,勿抓撓,勿貼膠布,避免物理化學刺激,禁用熱水袋,穿柔軟、寬松棉質(zhì)內(nèi)衣,出現(xiàn)脫屑、破損時,勿用手撕剝周圍干燥脫皮部分,以免損傷正常皮膚,造成感染[2]。
兩組放射性皮炎發(fā)生情況比較見表1。兩組發(fā)生率比較,P<0.01。
表1 兩組放射性皮炎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放射性皮炎程度及發(fā)生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用藥后皮膚反應程度及出現(xiàn)時間(d, ±s)
表2 兩組用藥后皮膚反應程度及出現(xiàn)時間(d, ±s)
兩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Ⅰ度 Ⅱ度 Ⅲ度以上觀察組 30 29.45±3.17* 31.50±3.27* -對照組 30 18.14±3.98 23.38±3.58 26.16±2.93
放射性皮炎是對皮膚或近皮膚腫瘤進行放射治療的常見毒副反應,其急性皮膚損傷多見于劑量達到3 500~4 000 cGy時,是放射線較長時間地對細胞DNA的電離輻射損傷,導致基底層內(nèi)的前體細胞不能再生新細胞及成熟的上皮細胞持續(xù)丟失的結(jié)果[3],最終形成放射性皮膚損傷,致使皮損傷面組織發(fā)生進行性壞死,小血管管腔狹窄或血栓形成,加重組織缺血缺氧。鄭曉珍等[4]報道隨著放射劑量的增加,Ⅱ級以上放射性皮膚損傷也逐漸增多,給患者增加了新的痛苦,且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了患者的經(jīng)濟及心理負擔。因此,放療期十分有必要對放射野皮膚進行預防性護理干預。
皮膚防護劑根據(jù)射線對組織、細胞損傷的機制而研制,其主要成分為蘆薈凝膠、單硬脂酸甘油酸、聚乙二醇、三乙醇胺、聚三梨醇酯、尼泊金乙酯,具有防止或減少組織細胞損傷,利于表層細胞修復,促進皮膚新陳代謝,補充丟失脫落的表皮細胞,促進受傷的細胞組織再生修復,避免放射治療后纖維化和硬化的發(fā)生等作用[5]。
冰敷放射野皮膚既能起到收縮皮膚粘膜血管,減少局部血流量,減少放射性皮膚損傷,同時又降低了冰水本身對局部皮膚的損害及刺激作用。據(jù)報道,局部冷卻對皮膚具有輻射防護作用[6],外敷冰袋方法簡單,易操作,是一種經(jīng)濟實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結(jié)果也證實了低溫(冰袋)預防放射性皮炎的有效性。
[1]陳振東,孫燕、王肇炎.實用腫瘤并發(fā)癥診斷治療學[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286.
[2]成靜,程英串.乳腺癌術后放療皮膚反應的護理[J].家庭護士,2006,4(1B):39.
[3]金慶滿,寧小明,楊述特,等.活血生肌水劑外治放射性皮炎的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導報,2001,7(1):33.
[4]鄭曉珍,姜京姬,吳彬.比亞芬乳膏治療Ⅱ級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09,16(2B):62.
[5]李曼,馬慧麗,杜秀艷.鼻咽癌放療后的護理[J].實用腫瘤學雜志,2004,18(6):468.
[6]江幼岷.輻射防護劑研究的進展及現(xiàn)狀[J].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1995,15(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