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忠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006)
2000年版《中國藥典(二部)》中對注射液不溶性微粒有明確規(guī)定:不溶性微粒粒徑不低于10μm不超過者20粒/mL,≥25 μm者不超過2粒/mL[1]。一般輸液在出廠前必須依法進行檢查且符合規(guī)定但大輸液在臨床上多被作為載體,通過靜脈滴注給藥,配伍1種或多種藥物,配伍后往往會使不溶性微粒增加,給患者造成危害。注射用尿激酶可用于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血栓形成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臨床應用廣泛。但在輸液中若配伍不當,會使不溶性微粒發(fā)生變化,筆者對此進行了考察,現(xiàn)報道如下。
ZWF-4DⅡ型微粒分析儀(天津天河醫(yī)療儀器廠),凈化臺(蘇州凈化設備廠)。注射用尿激酶(麗珠集團麗寶生物化學制藥有限公司,批號為090509);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GNS,批號為09051501)、5% 葡萄糖注射液(5%GS,批號為 09051103)、0.9% 氯化鈉注射液(NS,批號為09051002)均來自國營張家港市制藥廠。
分別取同一批號 5%GS,5%GNS,NS各 500 mL,用 ZWF-4DⅡ型微粒分析儀測定微粒數(shù),作為對照。模擬臨床輸液加藥方法,在凈化環(huán)境下用注射器按一次臨床用藥量分別將注射用尿激酶3萬單位加入上述3種輸液中混合,并作編號,1號為注射用尿激酶與5%GNS配伍,2號為注射用尿激酶與5%GS配伍,3號為注射用尿激酶與NS配伍,采用ZWF-4DⅡ型微粒分析儀進行檢查。結果見表1及表2、圖1。
結果表明,注射用尿激酶同5%GS和NS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數(shù)明顯增加,不符合藥典標準,應引起重視。造成不溶性微粒數(shù)明顯增加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生物制劑在含有電解質類輸液中不穩(wěn)定析出所致,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考證。
表1 尿激酶與3種輸液配伍后粒徑不低于10 μm的微粒數(shù)(個/mL)
表2 尿激酶與三種輸液配伍后粒徑不低于25 μm的微粒數(shù)(個/mL)
圖1 尿激酶與3種輸液配伍后微粒數(shù)變化動態(tài)圖
注射用尿激酶同5%GS配伍,不溶性微粒無明顯增加現(xiàn)象。因此,建議臨床在使用注射用尿激酶治療時,盡量將其溶于5%GS。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附錄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