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娟
一、 教材分析
(1)對教材的認識?!吧顒拥闹饕袚摺鞍踪|”是高中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的內容,它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有機物,在細胞及生物體生命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在必修一中講到,在必修二、必修三中也涉及。因此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但本節(jié)課內容比較抽象,為避免學生產生枯燥、無味的感覺,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探索。筆者對本節(jié)教學內容構想為:①直接觀察日常生活中的東西,盡可能從生活中挑選學生熟悉的東西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②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親身體驗總結規(guī)律;③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多設置一些趣味性的、有一定深度的問題,和學生一起分析討論,增強師生互動。
(2)教學目標。①知識目標: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使學生了解蛋白質的組成、性質、用途。②能力目標:通過對氨基酸、蛋白質分子結構等知識的討論分析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討論交流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③情感目標:運用恰當?shù)慕虒W語言,并通過學生自己參與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寬松、愉快的教學氛圍。
(3)教學重點和難點。①重點: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②難點: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4)課前準備。①教師:準備上課所需的各種材料,多媒體展示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②學生:收集牛奶、豆?jié){、雞蛋、牛肉、毛發(fā)、血液等。
二、 教學過程
(1)情景創(chuàng)設。學生輪流到講臺上參觀識別由他們收集來的牛奶、豆?jié){、雞蛋、牛肉、毛發(fā)、血液等,讓學生說出它們的主要成分分別是什么?然后播放“大頭娃娃”事件的有關資料片,教師簡單解說,讓學生以此明白蛋白質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激起學生了解蛋白質相關知識的興趣。
(2)提出問題。多媒體投影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的結構式。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分析出這4種氨基酸相似之處,總結并得出其結構通式。在學生小組交流成果的基礎上,教師再通過多媒體給出幾種氨基酸(包含人體里的和自然界里的氨基酸),讓各小組搶答。這既能檢測學生掌握的情況,又能活躍課堂氣氛,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人體中氨基酸通式的理解。
(3)聯(lián)系生活。通過多媒體重現(xiàn)電視里常見廣告,如:復方氨基酸膠囊“……富含人體內常見的八種氨基酸……”,請學生結合課本理解“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區(qū)別。提取每一種必需氨基酸名稱的第一個字的諧音組成一句通俗易懂的話,幫助學生巧妙記憶哪些是“必需氨基酸”,哪些是“非必需氨基酸”,可以概括為“甲攜來一本亮色書”(成人)、“甲組攜來一本亮色書”(嬰兒),它們是“必需氨基酸”,其余的是“非必需氨基酸”。
(4)課本劇表演。在本節(jié)課中蛋白質的形成及其多樣性很難理解,課堂上可通過先播放多媒體動畫課件來演示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的過程。讓學生先從感官上了解此過程。當然僅僅這樣做是不夠的,然后讓兩位同學各代表一種氨基酸來表演兩個氨基酸連接的過程。接著創(chuàng)設情境由多名同學各代表一種氨基酸來模擬多肽的形成過程。這樣的親身歷練讓學生在活動中領悟氨基酸的連接、多肽的形成,更容易理解脫水縮合、肽鍵等概念。問題一:n個氨基酸形成一條肽鏈時,脫掉了幾個水分子?形成幾個肽鍵?問題二:如果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結果又將如何呢?在對系列問題的自主研究、小組討論、協(xié)作交流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在小組內甚至小組間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群策群力得出小組內的共同意見,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得出結論。在學生活動之后,再鼓勵學生對蛋白質多樣性形成的原因進行探討,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擬人化的形式設計臺詞并上講臺表演。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很快地掌握本節(jié)課的難點,還激發(fā)了他們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5)圖片展示。視覺思維是人大腦接受知識的重要途徑,學生更容易接受直觀生動、色彩繽紛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業(yè)已設計了一系列的學生活動能增強學習趣味性,將學習和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而圖片展示就是一種提高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它為學生提供較為直觀的情景資料。教師展示課前精心挑選的圖片,作必要的介紹,然后讓學生敘述它們的功能。再聯(lián)系自己身體的相應部位,進一步來理解蛋白質的重要性,通過視覺思維與語言思維的相輔相成提高課堂效率。
(6)課堂反饋。課堂教學目標能否實現(xiàn),學生活動方案開展是否有效,關鍵還得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精心設計針對性的當堂檢測題,及時檢測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教學設計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可通過檢測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掌握的情況、分析成因,從而采取合理方法及時彌補。例題:①如果一個蛋白質含有1條肽鏈,共由50個氨基酸脫水縮合構成,若每個氨基酸的平均分子相對質量是128,那么該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②一個蛋白質含有N條肽鏈,共由M個氨基酸脫水縮合構成,若每個氨基酸的平均分子相對質量是a,那么該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寫出通式)
三、 教學體會
新課程要求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的意圖明確,通過“學生活動”這個載體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生物現(xiàn)象、用生物學的眼光關注生活。通過學生熟悉的鮮活生活實例更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性、求知欲。學生在整節(jié)課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狀態(tài),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習興趣。通過圖片、多媒體演示,學生自己參與、組織活動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通過對研究問題的適度拓展,學生視野開闊了、知識面廣闊了、興趣濃厚了、學習高效了。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的作用是對學習內容進行預設,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探究以及小組交流、引導學生對問題研究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最后還需安排必要的隨堂訓練、檢測教學成果。
(如皋市丁堰中學)